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英淄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山東淄博 255100
心理疏導對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韓英
淄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山東淄博255100
目的 探討心理疏導對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該院就診的122例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研究對象,根據(jù)入院時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強化心理疏導。出院后隨訪1年,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81.97%明顯高于對照組59.02%(χ2=7.724,P<0.05);生理功能、心理、獨立性、環(huán)境適應及生活質量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t=3.207~5.469,P<0.05)。結論 心理疏導能提高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
心理疏導;精神??;服藥依從性;生活質量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drug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ease.Methods 12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eas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1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enhanced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n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rough 1-year follow-up after leaving hospital.Results The drug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1.97% vs 59.02%)(χ2=7.724,P<0.05);the physiologic function,psychology,independence,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tota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3.207-5.469,P<0.05). Conclusion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an improve the drug compliance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Psychological counseling;Mental disease;Drug compliance;Quality of life
精神疾病是指大腦功能失調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認知、意志、情感及行為等精神活動障礙[1]。精神疾病是一種長期的疾病,極易反復發(fā)作,急性發(fā)病期須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控制癥狀,緩解期需繼續(xù)服藥預防復發(fā),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終生服藥。由于精神病患者常存在偏執(zhí)、猜疑行為,服藥依從性較差。加上社會對精神病的歧視和偏見,使患者在居家治療期間得不到較好的用藥管理,直接影響患者的癥狀改善和生活質量。該文重點探討心理疏導對精神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間在該院就診的122例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研究對象,兩組均采用基礎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根據(jù)入院時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例。觀察組:男38例,女23例;年齡18~62歲,平均(35.26±7.38)歲;病程4個月~14年,平均(5.17± 0.39)年。對照組:男34例,女27例;年齡17~61歲,平均(35.94±7.15)歲;病程3個月~15年,平均(5.27±0.43)年。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入選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關于精神病診斷的標準[2];②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有一定的理解與溝通能力;③患者達到臨床痊愈標準后與家庭成員一起生活;④報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告知研究事項后所有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兩間書。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軀體疾病者者,智能障礙及未規(guī)范完成隨訪及量表評估者。
1.3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包括按時、準確為患者提供抗精神病藥物,說明藥物的不良反應,讓患者保持合適的心理預期;向患者說明堅持服藥的重要性,鼓勵患者按時、足量、準確服藥;對經住院治療已達到臨床痊愈標準的出院精神病患者,除進行常規(guī)用藥指導外,還鼓勵家屬為患者提供藥物管理、服藥監(jiān)督和情感支持,最大限度保證患者服藥依從。
觀察組在上述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重點實施心理疏導:①在患者入院后主動關心患者,尊重患者的隱私,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②主動和患者交流和溝通,讓患者說出內心真實的想法,從而能正確評估精神障礙程度,分析引起患者精神障礙的原因,制定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方案。向患者說明精神病并不可怕,通過積極有效的藥物干預能達到臨床治愈或控制發(fā)作,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多用服藥治療成功的案例激勵患者,以提高服藥依從性。③教育患者正確對待升學、就業(yè)、工作、婚姻,使患者能夠以平常的心態(tài)正確面對現(xiàn)實[3]。④另外還主動和患者家屬交流,告知精神病的發(fā)病原理和進展、轉歸及預后,幫助家屬克服“丟人”的思想,積極主動地參與出院后的藥物管理,促使患者能更好地服藥治療及參與社會。
1.4觀察指標
1.4.1服藥依從性出院后對患者及家屬隨訪1年,比較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完全依從:患者主動服藥,或能配合護理人員及家屬的服藥安排;不完全依從:患者拒絕服藥,但能接受護理人員及家屬家屬的服藥安排;完全不依從;抗拒服藥,需采取一定的強制措施。
1.4.2生活質量評分隨訪1年,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 (WHOQOL-BREF)[4]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SWHOQOL-BREF評估內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獨立性、環(huán)境適應4個維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1.5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WHOQOL-BREF等生活質量評分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服藥依從性等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
2.1服藥依從性
隨訪1年,觀察組患者完全依從35例,不完全依從18例,服藥依從性81.97%明顯高于對照組59.0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比較[n(%)]
2.2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生理功能、心理、獨立性、環(huán)境適應及生活質量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隨訪生活質量(WHOQO)評分比較[n=61,(±s)]
表2 隨訪生活質量(WHOQO)評分比較[n=61,(±s)]
組別 生理機能 心理 獨立性 環(huán)境適應 生活質量總分觀察組(n=61)對照組(n=61)t值 P值32.42±5.51 28.35±4.68 4.397 0.026 8.23±2.08 7.16±1.57 3.207 0.032 8.52±2.24 7.36±1.65 3.256 0.030 12.23±2.71 10.79±1.64 3.551 0.028 66.85±10.27 57.43±8.69 5.469 0.020
精神疾病病程遷延,易反復發(fā)作,需長期服藥控制癥狀和鞏固療效。急性發(fā)作住院期間由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臨床痊愈后回家則由家屬進行看管和服藥管理。鞏固性治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控制癥狀,促使患者更快地融入家庭生活和走上社會。但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對疾病本身缺乏自知力,往往不承認自己患?。?],或多疑猜忌、或自卑、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很少主動服用抗精神病藥物[6],嚴重影響治療依從性,進而影響康復及快速回歸社會和生活質量[7]。
隨著醫(yī)學模式向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用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的綜合指標評估臨床療效和生活質量是精神醫(yī)學發(fā)展的趨勢[8]。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是幫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緒反應和行為方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和方式。住院期間對精神病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醫(yī)護人員將所學的醫(yī)學知識融入到心理干預中,在改善患者焦慮、自卑、抑郁等負性情緒的同時,能使其更多地了解精神病相關知識,明白服藥依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能加快疾病轉歸。出院后進行有力的家庭支持,能扭轉患者不良心理反應和態(tài)度,促進患者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和決心的恢復,有利于減少復發(fā)和社會功能的恢復[9]。
該文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高達81.97%,WHOQO量表各維度及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王文軍等[10]文獻報道基本相似,由此可見,心理疏導有助于提高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的價值。
[1]陳海支,錢敏才,鈕富榮,等.精神疾病出院患者用藥情況調查[J].醫(yī)藥導報,2011,30(6):809-811.
[2]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廖鳳霞,楊彩霞.綜合干預對康復期精神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2,18(22):3358-3360.
[4]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xiàn)代康復,2000,4(8):1127-1129.
[5]鄭玲.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22):129-130.
[6]夏忠虎.護理干預對住院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23):3101-3102.
[7]溫愛玉.影響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的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11,17(6):339-340.
[8]李素花,陳鴻,肖玉瑛.心理干預對精神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54-2555.
[9]葉淵.家庭支持系統(tǒng)對農村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8):350-351.
[10]王文軍,吳麗敏,陳藝軍,等.家屬支持情況對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12):54-56.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Drug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ease
HAN Ying
The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Zibo City,Zibo,Shandong Province,255100 China
R7
A
1672-5654(2016)06(c)-007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8.070
韓英(1973.9-),女,山東淄博人,主管護師,本科,主要從事精神疾病護理工作。
(2016-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