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珊 圖 | 來自本刊圖片庫
月餅里盛著的茶韻
文 | 薛珊 圖 | 來自本刊圖片庫
馬賽爾·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流年》中,把瑪?shù)铝盏案庹哼M紅茶,體驗到了一種被流放回過去歲月的微妙的喜悅。豐子愷在《上海中秋之夜》里,夢回皓月當(dāng)空的中秋。珠海人的中秋飲食文化里或許沒有那些文人墨客的奇思妙想,但卻用茶與月餅搭配出了許多實在的味道。
珠海人的飲食文化和中秋節(jié)里或許沒有那些文人墨客的奇思妙想,但卻用茶與月餅搭配出了許多實在的味道。
珠海是一個包容的城市。這句話意味著無論你家鄉(xiāng)何處,都能在珠海找到歸屬感,這份歸屬感中最容易讓人滿足的當(dāng)屬味蕾。中秋,可謂是一年之中大家最需要歸屬感的日子,人們在各種口味風(fēng)格的月餅中找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很多時候只有離家在外的人,可能才覺得中秋吃上一塊月餅是件美好的事,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也實屬正常。珠海的飲食文化里似乎沒有過多關(guān)于月餅的部分,但細究起來,就會發(fā)現(xiàn),哪怕是移民居多的城市,也有著自己的一份中秋記憶,而這其中一味就是茶。
珠海人的一日之計始于茶樓,傳統(tǒng)粵式早茶、中西合璧的品種多多,別說吃的,就連搭配的茶:菊花、茉莉、普洱、鐵觀音、大紅袍……都足以讓選擇困難癥者手足無措,更別說那些來自潮汕、湖南、四川、福建的食客們自備的家鄉(xiāng)茶葉。這些說著各地家鄉(xiāng)話的珠海人喜歡混搭、喜歡創(chuàng)新、喜歡自成一派的新鮮,就是不愛千篇一律。對于月餅來說,也是如此。
馬賽爾·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流年》中,把瑪?shù)铝盏案庹哼M紅茶,體驗到了一種被流放回過去歲月的微妙的喜悅。豐子愷在《上海中秋之夜》里,夢回皓月當(dāng)空的中秋。珠海人的飲食文化和中秋節(jié)里或許沒有那些文人墨客的奇思妙想,但卻用茶與月餅搭配出了許多實在的味道,一是當(dāng)月餅的甜膩遇上茶的甘洌,口感相得益彰;二是從養(yǎng)生角度來說,消食提神的茶也是仰望皎潔的明月、共享天倫之樂時的不二選擇。
不同餡料的月餅,與不同的茶相映襯。
棗泥、豆沙、蓮蓉、鳳梨等月餅的口感偏甜,不易消化,清淡的綠茶能增進糖代謝,不會讓過多的糖分停留在體內(nèi)。綠茶屬寒性,適合燥熱的甜膩月餅,但手腳容易冰冷或腸胃較弱的人不宜多喝,或飯后再淺飲。蛋黃、雙黃等餡的月餅比較油膩,可同時喝普洱茶、桔普陳皮普洱茶。油膩的月餅適合重口味的茶湯,以去除口感上的油膩。普洱去脂,是上好的搭配,而桔普陳皮普洱茶溫順幫助腸胃消化,特別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理氣除濕健胃,可以消減些月餅的油膩。備受老珠海喜愛的傳統(tǒng)果仁月餅,配料考究、皮薄餡多、濃香爽口、不易破碎。綠茶的濃郁香氣可減少果仁類月餅因餡料品種多而給食欲帶來的油膩感,讓味覺收獲一份清爽,能消解果仁的積滯。沖泡一壺上好的毛尖或者龍井,更是綠意盎然,賞心悅目。港澳地區(qū)流行的冰皮月餅,口感清爽,更時尚和年輕化,自然也是珠海人的一大心頭所好,配花茶則更為雅致得體,在桂花飄香的中秋,泡一壺桂花茶,是顯賞月雅興的選擇。
愛吃又實在的珠海人,在中秋時候,還喜好一種將茶葉融入到餡料中的月餅。千茶百味,在餡料中加入經(jīng)過粉碎的茶葉,而且同一種茶葉可以和不同的餡料搭配,從而制作出各樣口味的茶月餅。
月餅,不單單是一種食物,更像是一種文化象征,吃月餅,實際上吃的是一種鄉(xiāng)愁、一種情感。
珠海是一個吃貨的城市,基本上川菜、本幫菜、湘菜等等菜系都能吃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但是,月餅似乎只在中秋節(jié)出現(xiàn),平日里想買塊解饞也無處可尋,而中秋似乎也只能吃月餅。若要追溯月餅的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月餅先于中秋出現(xiàn)。
月餅最早出現(xiàn)于商朝,那時還被稱為“太師餅”,是太師聞仲麾下的行軍干糧,一種邊薄心厚的餅。這時候的中秋節(jié),主要是“祭祀月亮”和“紀念豐收”——周朝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的活動。人們?yōu)榱舜鹬x神祗護佑,也舉行一系列儀式和慶?;顒?,稱為“秋報”。直至唐朝,中秋才正式成為皇室的固定節(jié)日,這天皇室眾人總是要喝酒、唱歌、跳舞,慶祝中秋,民間則少有人見識過中秋節(jié)的風(fēng)采。不過,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傳說,諸如現(xiàn)在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都是在唐朝傳遍江湖的。當(dāng)時的中秋節(jié)還被稱為“端正月”,而月餅則是在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時,有經(jīng)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yīng)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了。那時月餅還叫“胡餅”。直到唐玄宗執(zhí)掌了朝政,有一年中秋夜和楊貴妃賞月時,將胡餅改名為月餅。也是從那時候,月餅成了中秋節(jié)的應(yīng)景美食?!堵逯幸娐劇吩涊d,中秋節(jié)新科進士曲江宴,唐僖宗還令人送月餅賞賜給進士。
而在同一時期,唐人最為經(jīng)典的詠茶歌,也道出當(dāng)時的飲食習(xí)俗——“一碗喉潤物,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等,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清風(fēng)生?!?/p>
明清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jié)?!段骱斡[志余·熙朝樂事》云:“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蘇堤之上,聯(lián)袂踏歌,無異白日。”《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jié)”。
也是從那時候起,月餅包括的餡料不僅僅是胡桃果仁蓮蓉等,還有團圓相聚。
文人騷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關(guān)于月餅和中秋的回憶。周作人有一首《中秋》詩寫道“紅燭高香供月華,如盤月餅配南瓜。雖然慣吃紅綾餅,卻愛神前素夾沙。”記載了江浙一帶中秋的風(fēng)俗。而關(guān)于珠海本地的一些中秋習(xí)俗,我們只能從那些恪守著傳統(tǒng)的少數(shù)本地人中追憶?!俺粤饨?、柚子、祀月”這些習(xí)俗,讓中秋節(jié)在團圓之外,多了些儀式感。
同樣變得有儀式意味的還有月餅。愛吃又實在的珠海人,在中秋時候,還喜好一種將茶葉融入到餡料中的月餅。千茶百味,在餡料中加入經(jīng)過粉碎的茶葉如綠茶、鐵觀音、普洱、紅茶、烏龍茶、花茶等,而且同一種茶葉可以和不同的餡料搭配,從而制作出各樣口味的茶月餅。清新沁人的茶月餅,新鮮感自然不言而喻,口感綿,軟,酥,香,具有濃濃的茶香。
月餅,不單單是一種食物,更像是一種文化象征,吃月餅,實際上吃的是一種鄉(xiāng)愁、一種情感。怪不得有人說月餅是最會挑選出場時間的點心。
ENHOY THE MOONCAKE ALONG WITH THE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