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軍
PPH配合外痔切除治療混合痔療效研究
呂軍
目的研究PPH配合外痔切除,治療混合痔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例;治療組采用PPH配合外痔切除治療方案,對照組采用外切內扎術治療方案;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痊愈27例、好轉3例、無效0例;對照組痊愈19例、好轉5例、無效6例;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10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0.0%(P<0.05)。結論PPH配合外痔切除,進行混合痔的臨床治療,既可以保持肛管正常生理結構、肛門美觀,又能保證解決肛墊下垂、外痔殘留問題,徹底消除混合痔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有效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PPH;外痔切除;混合痔治療;療效研究
混合痔又稱里外痔,主要特征為同一方位、肛門內外、齒線上下、靜脈曲張、團塊形態(tài)、內外相連。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多用于內痔治療,療效較好[1];而痔病在臨床上以混合痔為多發(fā)[2];我科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開展PPH配合外痔切除,進行混合痔治療研究:在PPH內痔治療的基礎上,切除外痔痔核,使脫出痔實現(xiàn)充分回縮,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男16例、女14例;Ⅰ度4例、Ⅱ度8例、Ⅲ度9例、Ⅳ度9例;平均年齡(50± 11.50)歲;平均病程(24.3±7.50)年。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Ⅰ度5例、Ⅱ度8例、Ⅲ度7例、Ⅳ度10例;平均年齡(51±10.50)歲;平均病程(25.1±6.21)年;組間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適于開展對比研究。全部患者,均有保守治療病史,但均無明顯療效。
1.手術器械
PPH圓形吻合器(蘇州法蘭克曼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肛管擴張器(CAD33包括:內筒、外筒)、肛鏡縫扎器(PAS33)、帶線器(ST100)與環(huán)形吻合器(HCS33)。
2.麻醉與手術方法
治療組麻醉方法取俯臥位腰麻,行PPH配合外痔切除治療混合痔,手術方法如下:①在常規(guī)消毒鋪巾基礎上,用碘伏消毒肛管、直腸管,女性消毒陰道;充分擴肛(允許三橫指通過)并觀察痔核的形態(tài)、位置、大小等情況;注意觀察有無肛門狹窄與肛裂并發(fā)癥。②將表面涂油(石蠟油)的肛管擴張器(CAD33包括:內筒、外筒),插入肛管,拔出內筒,將外筒固定于肛周皮膚。③將肛鏡縫扎器(PAS33)通過肛管擴張器外筒,插入患者肛門,在距離齒狀線約4cm處直腸黏膜上做環(huán)周荷包縫合,要求縫合深度達到黏膜下層。④將環(huán)形吻合器(HCS33)的吻合釘座置于荷包縫合直腸近端,同時將荷包縫合線收緊結扎;再將帶線器(ST100)通過環(huán)形吻合器側孔把線引出收緊并結扎;將環(huán)形吻合器的調節(jié)器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并收緊。環(huán)形吻合器在本體4 cm刻度處,進入肛門緣內,20 s后,打開機身保險并擊發(fā),完成切除與吻合。關閉30 s后,反方向旋松(逆時針方向)調節(jié)器并將環(huán)形吻合器取出。⑤檢查已切除的直腸黏膜的完整性,若吻合口處有活動性出血,用可吸收線加“8”字縫扎止血,待吻合口充分止血后,將肛管擴張器外筒取出。⑥將外痔鉗夾,在距齒線0.5 cm處,做切口深度適中的菱形切除(沿直腸方向),做皮下鈍性潛行并剝離靜脈叢,然后取盡血栓,剪除已剝離組織;不縫合切口,以便引流。
對照組麻醉方法取俯臥位腰麻,行外切內扎術治療混合痔,手術方法如下:用組織鉗夾住外痔的突出部位,并用力牽拉,使內痔顯露;再用彎血管鉗夾住痔瘡蒂部位置,在底部兩側皮膚上,做菱形切口;鈍性潛行并剝離靜脈叢,然后取盡血栓,使痔塊蒂部充分暴露;先用7號絲線結扎第一道、再貫穿結扎第二道,雙道結扎、以防出血;最后,將痔塊剪除;敞開皮膚切口,引流充分;創(chuàng)面需用凡士林紗布加壓包扎;注意:相鄰的已切除痔核之間,必須保留約為0.5 cm的正常黏膜與皮膚,避免發(fā)生肛門狹窄并發(fā)癥。
術前2 h灌腸2次,不必應用腸道清潔劑。術后去枕平臥6 h,8 h后可下床;不必禁食;靜脈輸注抗生素3~4 d,并酌情使用止血藥;肛門附近,局部應用太寧栓(復方角菜酸脂)。
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與《中華外科雜志》編委會共同制定的《痔診治暫行標準》,將療效分為痊愈、好轉、無效三級。痊愈:癥狀(便血、脫出或疼痛)消失,檢查痔已消失;好轉: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檢查痔已明顯縮小;無效:癥狀及形態(tài)與治療前無變化;總有效率=(痊愈+好轉)/例數(shù)×100%。
根據(jù)療效標準,將隨訪情況輸入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分類資料采用軼和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術后隨訪6個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討論
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肛腸外科學組與《中華外科雜志》編委會共同制定的《痔診治暫行標準》認為:痔是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瘀滯形成的團塊(肛墊下移學說)[3]。PPH術又稱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其理論基礎是痔病的肛墊下移學說;通過對齒狀線以上3~4 cm處直腸黏膜,做環(huán)形切除并吻合;以便使內痔斷流、縮小、復位與固定;使下移肛墊上移,回復正常位置;同時,環(huán)形切除直腸黏膜對直腸動脈末端的切斷,可以減少肛墊組織血流,使肛墊病理性肥大萎縮,恢復保護肛墊正常功能。
開展PPH配合外痔切除,進行混合痔的臨床治療,術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齒狀線上3~4 cm處進行荷包縫合,吻合口距齒狀線距離保證1~1.5 cm;過高容易影響肛墊的懸吊效果,過低容易疼痛、出血[4];②進行荷包縫合深度要求達到黏膜以下,過淺易導致切除環(huán)不完整,使痔萎縮不完全,影響手術效果;過深易損傷直腸壁肌肉層,術后出現(xiàn)肛門失禁、肛門疼痛、急便癥狀[5];③對荷包進行打結,不能過緊,要保證吻合器的中心桿能順利滑動,同時要保證直腸壁黏膜進入吻合器倉內的完整性;④吻合器收緊的同時,持續(xù)牽拉荷包縫合線,保證擴張器、吻合器與直腸縱軸線一致,以確保吻合口的水平位置;⑤女性患者的牽拉線應避免位于直腸前壁,對吻合器關閉擊發(fā)前,應檢查陰道后壁的完整性,以避免直腸陰道瘺的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5];⑥關閉吻合器擊發(fā)后,必須保證等待30 s,以利于止血;同時,取出吻合器后,必須觀察吻合口,如有活動性出血,需要縫扎止血。
混合痔主要特征是同一方位、肛門內外、齒線上下、靜脈曲張、團塊形態(tài)、內外相連;臨床治療多以手術為主。外剝內扎術治療混合痔,切口小、出血少,應用較廣,但部分患者容易出現(xiàn)復發(fā)[1]。本項研究開展PPH配合外痔切除,進行混合痔的臨床治療:在PPH內痔治療的基礎上,切除外痔痔核,使脫出痔實現(xiàn)充分回縮;行PPH治療內痔,使脫垂的肛墊得以復位,解決其出血、脫出問題,使部分脫垂組織得以懸吊提拉,解決脫垂阻滯;配合菱形切除外痔,同時解決外痔問題;PPH配合外痔切除既能保持肛管正常生理結構、肛門美觀,又能解決肛墊下垂、外痔殘留問題,徹底消除混合痔臨床癥狀,提高了治療有效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為80.0%;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在肛墊下移學說理論支持的基礎上,開展PPH配合外痔切除,進行混合痔的臨床治療,既可以保持肛管正常生理結構、肛門美觀[6],又能保證解決肛墊下垂、外痔殘留等問題,徹底消除混合痔臨床癥狀,提高了治療有效率[7],取得了滿意的臨床療效,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關維雨,張德巍,李春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形切除術治療內痔的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0(19):1752-1757.
[2]楊云峰,朱興國.直腸黏膜環(huán)切吻合肛墊懸吊加外痔切除治療混合痔43例[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25(5):942-944.
[3]李東平,首漢蓉.痔的概念與外科治療進展[J].結直腸肛門外科, 2007,13(5):334-338.
[4]葉亞林,劉金林.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治療重度脫垂痔臨床分析[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8,28(5):41-42.
[5]傅傳剛,丁劍華.PPH術治療痔病的適應證與注意事項[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2003,9(3):151-153.
[6]劉賀.PPH聯(lián)合外痔切除術治療環(huán)狀混合痔并發(fā)癥的防治[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3,19(1):22-24.
[7]何立輝,周敬學,羅先文.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加外痔切除術治療重度混合痔的臨床療效[J].武漢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 33(3):426-428.
(本文編輯:李躍)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2.028
062552河北省任丘市華北油田總醫(yī)院井下醫(yī)院肛腸科
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