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錢選的書法及其他

        2016-09-10 00:58:04歐陽逸川
        中國書畫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題款書法繪畫

        ◇ 歐陽逸川

        錢選的書法及其他

        ◇ 歐陽逸川

        錢選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特殊個案,作為美術(shù)史同時具備詩人、學者身份的美術(shù)家,并不多見,其政治品格尤為后人稱道,可謂傳統(tǒng)社會主流文化符號。同時,作為宋末至元初承前啟后的畫家,其生平資料與作品罕見,給后世研究者增加了不少難題,但其“隱匿”的各種可能性仍然激起學人的研究興趣,只是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其繪畫及思想闡釋方面。本文試圖對錢選書法、印學等方面作一些粗淺探討。

        后人對錢選書法評價不過爾爾,如《書史會要》:“舜舉小楷亦有法,但未能脫去宋季衰蹇之氣?!薄?〕這是史料對其書法僅有的記載。陶宗儀的看法,基本上持否定態(tài)度,尤其“衰蹇”之說,連宋季書法(固然是南宋)一起給了“差評”,“衰蹇”意味闕如生機盎然之氣,筆勢弱巧畸變,一如書家個人命運與國運。

        但錢選的書法畢竟折射了宋元易祚時藝術(shù)與文化社會生態(tài)。如果我們站在當代立場考察錢選書法,或可以做另一番解讀。其書、印與其畫一樣,同樣具有承先啟后的文化意義。

        [魏]鍾繇《薦季直表》(傳)墨跡(局部)

        [南宋]朱熹《城南唱和詩卷》(局部)31.5cm×275.5cm 紙本 故宮博物院藏

        一、南宋余脈:“復古”影響下的錢選

        藝術(shù)思潮需要上層建筑的引導。傳統(tǒng)社會所謂“尚意”,本質(zhì)是尚“官意”“上意”,推而廣之,“上意”即成“民意”,最后就成為時代的“意”,成為集體無意識。南宋書法深受同朝前期書家影響,尤其蘇軾、黃山谷、米芾影響之廣大,上至廟堂,下至黎民,天下莫不從者。另一方面,在宋高宗的感召下,“師古”亦成趨勢。宋高宗既師黃、米,又喜“二王”,所撰《翰墨志》有云:“余自魏晉以來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薄坝嗝康糜臆娀驍?shù)行、或數(shù)字,手之不置?!薄?〕上面喜歡什么,下面即群起效之。是故南宋書法除了普遍師法蘇、黃、米,取法晉唐亦漸成風氣,尤其南宋中晚期,由于《閣帖》翻刻本廣泛流傳,出現(xiàn)了朱熹、吳說、趙孟堅等師法“鍾王”和唐宋經(jīng)典頗有新意的書家。這或許是元季“復古”“尚態(tài)”的前奏。

        錢選亦在此列。陶宗儀評其“小楷亦有法”,應指“鍾王”之法、唐法。

        錢選在入元時已40余歲,其學術(shù)根基、書法筆法與觀念在南宋時基本完成。從錢選的學術(shù)經(jīng)歷和遺存的墨跡分析,其藝術(shù)觀念或受南宋朱熹和趙孟堅影響較為直接,主要體現(xiàn)在學問、書法取法和審美理想諸方面。作為“吳中八俊”之大佬,錢選詩歌和學問在當時較有名氣,也曾在南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中“鄉(xiāng)貢進士”,從其學經(jīng)史、繪畫者眾。黃公望題錢選《浮玉山居圖》有云:“言溪翁,吳興碩學,其于經(jīng)史貫穿于胸中,時人莫之知也……而世間往往以畫史稱之,是特其游戲,而遂掩其所學?!背司ń?jīng)史,其繪畫題詩可得陶詩精髓?!稏|山存稿》卷二評其詩:“清邁博洽,寄興深遠?!薄?〕曾作《論語說》《春秋余論》《易說考》《衡泌間覽》等。其著作內(nèi)容和主題,基本上不離南宋學術(shù)主流,尤其受理學家朱熹影響。朱熹在當時可謂文人士子精神領(lǐng)袖,除了《四書集注》《詩集傳》等著作,尚有《周易系辭本義手稿殘卷》《論語集注殘稿》《書易系辭冊》等墨跡文本,錢選亦對《周易》《論語》等作過研究。惜宋亡后,錢選將自己著作全部付之一炬,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得而知,但亦可見其儒家和道家情懷。南宋時,錢選傾向于儒家,身懷修身齊家治國之心;入元后,則完全傾向釋道,不問國是,拒絕元主召喚,隱居了之。

        南宋漸起師古風潮,書法取法上溯魏晉,近及唐和五代,尤其鍾繇、“二王”、顏魯公、李北海、楊凝式等備受書家青睞。明詹景鳳認為朱熹書從顏魯公:“嘗見朱子竿牘數(shù)張,蓋法魯公爭坐位書?!倍洳J為朱熹法鍾繇:“晦翁書近鍾太傅法,亦復有分隸意?!薄?〕趙孟頫從兄趙孟堅書法師鍾繇、“二王”、李邕,董其昌稱:“子固以北海學子敬,病在敧側(cè)?!薄?〕值得注意者,趙孟堅著《論書》,其中有云:“(書之法)在于平正恬淡,分間布白,行筆停勻。且如橫書,必兩頭均平,不可如俗書左低右昂?!薄坝嘧灾^學古人當勤,媚今人當無心?!薄?〕錢選繪畫曾學趙孟堅〔7〕,書學觀或受其影響,且后錢選以“平正散淡”為歸宿,亦“行筆停勻”,不媚世人,與趙孟堅觀點不謀而合。

        藝術(shù)創(chuàng)作相互影響甚于其他社會生產(chǎn),耳濡目染或?qū)?chuàng)作起主導作用,如今人繪畫在尚未成熟、規(guī)模推出之前,一般不會輕易示人。除了當時“二王”刻本流行,錢選有充分條件觀摩“鍾王”書跡。趙孟頫有“蘭亭十三跋”,錢選有《題定武蘭亭》:“仆舊見王子慶家定武墨本,已絕佳。今見此本,尤勝。”〔8〕南宋末賈似道書畫收藏極豐,錢選極有可能出入賈府〔9〕。若真如此,錢選有不少機會觀摩前賢名跡名帖,如賈似道收藏的《薦季直表》《樂毅論》《洛神賦》以及歐陽詢、顏真卿、楊凝式、“宋四家”等歷代名跡或刻本。賈似道藏有復州裂本《蘭亭》,卷首有錢選畫《賺蘭亭圖》,并題“鼠須注硯寫流觴,一入書林久復藏。二十八行經(jīng)進字,回頭不比在塵梁”〔10〕。可見錢選對王羲之《蘭亭》的關(guān)愛和重視。

        二、散淡簡遠:錢選書法的隱逸特征

        元代中晚期書家學趙孟頫者眾,但與師鍾繇、“二王”者一樣,大多并不泥古仿今,而能化古化今為我。這與元思想禁錮較少不無關(guān)系。元代并未像兩宋尤其明清大興文字獄,如此藝術(shù)具備寬松自由的空間。只有政治泛化式微,書法自由才會產(chǎn)生。一是師法自由,二是創(chuàng)作自由。書家們能“走自己的路”,或上溯漢魏晉唐,或以奇異古拙為尚,各有法門。這或是元代錢選、張雨、倪云林、楊維楨、康里子山、鮮于樞等“一意孤行”的主要原因。

        無論宋末至元初,所謂“復古”就是根植唐代嚴謹法度和魏晉的平淡典雅。元代虞集有云:“至元初,士大夫多學顏書。”同時,習篆風氣也流傳開來。如果將錢選的筆勢、體勢、章法與前賢作一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其體勢不離鍾王、顏平原,有些作品尤其親近鍾繇,但筆勢明顯受當時習篆潮流的影響,風格取向亦不離“散淡簡遠”“真率平正”等特征。

        “散淡簡遠”是錢選書法的核心命題。

        “書如其人”并不總是成立的,但總可以從筆跡中找到其心理狀態(tài)的蛛絲馬跡,尤其率真自我的點線圖示。錢選書法的散淡韻致,也許是其內(nèi)心深處各種動機和情感的物化。“藝術(shù)形式的創(chuàng)作……取決于才能的深層心理結(jié)構(gòu)—作者所具備的一切(敏感、技巧、修養(yǎng)、思想、生活等等)在心里深處的組織。這正是圖示的一種具體形式,作為藝術(shù)家,對刺激的反應最后總必須投映在形式構(gòu)成上?!薄?1〕錢選的“心里深處”有什么?除了學問詩畫等看得見的修養(yǎng),最重要的“思想”就是“隱逸”,其《題山居圖卷》有言:“隱居乃余素志?!薄?2〕錢選亦嘗以陶潛自況,《題柴桑翁》云:“晉陶淵明得天真之趣……余不敏,亦圖此以自況?!薄?3〕又曾作《衡泌間覽》,即對隱居清靜的生活方式表現(xiàn)了濃厚興趣,正如《毛詩·陳風衡門》所云:“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p>

        可見錢選隱逸并非因宋元易祚而起,即便元以前飽讀詩書,以求入仕從政,內(nèi)心深處更向往陶淵明似的閑云野鶴生活,《題青山白云圖》披露了其“有趣”“行樂”心態(tài):“遠山郁蒼翠,勝景飛非人間。白云自出岫,高聳誰能攀。隱居得其趣,邱壑藏一斑。扁舟任來往,慰我浮生閑?!薄?4〕

        [元]錢選《蹴鞠圖》(題款) 28.6cm×56.4cm紙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明項穆《書法雅言》有云:“書之相……筆隨意發(fā),既形之心也……隱士則貴有樂善無悶之心,遺世仙舉之相……所謂有諸中,必形諸外?!薄?5〕“樂善無悶”“遺世仙舉”亦即遠離世俗紛爭,視富貴如浮云,平日里心靜如水,無憂無慮,寵辱不驚。體現(xiàn)于書畫,則取形式單純、簡化造型,筆勢平正,結(jié)構(gòu)松弛,以靜態(tài)取勝,如惲南田所云:“意貴乎遠,不靜不遠?!睙o論錢選繪畫或書法,皆以“平”“松”“簡”“散”形成個性化語言,直入“散淡簡遠”之境。

        錢選沒有完整意義上的書法作品傳世,尤其大字作品,這未免遺憾。但這并不影響探討其書法取向與風格。其墨跡僅限于繪畫題句,從其傳世繪畫題款統(tǒng)計不過千字左右。有意思的是錢選自題于繪畫末尾的款識,無論字法抑或章法,常自覺成為一幅形制為軸(條幅)或卷的作品,這些“作品”的章法更值得尋味。如《蹴鞠圖》《山居圖》《羲之觀鵝圖》《秋瓜圖》《歸去來辭圖》《浮玉山居圖》《七賢圖》等繪畫題款。

        1.《蹴鞠圖》題句

        《蹴鞠圖》(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為人物畫臨摹之作。若入元以后錢選無必要臨摹古畫,尤其人物畫〔16〕,那么此作應為錢選40歲以前的作品。

        有學者稱《蹴鞠圖》為偽作〔17〕。然而近人吳湖帆等以為其真,吳于卷首題有“霅川翁畫元初冠冕,松雪以師禮事之。其所作人物,直繼道子、龍眠”,后有吳湖帆復題,張大千、沈尹默、馮超然、張蔥玉等人隨之。本文認為此作繪畫即便為仿錢選,但錢選題款和其他作品韻致無二,尤其類 《歸去來辭圖》題跋,顯然仿的是錢選年輕時的筆跡。

        在吳湖帆題跋之后,有沈尹默于1939年題跋:“霅溪翁所摹蹴鞠圖,匪唯筆意超群,即題語亦簡遠有致。湖帆道兄以余為翁鄉(xiāng)人,屬為跋尾爰綴數(shù)行,以致向往。二十八年四月二十日。吳興沈尹默。”沈尹默“簡遠有致”一語,是對錢選書法的切實感悟。

        此作題款字法不離鍾王、楊風子,章法明顯受《韭花帖》影響,但更為夸張。由于增寬了行距,整幅作品顯得更為松散、支離。三行正文向右傾斜,第四行名款更甚??赡苁呛镁频腻X選酒后寫畢,方發(fā)覺重心不穩(wěn)這一“失誤”,于是通過鈐印糾正之(若臨仿者不見錢選原作,恐怕難以有如此高妙天成)。第一印微向左傾,與右邊墨跡互為反向,達到勢的平衡。而第三枚白文大印“霅溪翁錢選舜舉畫印”平穩(wěn)落地,將整體大勢復歸于平和安靜之中。

        章法上散而有勢,是錢選題款特色。

        此作更突出者莫過于使用淡墨作書,筆畫淡而不弱、不薄,用筆方園之間,少使轉(zhuǎn)多提按,干脆利落,字法散淡古樸中別有情趣。宋米芾曾說:“書用淡墨生古色。”但米芾淡墨書法并不多見,“淡墨”也不一定就“古”,“古”取決于“取法乎上”。

        其實錢選也喜淡墨作畫,尤其人物、花鳥大多如此。其《竹林七賢圖》卷后有哲馬魯丁題跋:“吳興錢舜舉作《七賢圖》,輕毫淡墨,不假丹青之飾,似有取于晉代衣冠雅素之美?!薄?8〕“淡墨”目的在于追求畫面“素淡”“素雅”之意境,不事雕飾,務求簡單,與其書法取向一致。

        可見錢選是較早重視淡墨運用的書畫家。明季董其昌常用此法,得秀淡之意,但乏質(zhì)樸天趣。后人始對淡墨法作理論總結(jié),如明湯臨初:“書貴質(zhì),不貴工;貴淡,不貴艷;貴自然,不貴作意?!薄?9〕斯言尤切合錢選書法。

        2.《浮玉山居圖》題詩

        《浮玉山居圖》為錢選中后期作品,題款形制近橫披,散淡天然,寓巧于拙,平中藏奇。筆法、結(jié)字從鍾王小楷而來,既有《薦季直表》之古質(zhì)天真,又得王羲之《黃庭經(jīng)》《樂毅論》等新體之趣,體勢取扁平隸意,如“廓”“幽”等字;或近《樂毅論》,如“南”“隱”“寄”等字,但增加了行狎和散淡趣味。筆法追“二王”,如“陵”“谷”等字尤其明顯,但筆勢外拓,結(jié)字重心下移,寬博渾厚,略向左傾側(cè),增加了生拙趣味。

        錢選約五十歲時酒癮大發(fā),趙孟頫于1289年題錢選《八花卷》跋:“邇來此公日酣于酒,手指顫掉?!奔氂^此作,有些線條確實在微醉狀態(tài)下完成,如“廓、月、木、無”等字。由于大腦處于迷糊清醒之間,點畫便信手沾來,結(jié)構(gòu)常出意外,不拘常規(guī),于是奇趣橫生。比較而言,《蹴鞠圖》題款字法較為理性嚴謹,顯然有年輕時的書法氣象。

        若以傅山所謂“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來評價錢選書法,實為中鵠。

        雖然錢選取法鍾王,但多傾向于鍾繇的“高古純樸”,求異趣、追古雅,拙厚中蘊藏異態(tài),企圖尋覓“大巧若拙”之像。如《秋瓜圖》題款,則遍取《薦季直表》。有時又偏好王羲之《樂毅》和《黃庭》,如《秋江待渡圖》等,但多是將兩者糅合,以鍾繇、魯公書為體,羲之書為用,如《蹴鞠圖》《浮玉山居圖》《羲之觀鵝圖》《花鳥圖三段》題款。

        3.《花鳥圖卷三段》題詩

        《花鳥圖卷三段》共作三幅花鳥,每幅題款皆成軸式,第一段題:“(爭)春景(物)一何嘉,老去無心賞物華,惟有仙家境堪玩,幽禽飛上碧桃花。霅溪翁錢選舜舉?!痹妰?nèi)容表明作者“去留無意”的超脫心態(tài)。年已老矣,夫復何求。筆法上多了使轉(zhuǎn)的運用,筆隨意走,拙厚中有靈動之致。

        第二段題詩為行楷。比較錢選其他書作,此作在散淡上增加了秀雅之氣,有些字顯然有趙孟頫的影子,如“花”“情”“牡丹”等。是時趙孟頫40歲,正是書法成熟期,雖然錢選比趙年長15至20歲,但此書受趙之影響可能性更大一些。

        第三段題款有:“至元甲午(1294)畫于太湖之濱并題,習懶翁錢選舜舉?!惫艜r書畫家題年款往往表明其政治態(tài)度。此前的作品錢選基本不題年款,說明在元生活了十余年后,年近花甲的錢選已不一概排斥元主,當然也不能說錢選完全接受元的統(tǒng)治。此段題款為行書,突出了“二王”的韻致,字字之間也出現(xiàn)偏斜、疏密對比,但筆勢外拓仍為鐘繇、魯公法,或增加了蔡襄行書的恣肆。后兩行年代與名款與正文錯落,相得益彰。這應該是錢選行書的成熟狀態(tài)。

        三段花鳥圖當不會在同一天完成,題款亦如此,故字法結(jié)構(gòu)略有不一??梢娢迨鄽q的錢選仍未以成熟的圖式示人,但審美取向卻一生未改。揮毫時筆勢全取決于一時興致,信手沾來,并不局限、糾結(jié)于固定字法,亦可見其“無意于佳”的心境,一個“自足其性”“任性逍遙”的錢選。

        [元]錢選《浮玉山居圖》題款

        三、“善摹印”:錢選與印學

        宋代文人畫濫觴,實則詩、書、畫一體化,而印章入“畫”并未姍姍來遲。北宋即有文人在書畫作品上留款印,而且有奏刀刻印者。沙孟海指出:“會篆會刻的印學家,應該首先推北宋的米芾?!薄摆w孟頫、吾丘衍兩人同時,可定為第二輩印學家?!薄?0〕米芾曾有“楚國米芾”等多方姓名印,歐陽修有朱文印“六一居士”,以及蘇軾有“眉陽蘇軾”等印,不過上述印章均遠離漢印風規(guī)。到了南宋,印章成為文人們的愛物?!暗侥纤螘r期,文人們幾乎人人都有一把印章,創(chuàng)作書畫時有題必有款。”〔21〕賈似道有“似道”朱文印、“秋壑珍玩”白文印,后者有漢代白文印的味道。賈曾鐫刻“賢者而后樂此”印,為文句入印之始〔22〕。元代是篆刻藝術(shù)的轉(zhuǎn)折點,印學得以發(fā)揚光大,趙孟頫著《印史》,《印史序》一文反映其推崇古雅質(zhì)樸的漢魏印章的審美觀〔23〕。錢選無篆刻文論傳世,但曾作《錢選印譜》,韓天衡《中國印學年表》有云:“元初錢選(舜舉)輯《錢氏印譜》?!笨梢婂X選或為元代印學較早踐行者。又有論錢選“工詩,擅書、畫……湖之人經(jīng)選指授,類皆以能畫稱。趙孟頫早歲嘗從之問畫法……善摹印,有《錢氏印譜》”〔24〕。由此看來,錢選“詩、書、畫、印”均有所建樹。

        上所言錢選“善摹印”,實為“善治印”。漢代以后,印章以摹印篆為標準,人們意識上將善“摹印篆”者與擅治印章者等同?!澳∮ 币辉~還被人們用來指代篆刻,精通摹印(印章)者就理所當然地被尊稱為“摹印家”〔25〕。若此說為真,可知善“摹印”者不僅僅指熟練書寫摹印篆,也有能用刀鐫刻之意。但在篆刻刀法尚未成熟的宋末元初,尚未總結(jié)“沖”“切”等用刀法,更無“使刀如筆”觀念,文人們將寫好的摹印交付“技工”刻制,也很正常,何況印材一般為銅、玉、角、水晶等質(zhì)地堅硬之物〔26〕?;蛘呤看蠓騻冋J為刻刀不同于“惟筆軟則奇怪生焉”的毛筆,印章起決定作用者為“摹印”,鐫刻只是粗俗的手工,而不肖為之。宋代的米芾自己動手,或與其性情狂放、行為詭異有關(guān)。沙孟?!队W史》:“他(錢選)的篆刻,從他的字畫中自用印看,比較粗拙,可能是他自己刻的?!逼鋵嵁敶耖g亦有不少從未聽說過“篆刻”者,自己制刀用梨木等材刻楷書名印。所以文人們就算自己動手鐫刻也符合常識邏輯,尤其錢選性格豪爽豁達,古道熱腸,才華超群,即便自己刻印或為家常便飯,唯如此才會有《錢選印譜》??上Т俗V與其經(jīng)史著作一樣,被付之一炬。

        《元代印風》載入錢選四方繪畫題款印章,分別為“舜舉印章”(白文)、“錢選之印”(白文)、“霅蹊翁錢選舜舉畫印”(白文)、“舜舉”(朱文),前二者為漢滿白文,頗有漢印神韻;后二者為小篆入印,帶有強烈的寫意趣味。白文印“舜舉印章”為石質(zhì),曾為黃賓虹收藏,現(xiàn)仍傳于世〔27〕。四方印章之印稿可定為錢選所作,若均為石質(zhì),很可能為錢選自刻。趙孟頫少時曾向錢選問學經(jīng)史、繪畫,錢選40歲以前的作品則鈐有這些印章,此時趙孟頫僅20余歲,錢選印章“宗法漢印”不應是來自趙之影響,只有反之才有可能。

        后人所云錢選“擅書”,應不僅指其小楷,也指其摹印篆和小篆。篆書的筆勢節(jié)奏與楷、行不同,即少提按使轉(zhuǎn),多以中鋒鋪毫緩緩前行。習篆對行、楷的筆勢關(guān)系勢必帶來影響,點、線或少“二王”今體韻致,另一方面,或可增加行、楷的高古渾厚氣息。若觀錢選《山居圖》題款,線條多“平順之筆”,無“二王”筆法常見的小動作,闕如俊秀妍媚之態(tài),但質(zhì)樸古淡之氣息未減。同理,趙孟頫除了楷、行、草出類拔萃,章草、篆書亦高標于世,其楷、行顯然受篆書、章草“平順之筆”的影響,正中求奇,平中求險,與鍾元常合,而與右軍“以奇為正”相反。后世對此頗有微詞,如包世臣《藝舟雙楫》:“若以吳興平順之筆而運山陰矯變之勢,則不成字矣?!蔽疵庵饔^。

        [元]錢選《花鳥圖卷三段》(第二段題款) 38cm×316.7cm紙本設色 天津博物館藏

        [元]錢選《花鳥圖卷三段》(第三段題款) 38cm×316.7cm紙本設色 天津博物館藏

        [元]錢選《羲之觀鵝圖卷》(題款) 23.2cm×92.7cm紙本設色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四、“不侵畫位”:錢選的題款

        錢選繪畫題款既不同于宋人的“窮款”,也異于其身后文人畫的長款。其特點在于將題款和繪畫“隔離”,造成題款與繪畫的相對獨立性,即形式上互不“侵犯”,各得其所。另一方面,如上文所云,其題款嘗自覺成為一幅立軸或卷式的作品。尤其青綠山水、院體花鳥皆題于畫后,常獨立成篇,可視為完整的作品。書法“軸”或條幅在南宋才偶有所見,此前均為手卷。錢選用大量條幅形制題款,或是開創(chuàng)之舉。其款、畫兩者又不可分,因姓名款和印款既屬于“書法”,又屬于“繪畫”。

        明沈顥認為,“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隱之石隙,恐書不精,有傷畫局,后來書繪并工,附麗成規(guī)。”〔28〕其實李思訓、李公麟等人精于書法,“李龍眠書法極精?!倍洳f他“力追鍾法”〔29〕,但其繪畫極少落款,而錢選嘗師龍眠。故“恐書不精”難以成立,而無論書法好壞,“有傷畫局”才是根本原因。至于后來尤其明清兩季,題款為必不可少的程序,則是“文人畫”形式與本質(zhì)需要。

        元以前的“畫局”與文人畫“畫局”不同。元以前繪畫重視對事物表面、局部的分解和描繪,闡釋自然法則;而元以后則重視整體感悟,以闡釋人格理想。元以前繪畫求自然的“境”,元以后求詩書畫印一體化的人格之“境”。是故自然之“境”不得讓非自然的符號、圖示“侵畫位”。

        李樺《改造中國畫的基本問題》(1950年《美術(shù)》創(chuàng)刊號)指出:元季四家等“這些士大夫思想為骨干的對繪畫底非專家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獨善的、排他的意識;超俗的、致逸的志趣,和消極的、退縮的欲求,實是對宋代繪畫底寫實風格的一大反動,而成為支配以后數(shù)百年來中國畫的一種頑固思想。其結(jié)果,繪畫每陷于空疏,畫面的空白和內(nèi)容的情意,都借助于詩文題詞來填補,于是繪畫的造型性從此大大減少,而讓位與文學趣味;同時,繪畫的生命也被削弱了一半”〔30〕。反對文人畫可以理解,但認為“題款”削弱了一半“繪畫的生命”,卻混淆了文人畫和寫實繪畫的區(qū)別,沒有理解兩者的邊界。但毋論院體畫抑或文人畫,畫面詩文題句造成“繪畫的造型性大大減少”卻一語中的。

        錢選的題款既沒有影響畫面的“造型性”,又起到了“題款”的作用。所以,這種特殊的題款方法,或表明錢選獨特的繪畫觀念:既堅持繪畫的主體性,又重視繪畫的文學性和“詩、書、畫、印”一體化。即便其青綠山水,繪畫的意境是詩性的、文學性的,這樣才能與詩意融為一體。反之亦然。

        其實畫面上題名題詞亦常見西方繪畫,如文藝復興時的丟勒,喜歡在素描作品上簽名,其油畫《四史徒》上寫有一段教皇與改革者的對話,作為畫家的政治訴求。后來席勒、康定斯基、畢加索等也喜歡在畫上簽名,但僅僅是“簽名”,是一種“著作權(quán)”行為。其有一個原則:不傷“畫局”,則不能傷害畫面的黑、白、灰關(guān)系或色彩關(guān)系、空間關(guān)系,即造型??傮w而言,所謂題款,功能有二:一為“記事”,有解釋、記錄與畫相關(guān)的事實的作用,北宋錢易《南部新書》(丙部)有記:“《清夜游西園圖》,顧長康畫。有梁朝諸王跋尾云:‘圖上若干人,并食天祿?!薄?1〕即是對畫面的文字說明。這一做法延續(xù)后世,如黃賓虹山水畫題款。元之前題款多如此,如錢選《蹴鞠圖》,其題句“蹴鞠圖舊藏秘府,今摹圖之。若非天人輩命,應莫觀之,言何畫哉”,吳湖帆跋曰:“此蹴鞠圖尤為名跡,觀其題句可以想象也?!?/p>

        二即題詩詞,詩詞意境和畫意境互補。文字畢竟易于理解,故有引導“消費”“欣賞”作用。此時題款多“侵畫位”,形式上書畫一體,元明后題款均如此。清方薰云:“題款圖畫,始自蘇米,至元明而遂多以題語位置畫境者,畫亦由題為妙。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fā)之?!薄?2〕清程庭鷺《若庵畫塵》:“元人詩跋雖侵畫位,彌覺雋雅,造語亦恰合妙處?!薄?3〕清錢杜亦有:“元人工書,雖侵畫位,彌覺其雋雅,明之文、沈,皆宗元人意?!薄?4〕

        可見錢選題款與眾不同,原因或有二:1.對自己書法不滿意,但錢在畫尾以“頂天立地”的條幅形式題長款,可見其并未羞于以書示人;2.“恐傷畫局”,這或是根本原因。其實即便后來的粗筆寫意文人畫,題款書法與繪畫線條性格、形式必須保持一致,書法風格與繪畫風格亦類同,書、畫方為“一體”。這一點,齊白石堪稱古今一人。

        錢選書與畫風格皆取簡遠恬淡,但兩者線性不一,所以錢選擇了“不侵畫位”的題款。錢選青綠山水出眾之處,在于營造“靜虛”意境為目的。欲“靜虛”必求“簡”,“簡”即造型幾何化。錢選形式構(gòu)成出現(xiàn)眾多規(guī)則幾何形、平行線,輪廓線屈指可數(shù),皴法幾無。這種靜虛恬淡的畫面,若加上幾行文字,無論書法水準如何,確實“傷畫局”。

        然而也有例外。

        錢選有部分作品題款“侵畫位”。不過這些作品以水墨為主,而且書法線條和繪畫筆墨互用貫通,形式和諧統(tǒng)一。如《浮玉山居圖卷》《赤壁清游圖軸》題款,花鳥畫《秋瓜圖軸》《草蟲圖卷》題款(《秋瓜圖軸》上題長款,仍顯示款與畫的獨立性)??梢婂X選晚年對詩書畫印一體化的實踐。元代晚期題長款的軸式流行,不知是否受錢選影響。

        由其題款可見,錢選關(guān)于“戾家”和“行家”的觀點,即對文人畫的看法,基本上是既重視寫實寫生的“行家”,尤其堅守繪畫主體性、造型性,但追求畫面的詩意境界,另一方面又不排除書畫印一體的粗筆寫意文人畫。

        錢選之印 2.5cm×2.5cm

        舜舉印章 2.4cm×2.2cm

        舜舉 2.3cm×2.3cm

        霅溪翁錢選舜舉畫印 5cm×5cm

        [元]錢選《山居圖》題款

        結(jié)語

        錢選的書法嘗不為人識,蓋因其書法風格與前人大相徑庭。其書取法魏晉、崇尚古質(zhì)天然,不求工而求生拙的實踐仍有承前啟后的意義。尤其與趙孟頫亦師亦友的關(guān)系,對趙孟頫的書法、印學抑或存在一定影響。當然,趙在其藝術(shù)成熟以后,或反過來影響錢選,盡管兩者審美取向大異其趣,政治態(tài)度迥然不同。例如錢選書法以鍾繇為體,趙孟頫早歲亦學鍾繇,自云“余往時(約35歲)作小楷,規(guī)模元常、蕭子云”〔35〕。錢選古樸散淡、拙中求趣尚奇的書法,豐富了傳統(tǒng)的審美范式,為元代中晚期“求趣”“尚態(tài)”樹立了有益的榜樣。明代董其昌、傅山的書法和思想,清代的碑學運動,皆或多或少可從錢選身上找到依據(jù)。

        (作者為《中國書畫》雜志編輯)

        注釋:

        〔1〕馬宗霍《書林藻鑒》,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56頁。

        〔2〕《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版,第365、366頁。

        〔3〕轉(zhuǎn)引自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天津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頁。

        〔4〕前揭《書林藻鑒》,第143頁。

        〔5〕前揭《書林藻鑒》,第145頁。

        〔6〕《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頁。

        〔7〕譚晟廣《浮玉山居:宋元畫史演變脈絡中的錢選》,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93頁。

        〔8〕輯自《大觀錄》卷一《題定武蘭亭趙文敏十三跋》,《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066冊,第258頁。

        〔9〕前揭《浮玉山居:宋元畫史演變脈絡中的錢選》,第83頁。

        〔10〕(明)汪砢玉《珊瑚網(wǎng)》卷十九,“復州裂本蘭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8冊,第303頁。

        〔11〕邱振中《書法的形態(tài)與闡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頁。

        〔12〕(明)郁逢慶《續(xù)書畫題跋記》卷十《言溪翁山居圖卷》。

        〔13〕《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089冊,第410頁。

        〔14〕《石渠寶笈》卷三十四,《元錢選青山白云圖一卷》,《四庫全書》第825冊,第398頁。

        〔15〕前揭《歷代書法論文選》,第531頁。

        〔16〕前揭《浮玉山居:宋元畫史演變脈絡中的錢選》,第82頁。

        〔17〕潘深亮《錢選書畫辨?zhèn)巍罚豆蕦m博物院十年論文選1995—2004》,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647-650頁。

        〔18〕(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四十七,第64頁。

        〔19〕(明)湯臨初《書旨》,見潘運告《明代書論》,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頁。

        〔20〕沙孟海《印學史》,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93-94頁。

        〔21〕丁建順《古典篆刻的人文意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頁。

        〔22〕韓天衡《中國印學年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年版,第3頁。

        〔23〕黃惇《元代印風》,重慶版社2011年版,第2頁。

        〔24〕俞建華《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7頁。

        〔25〕陳巖《摹印家釋考》,《第三屆“孤山證印”西泠印社國際印學峰會論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版,第414頁。

        〔26〕前揭《印學史》,第193頁。

        〔27〕陶璇然、陶薄吉《我國早期文人石質(zhì)印章的實證—對元代著名藝術(shù)家錢選常用印“舜舉印章”的研究》,《西泠印社》2013年第3季刊(總第39輯),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版。

        〔28〕楊大年《中國歷代畫論采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頁。

        〔29〕前揭《書林藻鑒》,第140頁。

        〔30〕轉(zhuǎn)引自阮璞《中國畫詩文題跋淺談》,《美術(shù)研究》2003年第2期,第61頁。

        〔31〕(北宋)錢易《南部新書》,中華書局2014年版。

        〔32〕前揭《中國歷代畫論采英》,第273頁。

        〔33〕前揭《中國歷代畫論采英》,第274頁。

        〔34〕前揭《中國歷代畫論采英》,第275頁。

        〔35〕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頁。

        責任編輯:劉光

        猜你喜歡
        題款書法繪畫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宋徽宗:“天下第一”還是“斜杠青年”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淺談中國畫題款藝術(shù)的起源和發(fā)展
        花鳥畫題款的位置與作用
        老年教育(2018年7期)2018-08-02 06:33:40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妙題一字增千姿
        ——試論中國畫的題款藝術(shù)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 国产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伦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五月天啪网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乱| 91久久国产自产拍夜夜嗨|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区|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观看| 我爱我色成人网| 日本50岁丰满熟妇xxxx| 亚洲色大成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97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粉嫩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无码| 色噜噜狠狠综曰曰曰| a级黑人大硬长爽猛出猛进 | 国产天堂av手机在线| 国产69精品麻豆久久|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日本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夜色不卡| 国产在线无码不卡影视影院| 免费特级毛片| 日韩一区二区不卡av|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亚洲精品中字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亚洲中文字幕巨乳人妻 | 我揉搓少妇好久没做高潮|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