我是一名信息技術教師,2014年有幸加入信息技術課題組,這個課題組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吵”,組中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觀點,都敢于宣揚自己的教學理念。在這里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聲音,正是這些不同的聲音,促使我不斷成長。最近流行的電視劇《羋月傳》里有這樣一幕:大秦開設四方館讓天下志士在此百家爭鳴,為的就是從辯論、批判中不斷汲取精華。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我所參與的課題研究,方老師給我們提供的就是這樣一個百家爭鳴的平臺,我們在這里暢所欲言,而后汲取所需。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一直推崇“實用教學”,用“實”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這在教學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幾次課題組的爭辯中,我發(fā)現(xiàn)教學的境界其實遠不止“實用”。從注重技術到關注素養(yǎng),從“實用主義”到“人文情懷”,從教書到育人,課題組老師們的一些優(yōu)秀教學方法和精辟理論慢慢地融入到了我的教學之中。
在批判中,我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內容涉及面越來越廣,內容也更加豐富。教學上我重視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尤其重視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讓他們可以自由討論,相互學習,共同協(xi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