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大白
海德堡(Heidelberg),是德國著名旅游文化之都,位于斯圖加特和法蘭克福之間,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城市。海德堡坐落于內(nèi)卡河畔。內(nèi)卡河在此處由狹窄而陡峭的奧登山(Odenwald) 山谷流向萊茵河河谷,并與萊茵河在海德堡西北20公里處的曼海姆交匯。著名的海德堡城堡位于高出內(nèi)卡河海拔200米高的山上,在這里可以觀賞到狹長的海德堡老城。秀美的海德堡是內(nèi)卡河畔的文化古城和大學城。它是浪漫德國的縮影,曲折而幽靜的小巷溝通著古堡和小河,充滿了詩情與畫意。
海德堡城堡(Heidelberg Schloss)建于13世紀,坐落于內(nèi)卡河畔樹木繁茂的王座山(Koenigsstuhl)上,為法爾茨選帝侯宮邸的遺址。城堡主要用紅褐色的內(nèi)卡河砂巖筑成,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復雜,包括防御工事、居室和宮殿等。城堡建設(shè)歷時400年才完工。歷史上曾經(jīng)過幾次擴建,是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文藝復興三種風格的混合體。17世紀時城堡曾兩度被法國人摧毀,主人選帝侯家族也遷居曼海姆,被遺棄的城堡后來有一部分得以修復重建,至19世紀末主體建筑才恢復原貌并能使用。未修復的部分仍為殘垣斷壁,上部某些房間只留有一面外墻。這是一座美麗的大城堡,也是一座滿目滄桑的城堡遺址。馬克·吐溫說過,海德堡城堡:殘破而不失王者之氣,如同暴風雨中的李爾王。
海德堡不僅有著引以為榮的中世紀城堡,海德堡大學是歐洲最古老的教育機構(gòu)之一。很多思想家和哲學家都曾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大學最著名的學生當屬1817年發(fā)明自行車的卡爾·德萊斯及浪漫主義詩人艾興多夫。
海德堡城堡為法爾茨選帝侯宮邸的遺址,選帝侯(德語:Kurfürst)是德國歷史上的一種特殊現(xiàn)象。是指那些擁有選舉羅馬人民國王以及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權(quán)利的諸侯。此制度嚴重削弱了皇權(quán),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1356年,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皇帝為了謀求諸侯對其子繼承王位的承認,在紐倫堡制訂了著名的憲章《金璽詔書》,正式確認大封建諸侯選舉皇帝的合法性。詔書以反對俗世的七宗罪為宗教依據(jù),確立了帝國的七個選帝侯。
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被拿破侖勒令解散,選侯權(quán)便失去了意義。選帝侯在后來的德意志帝國以一種榮譽爵位的形式存在下去,但已與原意相去甚遠。
在內(nèi)卡河上,一座有9個橋拱的石橋橫跨南北兩岸,這座石橋建于1786─1788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南岸巍然屹立著一座橋頭堡,與山上的海德堡古堡遙相應襯。橋頭堡有兩座圓塔,塔下面的門洞原來是海德堡老城的入城口,圓塔過去曾經(jīng)作過囚禁犯人的牢房。橋上有兩座雕像,靠南面的是選帝侯卡爾特奧多(Kurfuersten Karl-Theodor),北面為智慧女神雅典娜(Pallas Athene)。
海德堡古橋是海德堡美景和靈氣渾然天成的點睛一筆,因而成為海德堡的象征。從這座石橋去到北岸有一條上山的小道,人們稱作“智慧小道”或稱“哲學家小道”。據(jù)說哲學家黑格爾任教海德堡大學時,經(jīng)常與朋友在此散步,一起討論學術(shù)問題。我們在橋上眺望著掩映在樹林中這條不平凡的小路,心中不免感到有多少智慧的火花是從這里碰撞出來,有多少思想的光輝在這里閃爍發(fā)光。正因為有了這些文化和精神的遺產(chǎn),海德堡不愧為歐洲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
海德堡在許多人的心目中也是浪漫德國的縮影。八百多年間,有許多詩人和藝術(shù)家來到海德堡。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在海德堡發(fā)源和發(fā)展,這里成為了德國浪漫主義的象征地和精神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