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丹 SilviaDelConte 張 林*
(1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方劑教研室,北京 100029;2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國際學院,北京 100029)
教學專題
思維導圖法在中醫(yī)方劑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吳曉丹1SilviaDelConte2張林1*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方劑教研室,北京100029;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國際學院,北京100029)
研究根據中醫(yī)院校留學生學習特點和思維方式的差異,為了掃除其方劑學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我們嘗試在方劑學課堂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M ind Map)”授課。本文以補中益氣湯為例,探討如何將思維導圖與方劑學教學有機結合。思維導圖法利用直觀圖形簡化知識點,多維度增強記憶效果,整合多學科相關理論知識,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問題加以擴展延伸,使得教師講課效率大幅度提升。同時,也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留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了學習效率。
方劑學;英語教學;思維導圖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是接收國外來華留學生人數最多的中醫(yī)院校之一,統(tǒng)計近年來華留學的學生國籍構成,正逐漸由日韓等亞裔學生為主導,擴展到歐美非亞等多國學生構成。因為東西方學生的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的差異,這種變化也明顯反映于我們的英語方劑課堂教學中:課堂的活躍程度明顯提高,亞裔學生相對安靜傳統(tǒng),習慣接受教師信息,不善于提出問題;歐美學生善于思考和質疑,會隨時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并且希望即時獲得答案。而方劑學是融匯中醫(yī)基礎理論、診斷學、中藥學、臨床等多學科的知識,是一門具有內容涉及面廣、知識點多、學理抽象、實踐性強等特點的橋梁學科。這就要求教師要適應講授對象和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模式及方法的改進,以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并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留學生在課堂上會針對方劑學的某一知識點信息,通過其已知的中醫(yī)學基礎知識,推測、想象,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組已獲得的中醫(yī)藥知識點信息和教師新講授的信息,產生疑問或推斷,這是典型的發(fā)散性思維方式。適合這種思維方式的最新學習形式就是“思維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專家托尼·博贊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創(chuàng)立的,它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有效的、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即利用圖像和聯想進行思維的工具,它能夠促進思維的發(fā)散,并將這個發(fā)散過程記錄下來,因此說它能把人的想法“畫出來”[1]。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近年來思維導圖完整的邏輯架構及全腦思考的方法在世界和中國被廣泛應用在學習及工作方面,如思維導圖在中醫(yī)英語學習方面的應用[2-3],其直觀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有人探索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中醫(yī)經典以及臨床各科的學習中[4-11]。但是,將這種方法運用到方劑學教學中,尚較少見,尤其是在方劑的英語教學中,是全新的結合。
如在講授補中益氣湯時,傳統(tǒng)的講授方法是從本方主證中氣虛弱、氣虛發(fā)熱和氣虛下陷三方面開始,繼而介紹具體的臨床表現,引出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效,再講授本方的組方配伍。但這首方劑有很多知識點對于中國學生來講也是學習難點,如氣虛發(fā)熱的原因,配伍升麻、柴胡的含義等。如果僅以語言文字論述,留學生很難完全理解和掌握。我們嘗試制作思維導圖(如下)進行講授。
圖1 補中益氣湯思維導圖
圖中中心環(huán)節(jié)是補中益氣湯這首方劑,由本方首先展開病因病機的分析,由氣虛的關鍵字展開,用圖示顯示氣虛會導致血虛、脾虛不升、濕邪產生、陽虛等結果,引出我們需要講解的脾虛清陽不升、臟器下垂等主證。接著進行方劑配伍分析,因為氣虛不升,所以選用黃芪補氣升陽;結合脾的功能特點,加入人參、白術和甘草配合君藥使用;再由脾虛會導致血虛和氣滯,展示當歸與陳皮的功效;最后重點結合脾主升,胃主降的功能特征,指出升麻、柴胡升陽舉陷的配伍含義。學生通過圖形對脾虛下陷這一病機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也便于其理解和記憶本方中的幾個關鍵知識點和難點。
與傳統(tǒng)的學習記憶方法相比,思維導圖有較大的優(yōu)勢,尤其在我們講授需要縱橫比較,前后知識點相結合的方劑學課程時,更能突出其優(yōu)勢。
3.1便于記憶要點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利用關鍵字,可以成倍提高學習效率,增進理解和記憶能力。通過使用關鍵字強迫我們在做筆記的時候要思考句子的要點是什么,有利于積極地傾聽。思維導圖還極大地激發(fā)右腦,因為在創(chuàng)作導圖的時候還使用顏色、形狀和想象力。
3.2引導積極思考把學習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的知識點上。關鍵知識點之間的連接線會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快速系統(tǒng)的整合知識,為融會貫通創(chuàng)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3.3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散思維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核心,畫思維導圖的方法恰恰是發(fā)散思維的具體化、形象化。
3.4同化已有知識思維導圖具有極大的可伸縮性,順應了我們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我們知道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人總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在學習新知識時,要把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相結合,改變原有認知結構,把新知識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能否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是學習的關鍵。思維導圖能夠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從而使我們的主觀意圖自然有序地在圖上表達出來。
方劑學作為中醫(yī)鏈接基礎與臨床的一門橋梁學科,需要結合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中藥學、臨床醫(yī)學等多門課程的知識點。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有利于將枯燥的文字知識凝練和轉化,如講授麻子仁丸,可以利用關鍵字突出脾約、運脾瀉熱,利用圖畫顯示脾約的表現和病因,使學生理解胃中有燥熱制約脾行津液的功能,出現大便秘小便數的臨床癥狀,進而復習中醫(yī)基礎的知識點,脾胃的關系。自然流暢,一氣呵成的進行溫故而知新的學習。尤其針對需要英語講授方劑學的留學生,存在語言障礙、理解力較弱,基礎知識不扎實等問題,思維導圖的直觀性、簡化性、歸納性、聯系性的特點有效解決了教師講授時面臨的問題。
針對年輕的學生,老舊的學習方式不能有效激發(fā)這些學生的探索欲,思維導圖的新穎性及創(chuàng)新性正好迎合了他們的思維特點。在方劑學英語教學中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授課,獲得留學生的普遍歡迎,并且有留學生參與到我們課程思維導圖的制作中。有效的解決了語言表達障礙、中醫(yī)理論理解障礙、思維方式差異等現實問題,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當然在創(chuàng)新開展頭腦風暴的同時并不能忽視基本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適當的結合書本、總結歸納仍是必須完成的工作,思維導圖只是輔助我們擴展思路,整合知識點的方法之一,它對制作人及講授人的知識儲備量、邏輯思維能力及課堂駕馭能力等要求較高,也是未來我們努力改進發(fā)展的方向。
[1]托尼·博贊.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賈銳,劉明.利用思維導圖的中醫(yī)英語學習效果及其分析[J].海外英語,2013(8):1-3.
[3]劉明,黃樹明.內容板塊、單詞、思維導圖在中醫(yī)英語學習中的作用[J].中醫(yī)藥信息,2013,30(4):130-133.
[4]王中雨,隋慧娟.思維導圖用于中醫(yī)英語教學的意義研究[J].學理論,2015(30):159.
[5]周立,李濤,梁方琪.思維導圖在中醫(yī)耳鼻咽喉教學中的應用[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6]易紅,王曉茜,王雅.“思維導圖”在中醫(yī)兒科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12):93-95.
[7]林輝,符逢春,李媛媛,等.“思維導圖”在中醫(yī)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8):68-69.
[8]孫玲,何曉瑾.聯系記憶法-思維導圖在中醫(y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學習中的運用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5,21(15):116-117.
[9]林青,張前德.思維導圖在中醫(yī)藥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yī)教育,2009,28 (5):30-31.
[10]洪婷,黃青,彭勝男,等.思維導圖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27(6):86-88.
[11]劉春紅,高恩宇,朱峰,等.思維導圖在中醫(yī)經典教學中的作用和優(yōu)勢[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5):86-88.
The Aolication of mind Map in Formulae Class Teaching of Chinese medicine
WU Xiaodan1, Si1via De1 Conte2, ZHANG Lin1
(1.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Formu1ae, Schoo1 of Prec1inica1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2. Internationa1 Schoo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ccordjng to 1earnjng characterjstjcs and the djfferences of thjnkjng mode of forejgn students jn unjversjty of Chjnese medjcjne,jn order to e1jm jnate the obstac1es jn the process of Formu1ae study,we try to usemjnd map jn Formu1ae c1assroom teachjng.The organjc combjnatjon ofmjnd map jn Formu1ae teachjng,usjng the jntujtjve graphjca1sjmp1jfjed know1edge and mu1tjdjmensjona1enhancememory effect,great1y jmproved the teachjng and 1earnjng effjcjency.
Formu1ae;teachjng jn Eng1jsh;mjnd map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0.006
1672-2779(2016)-10-0013-02
北京市教委“英才計劃”(No:YETP0791)
doctorzhanglin@139.com
(本文編輯:張文娟 本文校對:吳宏東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