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褐斑病不同處理防治效果試驗
核桃褐斑病是核桃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葉片、嫩梢和果實。試驗結(jié)果表明,用不同處理防治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核桃褐斑病;不同處理;防治效果
核桃褐斑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危害葉片、嫩梢和果實,引起早期落葉、枝枯,影響樹勢和產(chǎn)量。5月中旬~6月上旬開始發(fā)病,7~8月為發(fā)病高峰。為防治核桃褐斑病,筆者進行了核桃褐斑病不同處理防治試驗,現(xiàn)總結(jié)如后。
葉片感病初期出現(xiàn)小褐斑,擴大后呈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直徑0.3~0.7 cm,中間灰褐色,邊緣不明顯,呈暗黃綠色至紫色。病斑進一步擴大聯(lián)合形成大片枯斑,嚴重時引起早期落葉。嫩梢上病斑呈長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黑褐色,稍凹陷,邊緣褐色,中間縱向裂紋,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點,嚴重時造成枯梢。果實病斑較葉片小,凹陷擴展或連片后,果實變黑腐爛。苗木受害后可造成大量枯梢。
2.1試驗地概況。試驗設置在陜西省洛南縣柏峪寺鎮(zhèn)核桃林。該地海拔810 m,砂質(zhì)壤土,肥力中等,核桃林內(nèi)常年發(fā)生核桃褐斑病,危害較嚴重。
2.2供試藥劑。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赤峰市農(nóng)藥公司)、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安陽市生物生化有限責任公司)、50%輪紋寧600倍液(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
2.3試驗方法
2.3.1消滅病源防治試驗。6~7月及時摘除病果,采收后結(jié)合修剪及時清除病果、病葉和病枝,集中燒毀,消滅越冬病源,以減少病源傳播。試驗設置消滅病源與對照(CK)2個處理組,以單株為小區(qū),修剪清園后調(diào)查防治效果。
2.3.2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防治試驗。石硫合劑配制比例是:用生石灰1份、硫磺粉2份、水10份。先用少量溫開水將生石灰化開成石灰乳,再慢慢加入硫磺,攪勻后加入足量水,用急火煮沸1h,加溫時不攪拌,當藥液成紅褐色即可。冷卻后加水稀釋到波美5度。試驗設置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與對照(CK)2個處理組,噴藥后調(diào)查防治效果。
2.3.3藥劑噴霧防治試驗。發(fā)病期6月底開始,設置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輪紋寧600倍液和清水對照(CK)4個處理組,進行噴霧防治對比試驗。以單株為小區(qū),重復3次,10 d噴1次,連噴2次,最后一次噴藥后調(diào)查防治效果。
3.1消滅病源防治效果。從表1可以看出,修剪清園后,病源得到控制,感染減少,其防治效果為85.2%。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低,無公害,效果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表1 消滅病源防治效果
3.2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防治效果。從表2可以看出,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病株率為10%,防治效果好。
表2 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防治效果
3.3藥劑噴霧防治效果試驗。從表3可以看出,發(fā)病期6月底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輪紋寧600倍液噴霧防治,其病果減少率分別為89.9%、91.2%、93.3%,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好。
表3 3種藥劑噴霧防治效果比較
試驗結(jié)果表明,消滅病源,減少病源感染,其病株減少率為85.2%,此法簡單易行,成本低,無公害,效果較好,應推廣應用。發(fā)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防治,其病株率為10%,防治效果好。發(fā)病期6月底開始,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輪紋寧600倍液噴霧,其病果減少率分別為 89.9%、91.2%、93.3%,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1]張毅萍,朱麗華.核桃高產(chǎn)栽培 [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高智輝,翟梅枝,王云果.核桃病害標準化綜合防治方法 [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9(4):58~62.
726100陜西省洛南縣柏峪寺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站陳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