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菲
有一次,我見到無錫一位做貿(mào)易的老板,他戴個黑邊眼鏡,穿著色彩鮮艷的運動服,人白白胖胖的,看起來像個很親切的“大白”。他與太太都笑容可掬,給人的感覺十分明朗。他的教育理念很獨特:我想要我的孩子做一個平凡的人,希望他有普通人的快樂、過平靜的生活、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遵循這個理念,他把孩子送到了當?shù)仄胀ǖ膶W校,在學習上對孩子沒有要求,只注重培養(yǎng)孩子“人好”,即與人為善、懂禮貌、尊老愛幼。一切看似完美!孩子越來越大,漸漸地小學畢業(yè),上初中、上高中了。漸漸地,“大白”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嚴重問題:這個孩子沒有理想!他太“淡泊”了!
問他將來想做什么,他說不知道,問他對什么有興趣,他說不清楚。孩子對錢沒有感覺,對權(quán)力,對地位,對身份,對榮耀……統(tǒng)統(tǒng)沒有感覺!如考大學,他不認為考上清華北大有什么用;出門買東西,無論買貴重物品還是便宜商品,他都表現(xiàn)得無所謂;對賺錢?那就更沒興趣了,他家的錢幾輩子也花不完吶!
孩子對人很和藹,從不惹是生非,很黏自己家人,很愛自己媽媽,一天到晚喜歡一個人待在家里看電視,玩電腦,去消耗大把大把的時間。他確實很“平凡”,從不參加同學們的社團活動,更沒興趣競爭社團領(lǐng)袖。在他眼里,這個世界幾乎沒什么事情是需要他難為自己去盡力爭取的……
“我也說不好,就是感覺他懦懦的,綿綿的,沒有活力,像只綿羊?!薄按蟀住眹@了口氣。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追逐個性的年代。當精英們希望孩子做一個“平凡的人”,而不是都像曹操一樣企盼“生子當如孫仲謀”時,教育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那些希望孩子永遠幸??鞓返母改福谧约鹤哌^奮斗之路多年后已全然忘記了叢林競爭法則,認為這世界上沒有洪水,沒有惡獸,錢就像陽光,可以讓孩子永遠做一只在太陽底下的小兔兔,“萌萌噠”就好。
殊不知,叢林永遠不會消失。孩子在學校,學校就是叢林。在這個叢林中,孩子們不僅在激烈比拼學習成績,還在比性格,比人緣,比誰更能適應并熟練運用這個叢林的規(guī)則。有些家長說不喜歡中國的教育環(huán)境,太殘酷,有錢就把孩子送到國外的陽光凈土……但你有沒有告訴過孩子,無論在太陽溫暖的照耀中還是月下凄冷的風雨中,人都要努力適應環(huán)境,并具備勇于競爭的意識?
當孩子走向社會,社會更是叢林。商界、政界、文藝界……哪個不是明規(guī)則、潛規(guī)則暗流涌動?如果一個孩子在學校讀書時已然不會爭強好勝,當他面對更加殘酷的社會,面對更加冷漠的人際,他將如何打拼?又將如何自處?別說在競爭中捕捉先機了,也許連被淘汰的機會都沒有。一直相信,無論時代價值觀如何更迭,有一點要毫不猶疑地堅持下去,那就是教育孩子“追求卓越”!人類要發(fā)展進步,家族要傳承革新,我們就要矢志不渝地堅持把下一代變成更優(yōu)秀的人,讓他們更強壯、更聰慧、更有力!
父母不能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也不能讓他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我們不僅要關(guān)注孩子學識的積累、性格的養(yǎng)成、智商的啟蒙、情商的培育,還要幫助他樹立理想、激發(fā)興趣、制定規(guī)則、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