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政廣安市精神病院,四川廣安 638000
探析長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的缺陷
白大政
廣安市精神病院,四川廣安638000
目的 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長期住院對社會功能缺陷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探討。方法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該院接收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70例病例資料,按住院時間分2組,各35例,對照組住院≤3個月,研究組住院>4個月。結(jié)果研究組興奮沖動、思維紊亂等精神癥狀因素與對照組比較(P>0.05),而社會功能因素缺陷率與對照組比較(P<0.05);長期住院患者社會功能缺陷與其每年平均出院次數(shù)與天數(shù)呈負相關,與病程、住院時間以及SAPS、SANS、BPRS評分呈正相關;長期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不同婚姻狀況、精神癥狀以及家屬生活成員均會對社會功能缺陷造成影響。結(jié)論 縮短患者住院時間、調(diào)動社會與家庭關心與增加患者出院天數(shù)與次數(shù),對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有重要作用。
精神分裂癥;住院;社會功能缺陷;研究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ng-term hospitaliza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on the defects of social function.Methods The case data of 7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5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stay,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ess than 3 months and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more than 4 months.Results The mental symptom factors including the exciting and overwhelming and disturbance in think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but the defect rate of social function facto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social function defect rate in long-term hospitalized patients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average discharge time per year and days,and had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isease process,length of stay,SAPS,SANS and BPRS scores,and the different marital statuses,mental symptoms and family members could impose an effect on the social function defects.Conclusion Shortening the patient's length of stay,enhancing the social and family concern and increasing the discharge days and times of patients are vital to improving the social function defec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Key words]Schizophrenia;Hospitalization;Social function defect;Research and analysis
精神分裂癥屬于精神病中常見疾病之一,其患病率以及致殘率、復發(fā)率均較高。多數(shù)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均存在不同嚴重程度的社會功能缺陷;患者因病程遷延不愈,持續(xù)漫長的住院過程,使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喪失或者減退;行為表現(xiàn)思維散漫、計劃性與責任心減退、社會功能減退、對外界關心與興趣降低、缺乏集體活動的主動性、職業(yè)與工作以及個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變差[1-2]。
1.1一般資料
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該院2013年1—2015年12月接收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70例病例資料,按住院時間分2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21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5.23±2.13)歲;病程6個月~20年,平均病程(14.34±2.45)年;病理類型:青春型3例,緊張型9例,偏執(zhí)型15例,單純型7例,其他1例。研究組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5.15± 2.09)歲;病程5個月~19年,平均病程(14.12±2.53)年;病理類型:青春型4例,緊張型8例,偏執(zhí)型16例,單純型5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理類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分組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全部納入患者均符合CCMD-3中[3]慢性精神分裂癥的相關診斷標準;病例資料完整者;年齡>18歲者;陰性與陽性癥狀量表調(diào)查評分符合慢性精神分裂癥判定標準者;自愿參與該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排除因軀體疾病導致社會功能出現(xiàn)障礙者;排除腦器質(zhì)性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以及軀體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礙與精神活性物質(zhì)濫用者。
1.3方法
選取兩名精神科的主治醫(yī)生以及一名住院醫(yī)生對患者住院期間的社會功能應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進行評定;內(nèi)容包括社會功能因素以及精神癥狀因素兩方面。社會功能因素包括計劃性與責任心、集體活動主動性、孤獨性以及對外界關心與興趣、職業(yè)、工作以及個人生活的自理能力等。精神癥狀因素包括情感與思維等兩種主要的癥狀。同時應用簡明精神病量表以及陰性癥狀評定量表與陽性癥狀評定量表計算長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的相關因素[4]。
1.4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使用SPSS 1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分析對比情況
研究組精神癥狀因素與對照組比較(P>0.05),而社會功能因素缺陷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分析對比情況[n(%)]
2.2長期住院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率多因素分析情況
長期住院患者社會功能缺陷與其每年平均出院次數(shù)與天數(shù)呈現(xiàn)負相關性,而其病程、住院時間以及SAPS、SANS、BPRS評分呈正相關性,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患者社會功能及精神癥狀各指標比較[n(%)]
2.3長期住院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單因素分析
長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不同婚姻狀況、精神癥狀以及家屬生活成員的不同均會對社會功能缺陷造成影響(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單因素分析(±s;分)
表3 兩組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單因素分析(±s;分)
分組 住院時間(年) 每年平均出院次數(shù) 每年平均出院天數(shù)(d) 病程(年)BPRS(分)SAPS(分) SANS(分)χ±s r值P值12.34±2.45 0.423 <0.01 0.53±1.34 -0.234 <0.01 15.32±3.55 -0.242 <0.01 14.12±2.53 0.598 <0.01 28.42±2.31 0.594 <0.01 7.24±2.45 0.534 <0.01 30.23±4.24 0.856 <0.01
慢性精神分裂患者自身能致使精神殘疾以及社會功能缺陷,而長期的封閉式管理對其社會功能影響更為消極化,據(jù)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5],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出現(xiàn)社會功能缺損的幾率在80%~100%左右;使用抗精神病藥物,雖然能夠?qū)ζ渚癫“Y狀進行有效的控制,但對患者精神殘疾以及社會功能缺損并無顯著的治療效果。
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因家庭以及社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得不長期住院治療,使其家庭生活與社會的活動被打亂;長期處于單調(diào)、封閉且固定的醫(yī)院環(huán)境之中,與社會脫節(jié),喪失參與社會生產(chǎn)勞動的機會,使其個人生活功能與自理能力逐漸退化,對社會產(chǎn)生退縮以及被動服從、失去集體活動的主動性,逐漸形成“住院綜合征”,且短時間無法改善。
社會功能缺陷主要是指患者因精神障礙造成社會行為以及對社會應盡的職能表現(xiàn)紊亂;精神分裂癥患者嚴重程度以及治療康復的效果評價指標之一便是社會功能;隨著精神衛(wèi)生工作者的逐漸重視,目前社會功能缺陷已經(jīng)列入重大殘疾[6]。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與其住院時間的長短有密切關系,由于長期住院的患者脫離了社會環(huán)境、其生活與活動不僅乏味且單調(diào),使得患者對外界的關注度與興趣降低、集體活動的主動性喪失、計劃性與責任心降低、孤獨感加重、個人生活自理、工作以及職業(yè)等變差[7]。該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癥狀因素與短期住院的患者比較,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而社會功能因素缺陷率與短期住院的患者比較,明顯較高(P<0.05);提示長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的改善是提高其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
趙小亞,段維維,朱慶等學者[8]對長期住院患者進行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長期住院,社會功能缺陷率與其BPRS評分、SANS與SAPS評分、住院時間、病程呈正相關。該次研究也發(fā)現(xiàn),SANS作用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影響最顯著,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對社會功能缺陷影響居第二,SAPS對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相對影響較小;該研究與趙小亞,段維維,朱慶等學者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在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進行干預治療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情況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對社會功能缺陷率也有以影響,對其進行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獨居的患者相較于與父母、兄弟姐妹亦或者子女或夫/妻一起生活,其社會功能缺陷率明顯較高,未婚與離婚的患者比已婚的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率也更高,精神癥狀以陰性為主的較陽性癥狀為主以及混合癥狀為主的社會功能缺陷也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與住院時間密切相關,縮短患者住院時間、調(diào)動社會與家庭關心與增加患者出院天數(shù)與次數(shù),對改善社會功能缺陷有重要作用。
[1]賈海濤,白玉紅,袁小平,等.綜合康復治療對長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2,11(8):597-599.
[2]李超,李金宛,孫敏勇,等.長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分析[J].華夏醫(yī)學,2010,23(2):148-150.D
[3]彭星星,黃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4,31(2):179-180.
[4]侯強,曲軍民,趙虎,等.長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影響因素分析[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4,14(4):392-394.
[5]張曉明,趙連俊,裴永珍,等.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缺陷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6):31-32.
[6]胡滿基,安孝群,杜宇峰,等.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個體和社會功能的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5):337-339.
[7]宋亞軍,張保利,李陽,等.住院精神病人社會功能評定量表在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2013,28(4):316-317.
[8]趙小亞,段維維,朱慶,等.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生命質(zhì)量和社會功能的相關影響因素[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 (24):56-58.
Study on Defects of Social Function in Long-term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BAI Da-zheng
Guang'an Mental Hospital,Guang'an,Sichuan Province,638000 China
R749
A
1672-5654(2016)06(c)-0064-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8.064
白大政(1979.11-),男,四川廣安人,本科,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精神衛(wèi)生工作。
(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