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世章
三十多年的教學經歷,算得上執(zhí)著追求的教育實踐者嗎?我曾試圖回答,卻一直沒有理出頭緒來。大半生的教育歷練,無數次的觀點碰撞,終于,在不惑之年茅塞頓開,尋到了答案。于是,我把思考沉淀后的感悟記載下來,既是鞭策,也是寄托。
苦中作樂
大學畢業(yè)之初,我響應國家號召,義無反顧地到農村中學任教。受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等條件限制,學校的教學設備極不完善。除了必備的白色粉筆敞開供應外,教師所用備課本是不能隨便領取的,連晚上辦公點燈用的煤油都是定量供應。為節(jié)省開支,晚上改作業(yè)不得不兩位老師一盞罩子燈,全班幾十個同學點一盞汽燈照明,其他教學設施可想而知。防地震期間,每班自制一個大布棚,大家就在棚下讀書學習。環(huán)境雖艱苦,卻能斗志昂揚歌不斷。年輕的我,既沒有感到遠離城市的寂寞,也沒有對生活困難的抱怨,有的是使不完的勁,就這樣,一顆火熱的心開始了專業(yè)追求。
和一群小不了自己幾歲的學生在一起,是師生亦是朋友。要想帶好班教好課,必須在備課上下功夫。我利用自己住一個房間的便利,把墻面當黑板,一遍遍演練,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今天回想起來,已難以說清當年的激情源泉所在,說責任心使然有點過,那時年輕,還沒有想到應有的擔當,說上進心驅使倒不如說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
一節(jié)課順利地上下來,師生皆大歡喜。如果哪節(jié)課學生不能完全聽懂,眉頭緊皺,收獲欠佳,自己心里也痛快不起來,吃飯都沒滋沒味的。一有這種情況出現,我就會反思從備課到上課的整個流程,仔細尋找失誤在哪里以及今后如何避免。
一路走來,反思多了,教學也豐富起來,看似不起眼,卻有大收獲。
不懈追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業(yè)務熟練了,期望也高了。陰差陽錯地加入了老教師的課題團隊。盡管不知道課題的神秘所在,也不知道如何寫課題報告和實驗方案,但參與的熱情和踏實的做事準則,使自己在團隊中找到了用武之地。課題組長要求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我都遵照執(zhí)行且執(zhí)行到位。若干年過去了,從當初團隊中的毛頭小伙,成長為課題組領軍人物。所擔的課題有市級的、省級的,還有國家級的。不僅自己做課題,還帶動年輕教師參與,我收獲他成長。
“這個世界很大,機會確實很多,然而這個世界也很小,機遇又極為難得?!苯涍^十幾年教學歷練的我有些不安分了,想去外面的世界爭取一些發(fā)展機遇。報紙上的一則教師招聘啟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悄悄地把報紙珍藏起來,拿回家和妻子好一番研討,妻子的堅持給了我信心,于是,我來青島二中應聘了。當時的想法很樸素,就是為自己找一個更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沒想到,竟然心想事成。這不僅圓了一個夢,而且又開始了另一個圓夢之旅。
“因為你在誠實地生活,在認真地工作,在掙得你應得的一份,在享受社會應為你提供的那一份快樂?!蔽颐刻炜鞓返毓ぷ?,認真?zhèn)湔n、上課、輔導、批改作業(yè),時間一長,居然有了寫作的沖動。于是,我將自己教學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寫成一篇又一篇短文寄給教育期刊??粗黄U字文章不斷刊出,我寫作的信念愈發(fā)堅定。長期堅持,《在學生的心靈中旅行》一書順利出版。有了引領,一發(fā)而不可收,這些年來,我堅持寫東西的初衷沒有動搖。
不忘初心
教育無小事,事事關乎孩子的成長。從在校的一日三餐到各項行為規(guī)范,作為教師都應該給予關注。到教室看看,去宿舍轉轉,找學生聊聊,這都是發(fā)現問題、提煉觀點、升華沉淀的好機會。實踐證明,多年來養(yǎng)成的“毛病”,不僅不是病,還使自己收獲多多,積累頗豐。
記得,剛走進二班教室,班干部請求我為二班同學寫幾句話。沒頭沒腦的要求,弄得我一時手足無措。細問緣由,原來,學生搞了一個活動,評選心目中的好老師,我榜上有名。班會上有個互動環(huán)節(jié),師生彼此說說心里話。要求不過分,就答應下來。于是,寫下了如下的心語。
愿傾聽你心中的“天籟”
略顯平凡的教學,不乏生命的激昂。知天命的我,“陰差陽錯”般的和二班同學相遇,吾幸他幸?
緣分所致,和一群有鴻鵠之志的青年在一起,青春自然煥發(fā),何況還要攜手走過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履歷,他幸吾幸?
為師,不會因了社會上太多的浮華之聲,而忽視了對你們純真聲音的傾聽;也不會因了教學過程中的溝溝坎坎,而忽視了對你們內心世界的體味。既然接手,責任自在肩,我會用心感受每個生命中真實世界的“天籟”。
回應是積極的,感動留在了師生心間。
現在想來真高興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平凡,自己的適得其所,高興自己百無聊賴的閑暇中,還能寫點東西,不求施加于人,但求自心安慰。有時可能做不到無欲則剛,至少沒有迷失自我,和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學生在一起,總能收獲一個又一個的驚喜,這大概也是我在教育實踐的道路上執(zhí)著追求的動力吧。
(作者系青島二中數學教研組組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
責任編輯:江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