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寧厚旭
(1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南京210029;2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
華佗再造丸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
楊寧1,2,寧厚旭1
(1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南京210029;2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目的觀察華佗再造丸輔助治療急性腦梗的臨床療效。方法85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2例,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臨床腦梗死治療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服華佗再造丸,8 g/次,3次/d,兩組均治療1個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動脈硬化指數(shù)(AIP)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NIHSS評分),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白細胞介素10(IL-10)、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結(jié)果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AIP分別為0.28±0.17、0.28±0.20,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AIP分別為0.18±0.14、0.20±0.17,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NIHSS評分分別為(24.32±5.41)、(25.04±6.04)分,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NIHSS評分分別為(14.43±4.72)、(17.70±5.69)分,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IL-10、Hcy、NSE均降低,P均 <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血清IL-10、Hcy、NSE及NIHSS評分降低更明顯,P均 <0.05。結(jié)論華佗再造丸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動脈硬化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可降低患者血清IL-10、Hcy、NSE水平。
腦梗死;急性腦梗死;輔助治療;華佗再造丸;動脈硬化指數(shù);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白細胞介素10;同型半胱氨酸;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急性腦梗死后的炎癥反應產(chǎn)生的炎性介質(zhì)是導致缺血神經(jīng)元損傷的重要機制之一[1]。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與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有關[2]。Hcy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細胞所特有的一種酸性蛋白酶,是一種特異性的腦損傷標志性物質(zhì)[3]。頸動脈粥樣硬化是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4],動脈硬化指數(shù)(AIP)是目前臨床常用的動脈硬化程度的判斷指標[5]。華佗再造丸是一種中藥理血劑,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絡,行氣止痛之功效[6]。以往常用于痰瘀阻絡之中風和其后遺癥的治療中。本研究觀察了華佗再造丸輔助治療急性腦梗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研究對象來自2013年2月~2015年12月南京腦科醫(yī)院中醫(yī)科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5例,其中男43例、女42例,年齡40~80(66±12)歲,病程(23±17)h;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2]中關于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頭顱CT 或 MRI 確診。中醫(yī)診斷標準符合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協(xié)作組起草制訂的《中風病診斷療效評定標準》(試行版)[3]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版)[4]患者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并且無嚴重合并證及其他嚴重內(nèi)科疾病。排除標準:①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②腦出血或出血性腦梗死患者;③合并有嚴重心、肝、腎、造血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原發(fā)??;④存在藥物過敏史或多種食物過敏史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⑥同時參加其他藥物臨床試驗者。85例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3例,和對照組42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具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治療方法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臨床腦梗死治療方法,依達拉奉靜脈滴注、維持患者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抗感雜控制血壓血糖防止脫水)。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2服華佗再造丸,8 g/次,飯后半小時口服,3次/d,兩組均治療1個月。
1.3觀察方法治療前后分別采用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IHSS)評價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治療前后分別抽取兩組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用ELISA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10(IL-10)、Hcy、NSE,檢測兩組血清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計算AIP[AIP =log(TG/HDL-C)[5]]。
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AIP分別為0.28±0.17、0.28±0.20,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AIP分別為0.18±0.14、0.20±0.17,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NIHSS評分分別為(24.32±5.41)、(25.04±6.04)分,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NIHSS評分分別為(14.43±4.72)、(17.70±5.69)分,觀察組、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治療前后兩組血清IL-10、Hcy、NSE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IL-10、Hcy、NSE水平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目前急性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血管內(nèi)皮的損傷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型腦梗死的危險因素,血脂代謝紊亂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發(fā)病機制,表現(xiàn)為 TG升高、HDL-C 降低及體積小而密度高的LDL(sLDL)所占比例增高。而AIP指數(shù)對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評價相對于各個單項更有意義[7,8]。
Hcy是體內(nèi)營養(yǎng)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蛋氨酸)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血清Hcy水平升高、血管內(nèi)皮細胞NO合成或分泌減少可損傷血管內(nèi)皮舒張功能,引起血壓升高,導致血管內(nèi)皮功能損傷及動脈粥樣硬化。Hcy為急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高Hcy可加劇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化進程,增加急性腦梗死發(fā)生的風險[12]。據(jù)國外有報道Hcy濃度每增加5 μmol/L,腦血管病的發(fā)病風險就增加1.5倍[13]。
NSE是一種特異性的腦損傷標志性物質(zhì)。正常情況下,NSE特異地存在于神經(jīng)元的細胞質(zhì)內(nèi),是神經(jīng)元損傷各種標志酶中最靈敏的指標,且該物質(zhì)的穩(wěn)定性較強,當腦組織出現(xiàn)損傷時會出現(xiàn)腦細胞水腫形成,引起神經(jīng)元的完整性被破壞,NSE會從神經(jīng)元細胞中釋放到細胞間隙或者腦脊液中,引起血清中NSE水平升高[14,15]。
IL-10為抗炎性細胞因子[9]是在腦缺血損傷、損傷修復過程中為重要抗炎細胞因子,具有神經(jīng)保護和神經(jīng)營養(yǎng)作用,可抑制炎癥反應、免疫反應、NO 合成酶產(chǎn)生、減少自由基生成,減少腦梗死后細胞的凋亡[10]。有報道稱在急性腦梗死的早期,IL-10水平會隨著神經(jīng)功能損傷的程度及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而升高;而隨著病情的改善,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減弱,IL-10水平也相應降低。
中藥治療急性期腦梗死是我國缺血性中風治療的一大特色,據(jù)中醫(yī)絡病理論,絡氣郁滯是中風發(fā)病的始動環(huán)節(jié),可引發(fā)腦絡瘀阻或腦絡細急,形成缺血性腦血管病。腦絡不通為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突出特點,治療當以通絡為中心環(huán)節(jié),益氣養(yǎng)血、活血活絡[12]。華佗再造丸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通絡,行氣止痛之功效。其處方是在中醫(y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經(jīng)典理論指導下,精選首烏、紅花、當歸、白芍、人參等十多味純植物藥組方而成,它完全摒棄了中醫(yī)治“風”總離不開使用全蝎、蛤蚧、水蛭、土鱉蟲等動物藥的習慣。本處方采用純植物藥組方,既能治療缺血性中風,又能治療出血性中風,而且既克服了動物藥因其破血作用和毒性而易致再發(fā)腦出血或其他副作用,又克服了動物藥因其有效成分如酶等易分解而影響治療效果?;A藥理及臨床藥理研究表明[16,17]:華佗再造丸可增加腦部血流量,選擇性增加頸總動脈、頸內(nèi)動脈血流量抗凝血,抗血栓,改善血液流變性,抑制家兔血小板聚集。并能改善臨床偏癱癥狀;改善腦梗塞動物的神經(jīng)行為障礙;縮小腦梗塞動物的腦梗塞范圍;降低腦梗塞動物的血漿內(nèi)皮素含量,提高血清SOD含量。
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IL-10、Hcy、NSE及AIP、NIHSS評分均降低,說明華佗再造丸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尤其是全血還原黏度下降明顯,改善血液流變性,實現(xiàn)活血化瘀通絡作用。并還可以改善腦梗死急性期患者低SOD狀態(tài),起到疏通腦絡之氣血,改善腦部血供,減輕其腦細胞損害,同時改善患者動脈硬化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可能與其促進局部側(cè)支循環(huán)的重建,加速腦組織細胞代謝和功能代償,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華佗再造丸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動脈硬化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可能與其降低患者血清IL-10、Hcy、NSE水平有關。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2] 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
[3]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腦病急癥科研組.中風病辨證診斷標準(試行)[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94,17(3);64-66.
[4]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99-105.
[5] Dobiasova M.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J] .Clin Chem,2004,50(7):1113.
[6] 夏炳蘭,陳勇.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研究[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08,21(2):108-110.
[7] 鄭祥理,林愛蘭.促動脈硬化指數(shù)對腦梗死的臨床價值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3,21(11):140.
[8] 鄭建文,董鴻智.血漿促動脈硬化指數(shù)(AIP)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32(5):446-448.
[9] 趙香生,鄭定容.復方地龍膠囊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 IL-6、IL-8、IL-10 及 TNF-α 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9):31-32.
[10] 余秀.天丹通絡膠囊對急性腦梗塞 VEGF、炎性細胞因子及 NSE 的影響[J].西南軍醫(yī),2011,13(1):24-26.
[11] 肖玲,馮濤.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IL- 6與IL- 10的關系及意義[J].黑龍江醫(yī)藥,2011,35(3):170-174.
[12] 王寧,余振球,周子杰.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漿同型半骯氨酸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研究[7].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4):1263.
[13] Boushey CJ,Beresford SA,Omenn GS,et al.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lasma 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J].JAMA,1995,274:1049-1057.
[14] 陳林芳,丁新生.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 NSE、hs-CRP 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1,11(5):380-382.
[15] 孟云,朱言亮.急性腦梗死診斷中NSE,HCY和H-FABP的表達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1):30-32.
[16] 于晨,段嗣瑾.華佗再造丸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HIF-1α和VEGF表達的影響[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26(4):818-820.
10.3969/j.issn.1002-266X.2016.27.019
R743.32
B
1002-266X(2016)27-0057-03
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