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守東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誠信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靈魂。思想品德教學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養(yǎng)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誠實守信、樂于助人、有責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質。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誠信美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6)18-0038-02
課堂的基本要素是教師和學生,教材和教法。現從教材、教法,教師、學生等角度,闡述如何增強課堂教學誠信之美,培育“人類心靈最圣潔的鮮花”。
一、誠信之美,美在教材
在思想品德課中,首先要利用教材中的誠信教學的內容,根據教材內容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誠信教育。
比如,在教材第二單元《合作誠信》中安排了《與誠信同行》這一課內容,通過古今中外有關誠實守信的事例讓學生理解誠信的要義,知道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充分認識到培養(yǎng)誠信品質的重要意義。同時,不僅引導學生從個人品行、個人交往理解培養(yǎng)誠信品質的重要性,而且從發(fā)展市場經濟、維護社會穩(wěn)定,從個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生存發(fā)展這一高度來認識堅守誠信的價值。從而,讓學生從教材中真正體會到生活中的誠信之美。
在教學第一框《人貴誠信》內容時,我結合身邊現有資源,向學生展示了全國模范教師——我市贛榆區(qū)黑林中心小學柏紀榮老師的先進事跡。柏紀榮老師被譽為“最美山村教師”,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很多人無不向金錢和地位屈服。而柏紀榮老師卻放棄優(yōu)厚的待遇,扎根山村三十年,用實際行動譜寫育人情懷,展示了教師的光輝形象。柏紀榮老師這一壯舉,也源自于她對孩子們的愛,更是她對永不離開孩子們的這句話一輩子的承諾。這一承諾正是柏紀榮老師用一生對山村孩子們誠信的生動寫照。
將這一事例加入我的教學設計中,目的是讓學生從事例中看到堅守誠信的美,更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老師對他們辛勤付出的美。也向學生闡明教師在從事“高大上”的職業(yè),而不是為了金錢和名利。我們教師的眼中有的只是學生,我們愿意用一生的誠信來兌現我們的承諾。這樣有利于在學生心目中留下高大的教師形象,不僅達到深刻理解人要講誠信的意義,而且也向學生展示了教師內在的美,獲得預期教學效果。
二、誠信之美,美在教法
任何課程的教學,都應該也可以做到真、善、美相結合,這一點在思品課堂教學上體現得最明顯、最集中。因為思品學科在教法上把認識對象指向人自身,引導學生明確“我在社會生活中怎么辦”,直接把對真、善、美的追求擺在學生面前。
俗話說得好,“一線串珍珠”,這句話也形象地說明精彩的課堂大多有一條精美的線索貫穿。在教學《與誠信同行》第二框《做誠實的人》內容時,我選用2014年中央電視臺春晚小品《扶不扶》導人新課,學生看完小品后進行討論和思考:為什么對人要誠實?假如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都互相欺騙會怎樣?別人對你不誠實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如何做到誠信?在小組討論和觀點展示過程中,學生圍繞小品內容進行了分析說明,更加明白做誠實人的重要性。最后,小組總結中用小品中的一句臺詞“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嗎?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來了”道盡本課主題,做誠實人的意義所在。
通過春晚小品,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討論中有話可說。同時,用“扶不扶”這條線索,讓學生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心靈的碰撞。從而深刻領會誠信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只有堅守誠信,才能得到他人信任。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努力做一個誠實的人。
課堂不僅是在演繹教師的智慧,也是在彰顯教師的情感。我們要真情投入教學,學會用真摯、親切的情感感染學生,用情感引發(fā)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思考。我們對自己作為一名教師所從事的工作應熱愛、執(zhí)著,更要利用自身優(yōu)勢,向學生潛移默化傳遞我們作為一名教師真正的魅力所在,因為“親其師,方能信其道”。
三、誠信之美。美在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蔽覀兊慕虒W不是空談,而是以“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課程建構的基礎”,是以真實的生活揭示真正的人生道理。
在教學《人貴誠信》內容時我引用揚州大學附中17歲的學生徐礪寒,在騎車上學時,不小心撞上別人的轎車后,寫下紙條承諾負責的案例。隨后引導學生思考:如果你騎車不小心撞到別人的車,車主不在,你是選擇逃避還是面對?讓學生在激烈的思維碰撞中,產生靈感的火花,展示現代中學生的誠信之美。
在教學《尊重隱私,保守秘密》內容時,我列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有的人沒做作業(yè),同學主動幫助他人抄襲,或是替同學撒謊;有人因為學習不用功,但又怕考不好被家長和老師批評,就請同學幫忙作弊,而我們有的同學也樂意幫忙;以及家長或老師看同學的日記等。啟發(fā)學生思考什么是隱私,什么是隱私權,同學、家長、老師的行為對嗎。對此問題,引發(fā)全班同學討論。在討論之余,我向學生提出尋找班級最美誠信之星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探究中得出誠信守紀是為人做事的重要內涵的結論,在同學身上發(fā)現誠信美的內涵,將誠信守紀看成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明白誠信是綻放于人類之樹的一朵鮮花,它把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和諧,更美好,從而實現情感升華。
思品課堂是在濃郁的生活氣息中進行理性思考的課堂,思品課堂的教學是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和感悟,獲得實實在在收獲的過程。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引導學生在踐行中提升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我們的課堂不回避社會負面生活,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并切實幫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思考通過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帶來些什么。通過對蘇人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5課《與誠信同行》的教學,使思想品德課堂呈現出誠信之美,讓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生活中,堅定信念,學會生活,學會感恩,誠實守信,真正體會真、善、美的內涵。最終使這樣的美,不僅在教材中,教法上,還在教師身上,更在我們的教學主體——學生心目中得以生根發(fā)芽,孕育圣潔之花。
【責任編輯 馮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