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構式的觀念:邏輯結構和理論張力*

        2016-08-23 07:43:04
        關鍵詞:構式語言學觀念

        施 春 宏

        (北京語言大學 語言科學院,北京 100083)

        ?

        構式的觀念:邏輯結構和理論張力*

        施 春 宏

        (北京語言大學 語言科學院,北京 100083)

        關于“構式”(construction)的性質及地位的理解是構式語法的理論基石,然而,如何認識“構式”觀念的內(nèi)在邏輯結構及其理論意義,學界思考得尚不充分。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是:什么樣的語言成分才適合作為語言系統(tǒng)和語言習得的基本單位?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牽涉到語言研究乃至整個知識研究中一個歷久彌新的重大命題?!皹嬍健边@一概念具有多層次內(nèi)涵、外延及其形義特征,從交際和習得的過程可以重新認識構式范疇的原型性,從構式語法所主張的方法論原則可以推導出構式理論的基本特性。而且,進一步將構式的觀念從語言學之內(nèi)推展到語言學之外,可以彰顯構式觀念所蘊涵的理論張力。

        構式語法;形式—意義對;原型性;表層概括;本體論承諾

        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自20世紀80年代興起后,得到了迅速的發(fā)展,這跟其對語言研究中的基本觀念做出了一系列的新思考分不開,而這種新思考又與當下語言研究所面臨的某些困境有關。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是:什么樣的語言成分才適合作為語言系統(tǒng)和語言習得的基本單位?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牽涉到語言研究乃至整個知識研究中一個歷久彌新的重大命題:我們生活的世界或者說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生活,到底是自然(又作天然)的還是使然的(nature or nurture)?具體到語言,則是語言能力主要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還是后天習得的,是語法先于用法還是用法先于語法?對此,構式語法的論著在質疑生成語法語言能力天賦觀的基礎上,堅持基于使用的語言體驗觀、語言知識學得觀,從而建構了一個與生成語法相對的語言理論模型。其中,關于“構式”(construction)的性質及地位的理解是構式語法的理論基石。然而,如何認識“構式”觀念的內(nèi)在邏輯結構及其理論意義,學界思考得尚不充分。本文結合構式主義研究路徑關于“構式”的理解,從多個角度來重新梳理一下“構式”觀念所蘊涵的內(nèi)在邏輯結構及由此而引發(fā)的相關核心論題,同時試圖揭示“構式”觀念從語言學之內(nèi)到語言學之外所蘊涵的理論張力。

        一、構式主義新觀念和“構式”的內(nèi)涵

        自柏拉圖關于理念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關系的討論開始,“自然-使然”的關系問題就一直是人類思想觀念發(fā)展中的重大論題。生成語法提出了語言能力天賦說,相對重視語言習得中“自然”的這一面。針對生成語法的基本觀念,認知語言學提出了語言體驗觀,相對重視語言習得中“使然”的這一面。構式語法基于認知語言學尤其是框架語義學和認知語法的探索,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構式”是語言系統(tǒng)的初始單位(primitive unit),語言習得主要是基于構式的,語言概括是構式性的,語言由構式組成且只由構式所組成,即所謂“構式是一以貫之的”(It’s constructions all the way down)[1]。在此基礎上,構式主義研究路徑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說,其中基礎性的如場景編碼假說(Scene Encoding Hypothesis)和表層概括假說(Surface Generalization Hypothesis),以此來說明語言系統(tǒng)是如何構造和運作的,以及解釋語言習得的機制,并試圖揭示“說話者語言知識的本質”[2]69。這些根本性認識源自于構式語法的基本觀念。而要理解構式語法的觀念及其理論意義,關鍵就在于對“構式”內(nèi)涵及其性質的把握。

        在主流構式語法理論體系中,“構式”是語言經(jīng)驗的表征實體(representational entity),具有心理現(xiàn)實性,因而在語法描寫時自然也被視為“理論實體”(theoretical entity)。構式既是語言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單位,也是語言習得的基本認知單位,而且構式語法將這種基本單位當作貫穿各個層級的、在本質方面同質的單位,語言分析所持的本位觀只能是“構式觀”[3]23。不同的構式語法流派對“構式”內(nèi)涵的理解雖有差異*關于構式語法不同研究者對“構式”理解的內(nèi)涵及差異,可參看Langacker[15]、Taylor[16]561、張韌[17]35-40、Croft[18]、牛保義[19]、王寅[20]、Hoffmann & Trousdale (eds.)[21]、侯國金[22]等所做的梳理。,但核心相通。其中影響最大的是Goldberg的定義[4](根據(jù)下文的論述,這里稱其為“定義1.0”):

        【定義1】所謂構式,就是指這樣的形式—意義對(form-meaning pair),它在形式或意義方面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從其組成成分或業(yè)已建立的其他構式中完全預測出來。

        具體說來,這個定義是從肯定和否定兩個角度來界定的??隙ǖ囊幻媸菑娬{構式都是形式和意義的配對體,一體兩面。而就否定的一面(即“不能”)來說,則顯然有特別的針對性,這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形式或意義方面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從其組成成分完全預測出來”,針對的是長期以來為句法研究和語義分析所信奉的“組合性原則”(Principle of Compositionality);一是形式或意義方面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不能從業(yè)已建立的其他構式中完全預測出來”,針對的是生成語法在句法分析中區(qū)分核心句和派生句,關注句式交替(alternation,即一個句式與另一個特定的大致對應的釋義句相關聯(lián),如與格交替、處所交替),堅持基于推導轉換的“派生分析”。而派生分析往往又跟組合性原則相關聯(lián),因此“構式”的分析觀念本質上是針對組合性原則的。這是構式觀念試圖超越主流生成語法的邏輯起點。

        基于這樣的理解,將“構式”看作語言系統(tǒng)和語言習得、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語言系統(tǒng)就是由各種構式組成的網(wǎng)絡,語言習得就是習得各種各樣的構式,則是構式主義研究路徑的必然了。

        二、從構式的外延看構式的形義特征

        然而,上述理解也并非沒有爭議。它牽涉到對語言系統(tǒng)、語言結構、語言單位的基本要素的理解,即:何謂形式?何謂意義?如何才算配對*陸儉明先生在Goldberg兩本著作中譯本序言中都對此做出了新的思考[1][4],請參看。?

        對此,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根據(jù)上述構式定義而確定的構式的外延。按照Goldberg等認知構式語法(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學者的理解,構式至少包括語素(按:實際傾向于指“-者、老-”和“-ing、pre-”這樣的形態(tài)語素)、詞、習語(如“瞧你說的、穿小鞋,kick the bucket、How do you do”)、可填入詞匯部分的短語結構式(如框式結構“越……越……”和條件從句“the Xer,the Xer”)和完整的短語結構式(如雙及物結構、“把”字句、N+P+N構式)。也就是說,語言系統(tǒng)中的任何一種單位,只要它的形式或意義不能從它的組成成分或其他的構式中完全推導出來,就可以被稱為構式*如果將功能、語境的特異性考慮在內(nèi),甚至一個個具體的表達都可以看作構式了。照此理解,凡目之所見,耳之所聞,抽象的圖式、具體的實例,皆可歸為構式。。這種理解當然極其寬泛。寬泛有寬泛的好處,在各層面上容易形成一致性概括,但問題在于,具體到語言系統(tǒng)不同層級的各類單位,這種一致性又具有怎樣的概括力,則有可能受到質疑,這正是引起對構式形式和意義及其關系爭議的本源*當然,從本體論層面所視為的一致,在具體分析時可分別處理,只是看角度的選取。正如“物質”和“結構”這樣的概念,各個層級差別是很大的。構式語法中的“構式”,就是類似“物質”和“結構”之類的原初性概念。。

        關于“形式”,爭議雖有,但不是太多,主要是不同層級單位的“形式”表現(xiàn),實際上并不相同,如語素和詞的語音形式及形態(tài)變化、短語和句式的詞類序列(包含句法關系和虛詞安排)、句子的重音和語調等,顯然并不同質。可見,構式的形式表現(xiàn)要依存于其使用的構式體,構式體是構式形式的認知域。由于構式語法對構式形式的關注度并不高,與結構主義分析路徑也沒有根本的差異,因此這方面的問題尚不突出。

        關于“意義”,問題就多了,主要因為“意義”本身就一直是不好說清的問題,尤其是牽涉到“意義”“功能”“語境”之間的關系,牽涉到構式的多義性和能產(chǎn)性問題。對此,構式語法學者多有所認識。Goldberg & Jackendoff便將構式稱作形式—功能的配對體[5]532。有意思的是,Goldberg在開篇第一段中既用了“form and meaning pairings”,又用了“pairings of form and function”來指構式[1]。其實,在認知語言學(包括構式語法)的理論框架中,意義和功能本沒有根本性的區(qū)別。而且,對“功能”的理解,有時也并不好把握,如句法的、語義的、語用的都是功能。有時“功能”會在不知不覺間被當作一個筐,結構之外的東西都往里裝。如此說來,構式就是“形式-意義功能對”了。徑直用“意義”來代替“意義功能”也未嘗不可(下文即是如此)。當然,這個問題并未因策略性處理而消失。

        接下來,何謂“配對”?是一一對應還是相互依存?現(xiàn)有的分析無具體說明,大體是根據(jù)不同類型的構式來分別作出理解的。如對論元結構構式形義關系的分析,顯然注重形式和意義之間的對應關系(成分跟成分對應,關系跟關系對應);而對其他構式的分析,則側重于相互依存,難以刻畫出形式結構和意義結構之間的對應關系。

        當然,即便有一些理解上的游移,將構式理解成形式與意義之間具有規(guī)約化關系的結構體,也是大體可行的。這從構式語法文獻的具體研究實踐就能得到驗證。相關研究涉及的構式基本上集中在三個方面:完全抽象的格式;含有填充成分的半開放格式;固定用語。如Goldberg[4]所分析的論元結構構式基本上都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句式,引發(fā)了學界對句式形義關系的重新思考。又如Fillmore、Kay & O’Connor對關聯(lián)詞“l(fā)et alone”的句法、語義、語用特征做了精細的刻畫[6]501-538,引起了人們對習語性構式在語法描寫和解釋中的地位的廣泛關注。將構式研究的范圍集中于內(nèi)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分組構而成的結構單位,更合乎研究的現(xiàn)實。其實,即便是對形態(tài)語素、詞項的構式研究,實際也并非僅著眼于單個成分的研究,而是分別將它們放到詞法形態(tài)關系和搭配關系中來考察。這是很多批評構式語法將研究范圍擴展到語素和詞項者所忽略的地方。

        我們基于構式觀念重新梳理上述內(nèi)容,主要是想說明,構式語法的一些基本假說,如果仔細推敲的話,還有很多重新思考的空間。如“場景編碼假說”可能更適合論元結構構式,而“表層概括假說”則是更高層面的理解,兩者所概括的內(nèi)容和運作機制,確需分別探討。實際上,對構式內(nèi)涵及其外延的這種理解,本身就是對研究對象這種“何物存在(Being)”的形而上學問題的一個本體論承諾,這是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既然是承諾,就有特定的邊界,就有便于考察的地方,也存在力有不逮之處。

        三、從交際和習得的過程看構式范疇的原型性

        上述關于構式的經(jīng)典定義,似乎還隱含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將完全可推導的結構體排斥在構式之外了。這就跟構式是語言系統(tǒng)和語言習得表征的基本單位、所有的語言單位都是構式這一根本認識不協(xié)調了。既然構式語法要面對所有的語法現(xiàn)象,而語言系統(tǒng)必然存在著基于組合性原則所生成的語法結構,那么構式的外延包括這樣的結構也是一種理論上的必需。而且,根據(jù)語言習得方面的研究,某些可推導的結構體是以整體存儲和提取的方式被習得的。可見,當初的只注重整體不可推導的認識已無法充分面對現(xiàn)實。因此,Goldberg[1]等放松了對構式不可推導性(即不可預測性)的要求,認為“不可預測性并非設定構式的必要條件”;并吸收了Bybee、Hopper等功能主義學者和Langacker等認知語法學者的基本認識,認為只要有足夠的使用頻率(sufficient frequency),即便是完全可預測的結構型式,也是構式。于是,Goldberg[1]5提出了構式概念的修正版(不妨稱作“定義1.5”版):

        【定義1.5】任何語言型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個方面不能從其組成成分或業(yè)已建立的其他構式中完全預測出來,它就應該被視為構式。此外,即使有些語言型式是可以充分預測的,只要它們的出現(xiàn)頻率足夠高,也仍然被作為構式而存儲。

        這種調整目前基本上為基于構式觀念的研究所接受。

        然而,這樣的調整仍未完全消解問題。這可以從交際和習得的過程這兩方面來認識。一是“足夠的使用頻率”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怎樣高的頻率才算足夠高?是在什么樣的群體中的使用頻率?使用的人不夠多、使用的時間不夠長的結構體就不能看作構式?初次或一次性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的都不是構式?如果真的如此,構式語法又如何能夠實現(xiàn)其宏大的目標:“構式語法做出的強有力的承諾(strong commitment)是:它將最終嘗試解釋語言知識的每個方面?!盵8]17而且,沒有開始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如何有未來的高頻出現(xiàn)?正如Bergs & Diewald指出的那樣:“如果它不是構式,又是什么呢?”[9]7*與此相通的是法國哲學家薩特提出的經(jīng)典的存在主義口號:“存在先于本質?!备M一步說,存在就是本質。德國哲學家胡塞爾提出的著名的現(xiàn)象學口號“回到事物本身”也與此相呼應。二是語言習得的建構過程和表征方式。構式語法認為語言習得的過程是建構性的,這樣,語言習得就有個語言知識逐步累積和完善的過程。這樣,在每個階段,尤其是對各項語言知識初步接觸的階段,語言習得是否是構式性的?如果不是,它又是什么?是否意味著語言習得過程也像歷時構式語法那樣,存在一個構式化的過程?在每個習得階段所建構的知識系統(tǒng),是否由構式組成?尤其是像二語習得,一般難以達到母語的語言狀態(tài),那么這種帶有中介性質的知識系統(tǒng)是否算構式系統(tǒng)?而且基于中介語理論的基本觀念[10]209,每個階段的中介語都是“語言”,都有自己獨特的系統(tǒng),那么這些階段是否都是由構式系統(tǒng)組成?顯然,構式主義研究路徑需要對這些問題給予更細致的關注,并作出理論與實踐兼顧的可行性解答。

        功能主義分析模型對頻率高低予以關注,主要是來說明語言演變、語言交際與語言習得中的頻率效應的,但它不能解決語言系統(tǒng)的基本單位問題。其實,頻率是否足夠高,恐怕不是確認構式的根本。既然構式作為存在于交際中的單位,頻率問題就不是根本問題(雖然是極其重要的問題),而只是一個常與偶、多與少的問題。構式的本質在于每個構式都是特定交際系統(tǒng)中的形式和意義的配對體。其實,即便從上一構式定義來說,與使用頻率也沒有必然的本質聯(lián)系。既然這樣,也就沒有必要將“不能完全從其組成成分中預測出來”作為必要條件了(當然不失為鑒別是否為構式的非常有效的充分條件),也不必論其使用頻率的高低(當然需要特別關注頻率的變化)。至于“不能從業(yè)已建立的其他構式中推導出來”,則是構式的本有之義。每個構式都是一個特定的存在,是區(qū)別于其他構式的存在,在區(qū)別中顯示交際的價值(即交際值),這可以稱作是語言現(xiàn)象之所以存在的交際值原則。據(jù)此,我們可以對構式進一步做出很樸素的理解:

        【定義2】所謂構式,就是具體語言系統(tǒng)中的形式—意義對。

        這種形式-意義對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既可能“不能從其組成成分中完全預測出來”(最典型的就是習語),也并不排斥可推導構式的存在。構式存在的關鍵就在于特定系統(tǒng)中形義結合的依存性、特定性、現(xiàn)實同一性。這樣,是否高頻使用也不是確定構式的條件所在。高頻使用的形義結構體是構式,臨時創(chuàng)造使用的形義結構體也是構式,它們都是具有特定交際值的存在,都是我們所要考察的對象。這也就是劉大為先生區(qū)分語法構式和修辭構式的邏輯基礎[11]7-17[12]11-23。如果從交際值出發(fā),自然還可以將純粹音位組合(如英語的[st]、[kp]和[kt])、意義特征組合(如普通話的[+客體+移動])也看作構式。若此,則語言研究方方面面都是研究構式。當然,對各種各樣的特定形式—意義對及其認知基礎的特別關注,則是構式語法的新穎所在。

        需要說明的是,定義2強調“具體語言”,是因為基于系統(tǒng)性原則,任何構式都只能是特定的具體語言中的構式,不同語言中的構式是不能等同的,如漢語的雙及物構式和英語的雙及物構式,其內(nèi)在特征是有差異的。強調“具體語言”,并不意味著不能從認知機制等方面做出跨語言的概括,也不意味著只觀察穩(wěn)定的、常規(guī)的語言現(xiàn)象。

        相對于定義2,定義1.0中的“構式”可以看作是基于范疇原型性(prototype)的理解。就此而言,對構式這一范疇的理解,必須從原型理論的角度來認識,而不是基于充分必要條件的經(jīng)典范疇理論。定義1.5即是對定義1.0的某方面原型特征的調整,定義2則是對定義1.0的原型特征的更大調整。這種調整也是基于構式本質和構式表征的邏輯推論。

        基于形式和意義配對關系的理解,除了上文根據(jù)語法單位的層級區(qū)分出語素性構式、詞項性構式(詞匯性構式)和習語性構式、句式性構式(句子性構式)外,還可以區(qū)分出篇章性構式,以至確立語體性構式(如口語性構式、書語性構式,正式體構式、非正式體構式,莊典體構式、俚俗體構式)、文體性構式(如小說性構式、散文性構式)等更高層級的構式。這不是簡單的文字游戲,而是基于一種新觀念的重新定位,體現(xiàn)了對各級語言單位在根本性質上具有“合一性”(unification)的認識。顯然,這些構式之間存在著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當然,毋庸諱言的是,這些說法,拿掉“構式”兩個字,有時也沒有本質性的差異。我們的很多研究,也就多了個“構式”的標簽。但如果新的“標簽”具有更廣泛的理解和啟示,它也許可以幫助我們重新認識相關現(xiàn)象。

        四、從構式分析方法論原則看構式理論的基本特性

        科學思想應該有其內(nèi)在的整體性和邏輯的自洽性,這種整體性和自洽性必然體現(xiàn)于內(nèi)在的層層推演的效力。從上文可以看出,即便對形式和意義及其配對關系的理解有不確定性,即便對構式外延的分析有伸縮性,也似乎并未從根本上影響構式語法的學術邏輯結構。其原因就在于構式語法基于“表層語言概括”的方法論原則(從語言習得著眼,表層概括當然就是本體論原則了),這也是構式語法具有更大理論張力的源泉。

        也就是說,基于構式在語言系統(tǒng)中“有且僅有”的本體論地位,表層語言概括自然就成了構式語法形成和發(fā)展的必然邏輯之路?;诒韺痈爬ǎ瓤梢灾桓爬ㄐ问?,也可以只概括意義。但基于主流理解的構式語法不同于單純的形式概括和單純的意義概括之處正在于,它將構式視為完形(gestalt),是對形式和意義同時做出的表層概括,構式分析也需要對兩者同時做出表層概括,因此形式和意義都是相對于構式而言的,構式之外既無形式也無意義。如此一來,構式分析模型邏輯上就必然具有非模塊性、合一性、單層面性的特征了?;谶@樣的構式觀念,就還可以推導出以下論斷:

        (1)正如上文所述,從語素,到詞項,到句式和各種語塊,到篇章乃至語體、文體,都是構式,就此而言,它們之間形成一個連續(xù)統(tǒng)。但若注重形義之間的相互依存性,則它們都有特異性的地方,各具特定的交際值,因此都需要進行獨立的表層概括。就此而言,詞匯中心主義(尤其是動詞中心論)自然就不復存在了,區(qū)分深層結構和表層結構及隨之而來的轉換派生分析自然也就不為所用了*這樣說,并不意味著在分析構式之間的關系時,完全不能采取推導、派生∕變換的策略。無法完全還原不等于完全不能還原。這里面牽涉本體論和方法論的關系問題,具體論述參見施春宏[23]12-28。。當然,我們也需要同時看到,除了語素和單語素詞外,構式都有組構性,尤其是圖式性或半圖式性構式,對這些構式的組構機制和認知基礎的考察,會更有利于人們?nèi)ダ斫鈽嬍降男问胶鸵饬x方面的特征。

        (2)基于此,所謂的核心現(xiàn)象和邊緣現(xiàn)象之分,便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兩者在本質上都是表層概括的結果。理想的理論應該能夠對所謂的核心現(xiàn)象和邊緣現(xiàn)象構建統(tǒng)一的分析模型,而不能置某些現(xiàn)象于不顧。這就是構式語法所追求的理論上的全面性(full coverage)。其實,對邊緣現(xiàn)象的考察,往往可以揭示核心現(xiàn)象所不易發(fā)現(xiàn)或不便分析的地方,如構式的多義性問題,構式的能產(chǎn)性問題,構式的組合性和非組合性問題。

        (3)如此一來,語言概括中的頻率效應就顯得尤為重要,既需要區(qū)分類型頻率(型率)和形符頻率(例率)的差異,又要重視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認識語言概括,既包括一般性范疇概括(如論元結構概括),也包括特別語項知識的概括(如論元結構概括中的詞項特征限制),它們都是語言知識的一部分。語言學習者只有習得這兩方面知識,才能完整地習得語言。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低頻表達的語言學價值,尤其需要關注[13]12-28。重視頻率效應并不必然意味著放棄對低頻現(xiàn)象的考察。

        顯然,這些論斷主要是針對生成語法的研究觀念的,一個創(chuàng)新性強的研究理念往往都是針對當下主流研究觀念而提出的。生成語法的出現(xiàn),正是起因于對描寫語言學的博物學式研究觀念的不滿。正如人們所言:“不滿正是對變革的希冀”,“不滿乃是那創(chuàng)造的發(fā)端”(駱耕野《不滿》)。對既有理念的不滿,使前進的道路設計更有針對性,使某些特征顯得更加彰顯。當然,這其中往往會出現(xiàn)矯枉過正的現(xiàn)象。

        很多文獻都論及了構式語法的若干特點,其實,這些特點在構式語法理論體系中的權重是不一樣的,有的是基本的,有的是派生的,有的則并非必然如此,需要從構式觀念的基本邏輯關系來審視。如很多文獻(當然并非所有)都將使用真實語料(use of attested data)作為構式語法的一個必有特征,其實這是基于使用的理論模型的常用策略或者說基本策略,但并非任何情況下的唯一選擇,內(nèi)省語料的特殊價值同樣不能放棄。內(nèi)省法不但重視理論上合法而現(xiàn)實中未曾見到的用例,而且特別重視基于語感而構建的不合法的(ungrammatical)的非真語料的理論價值,這是以書面為證、以口語為據(jù)的現(xiàn)實語料所不具備的。內(nèi)省語料跟真實語料的理論效度并非對立的兩極,而是各有其引發(fā)語言學價值的特殊之處。

        五、構式的張力:從語言學之內(nèi)到語言學之外

        具有整體結構和面向復雜系統(tǒng)的思想必然具有向外的輻射力,會超越學科界限,顯示出理論自主的生命力。結構主義語言學如此,功能語言學如此,生成語言學如此,認知語言學也如此。這些理論中所蘊涵的深刻洞見,不但引導著我們理解語言系統(tǒng)的方式,而且有助于調整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谡J知語言學的構式語法當然也應同樣如此*陳嘉映《語言哲學》一書中,分別設立“索緒爾”和“喬姆斯基”專章來討論其哲學意義[24]。王寅從語言哲學(后現(xiàn)代哲學∕后語言哲學)角度對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做出了新的思考。從語言的角度來思考哲學問題,則是更高層面張力的體現(xiàn)[25]。。我們當前對構式語法的思考,主要限制在語言學之內(nèi)。但我們不妨再來試看一下構式觀念和“構式”概念所蘊涵的理論張力。

        上面將構式理解成“具體語言系統(tǒng)中的形式—意義對”只是在語言系統(tǒng)內(nèi)部的概括。其實,“構式”的理念完全可以擴展到所有的符號系統(tǒng)。基于索緒爾理論的符號價值觀已在非語言符號系統(tǒng)中證明了它的價值。在特定系統(tǒng)中,任何符號的價值都是唯一的,是區(qū)別于系統(tǒng)中其他符號的存在。如同上文對交際值的理解一樣,這種確定能指和所指結合體價值的區(qū)別性原則是符號理論的基礎性原則。構式語法將語言的基本單位即構式看作“象征單位符號單位”(symbolic unit),其價值正是由區(qū)別性原則所定位*當然,認知語言學和索緒爾結構語言學對語言符號性質的認識有差異。索緒爾強調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而認知語言學強調語言符號的理據(jù)性。如果注意到索緒爾論及任意性時,更多地側重于語素和沒有顯性結構關系的詞這個層面,那么問題可能就并不那么嚴重;若從更高的原則來思考,則可以認為認知語言學的基本觀點與索緒爾的基本觀點是一脈相承的[15]11-12[26]476。。就此而言,說構式概念只不過是索緒爾語言學的 “(語言)符號定義的一種自然延伸”[14]1-5,這是有其合理性的。因此,更為寬泛的“構式”可以理解為:

        【定義3】所謂構式,就是具體符號系統(tǒng)中的形式—意義對。

        基于這樣理解的構式可以稱作“符號構式”;基于此,定義2中的構式可以稱作“語言構式”。

        就此而言,這個定義似乎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甚至又退回到結構主義符號學中去了。然而,考慮到構式語法對論元結構構式的充分重視并將其延伸到符號系統(tǒng)中來,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符號構式,是以語言構式為認知背景的,它不僅指單個符號性質的構式(類似于語素和詞項、習語),還包括符號和符號組構而成的完形體,這正是符號構式(不等于“(單個)符號的構式”)的創(chuàng)新之處。如不同手勢的組合體、不同音樂片段形成的旋律、不同衣裝搭配形成的流行風格。

        循著這種思路,我們甚至可以將構式的理念推廣到所有的系統(tǒng)(包括符號系統(tǒng)和非符號系統(tǒng)),此時,“形式”可以擴展為“構形”(如指結構方式或相互約束關系),“意義”可以擴展為“構意”(如指實現(xiàn)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

        【定義4】所謂構式,就是具體系統(tǒng)中的形式—意義對(即構形—構意對)。

        當然這里的“形式”和“意義”就更加寬泛了?;谶@樣理解的構式可以稱作“一般構式”。它除了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符號構式外,還可以包括未被符號化的構式,如我們甚至可以將身體的每個器官、組織,生物界的每個群落,動物的捕食習性,非生物界的每個相互依存體,宇宙中的大小天體,都可以看作廣義的構式。就此而言,宇宙是由不同類型大大小小的構式組成。這也并非文字游戲,而是我們在考察這些現(xiàn)象時,恰恰需要考察其特異性的特征,這與構式的觀念是相通的(至于是否稱構式,那是另一回事)。

        由此可見,對構式的內(nèi)涵可以做出多重理解,從語言構式到符號構式到一般構式,從語言系統(tǒng)到符號系統(tǒng)再到一般系統(tǒng),其外延越來越大。這三類構式的層級包含關系如下:

        圖1 構式內(nèi)涵的多重性及其層級關系

        在這種背景下,考察語言系統(tǒng)中的“構式”(語言構式)只是考察符號系統(tǒng)(符號構式)乃至一般系統(tǒng)(一般構式)的一個特例,當然這是極具啟發(fā)性的考察視角,是構式理論具有普遍意義上的學術價值的體現(xiàn)。這樣的理解,是構式觀念的一個必然邏輯推論,展示了構式語法深刻的哲學意義和跨學科價值。當然,就一般的研究而言,只需將構式的觀念推展到符號系統(tǒng),但這并不否認我們可以利用構式的觀念來認識其他系統(tǒng),或者說構式語法的基本理念在本質上跟現(xiàn)代學術關于復雜性系統(tǒng)的基本觀念是相通的,如采取非充分還原的方法論原則,重視結構體生成過程中的涌現(xiàn)特征,重點考察多層面、多界面的互動關系等。而且構式語法本身也是在現(xiàn)代學術潮流中涌現(xiàn)出來的語言理論,融入了現(xiàn)代學術主流。

        我們有理由相信,構式語法的基本觀念將會具有更廣泛的學理價值,如同結構主義由語言分析路徑發(fā)展為文化分析、社會分析的研究路徑一樣。然而,這首先要求我們將語言作為洞察人類心智和行為的一扇窗口并走出語言學的藩籬。

        [1] 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 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 grammar [A]. New York:Elservier Science Limited,1996.

        [3] 施春宏. 句式分析中的構式觀及相關理論問題[J]. 漢語學報,2013(2).

        [4] 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 Illinoi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5] Goldberg,Adele E. and Ray S. Jackendoff.The English resultative as a family of constructions. [J].Language,2004,80(3).

        [6] Fillmore,Charles J.,Paul Kay and Mary C. O’Connor.Regularity and Idiomaticity in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The Case ofletalone.Language,1988,64(3).

        [7] Goldberg,Adele E.構式主義研究路徑[J].馬文津,施春宏,譯.國際漢語學報,2016(1).

        [8] Goldberg,Adele E. Argument realization: The role of construction,lexical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factors[A]. Amsterdam & Philadelphia,PA: John Benjamins,2005.

        [9] Bergs,Alexander & Gabriele Diewald(eds).Constructions and Language Change[A].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8.

        [10] Selinker,Larry.Interlanguage[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

        [11] 劉大為. 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上[J]. 當代修辭學,2010(3).

        [12] 劉大為. 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下[J]. 當代修辭學,2010(4).

        [13] 施春宏. 構式壓制現(xiàn)象分析的語言學價值[J]. 當代修辭學,2015(2).

        [14] 劉國輝. 構式語法的“構式”之辯[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8).

        [15] Langacker,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 Stanford,C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6] Taylor,John R.Cognitive Grammar[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7] 張韌. 認知語法視野下的構式研究[J]. 外語研究,2007(3).

        [18] Croft,William.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9] 牛保義. 構式語法理論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0] 王寅. 構式語法研究(上卷:理論思索)[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21] Hoffmann,Thomas and Graeme Trousdale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 Grammar[C].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22] 侯國金. 構式語法的現(xiàn)狀和前景[A].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

        [23] 施春宏.互動構式語法的基本理念及其研究路徑[J].當代修辭學,2016(2).

        [24] 陳嘉映. 語言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25] 王寅. 語言哲學研究:21世紀中國后語言哲學沉思錄[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6] Evans,Vyvyan and Melanie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責任編輯:張樹武]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4.004

        2016-03-26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BYY001);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guī)劃2015年度重點項目(ZDI125-39);北京語言大學院級科研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專項資金資助,16YJ050006)。

        施春宏(1967-),男,安徽青陽人,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科學院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H04

        A

        1001-6201(2016)04-0017-07

        *本文在修改過程中先后得到陸儉明先生和劉大為先生的熱情指正,謹此致以衷心的感謝。不當之處概由作者負責。

        猜你喜歡
        構式語言學觀念
        維生素的新觀念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健康觀念治療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XV的(不)是Y”構式探微
        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有一種X叫Y”構式的語義認知考察*——從語法構式到修辭構式的接口探索
        當代修辭學(2012年2期)2012-01-23 06:44:06
        語言學與修辭學:關聯(lián)與互動
        當代修辭學(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fā)展趨勢
        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認知修辭學”——從認知語言學與修辭學的兼容、互補看認知修辭學的可行性
        當代修辭學(2010年1期)2010-01-23 06:35:14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蜜桃| 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影音先锋男人站| 四川丰满少妇被弄到高潮|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久久久|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婷婷| av资源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久久久久久自慰出白浆|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麻豆| 亚洲av无码乱观看明星换脸va| 欧美成人小视频| 白白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熟女人妻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伊人五月亚洲综合在线| 黄污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色多多性虎精品无码av|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日本高清视频xxxxx| 欧美成aⅴ人高清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自拍| 森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激情航班h版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人AV日韩一区二区|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一页| 亚洲av片无码久久五月|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午夜不卡亚洲视频| 色婷婷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xxxx国产视频| 日韩精品一二区在线视频| 中国久久久一级特黄久久久|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阿v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