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心幽歡
賴嬤嬤作為祖母的拳拳之心,作為家族掌舵人的責任感,給人的感覺都是滿滿的正能量。
《紅樓夢》中賴家的頂梁柱在賈府身居要職許多年,不差錢已盡人皆知,賴尚榮三十歲的時候,托賈府的恩典,花錢捐了個前程。
賴家的親朋好友聞訊前來賀喜,少不得,賴家要擺幾桌酒席,熱鬧一番。
但是若只有親戚朋友們來捧場,賴家人心里就未免覺得有些缺憾。既然是走上了當官的路子,賈府這根高枝,怎能不繼續(xù)攀附下去。所以,請三天客,倒有兩天是請賈府里的人。第一天請的是賈府里的主子們,第三天請的是賈府里的伴兒們,把賈府上上下下打點得是那個滴水不漏。賴家如此盛情,于人于己都是一副好牌。
放在外面的話是感謝主子的恩情,世人看了卻是:賴家把皇親國戚都請來捧場了,樹大好乘涼,賴家的門楣從此果真要一直熠熠生輝下去了。
王熙鳳過生日,賈母興致來潮,學著小家子的做派,讓大家出份子錢為王熙鳳熱鬧一番,犒勞犒勞她平日的辛苦。
賈母、薛姨媽慷慨解囊,每人出二十兩。邢、王二位夫人說自己要矮一截,每人十六兩。李紈打算出十二兩。輪到賴嬤嬤,她也說自己自然也要矮一截,作者沒有說具體數(shù)目,估計就是八兩了。
賈母聽了連忙發(fā)話:“這使不得,你們雖該矮一等,我知道你們這幾個都是財主,分位雖低,錢卻比他們多,和他們一例才使得?!?/p>
聽賈母此話的意思,仿佛賴嬤嬤吝嗇似的,其實卻不然,這是賈母在給賴嬤嬤一個臺階,讓她多掏一點,更有體面一點。
按照分位,賴嬤嬤確實只可矮一截,不能多出,否則就是越位了。也不難想到,賴嬤嬤家雖是暴發(fā)戶,卻真不同于如今的某些土豪動不動就一擲千金,屢屢釀成轟動一時的新聞事件。賴嬤嬤這個暴發(fā)戶,其實是又富又貴的。
正是因為賴嬤嬤精神里有貴氣,懂得貴族的規(guī)矩,所以她在賈府總是得到禮遇并不全是因為她輩分高的原因。反觀李嬤嬤等則不招賈母待見。
李嬤嬤只知道數(shù)落寶玉,責罵寶玉,甚至拿寶玉身邊的丫頭出氣。賴嬤嬤則知道教育寶玉,而且,她的說教很可能還讓寶玉心服口服,至少寶玉沒有生賴嬤嬤規(guī)勸的氣。因為賴嬤嬤懂道理,更懂家教,連賈珍她都罵,果真是有正氣有貴氣的人。
雖為奴才,她在主子面前卻也不低三下四,賴尚榮春風得意之時,賴嬤嬤讓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門上朝著賈府磕頭,教育她這孫子做人要有感恩之心,要念舊情。她也更想讓賴尚榮知道“奴才”兩個字怎么寫。
知道怎么做奴才,才更加知道怎么做主子——或許這就是賴嬤嬤的一套人生哲學。
但是不要誤解,賴嬤嬤心目中的奴才并非卑躬屈膝之徒。你瞧賴嬤嬤欣賞的丫頭晴雯是卑躬屈膝之徒嗎?顯然不是。賴嬤嬤看中的是晴雯心目中的那人情與義,那份念舊之心,用時下的三個字說晴雯就是“不忘本”。正是因為晴雯的不忘本,賴嬤嬤才又把她的姑舅哥哥買了回來,讓他們一家人都過上好日子。
可惜的是,賴嬤嬤雖像賈母一樣令人敬重,她的家人卻像賈府的后代一樣不爭氣,隔三岔五就鬧出亂子,很多時候,恨得她把兒子孫子一起罵,免得敗壞了主子的名聲。
賴尚榮即將走馬上任,春風得意,賴嬤嬤馬上教育他:州縣官兒雖小,事情卻大,為那一州的州官,就是那一方的父母。你不安分守己,盡忠報國,孝敬主子,只怕天也不容你。
賴嬤嬤作為祖母的拳拳之心,作為家族掌舵人的責任感,給人的感覺都是滿滿的正能量。人人都那么喜歡賴嬤嬤,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