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卿,殷桂花濟南市歷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濟南 250115
分層次管理模式和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價值探究
劉玉卿,殷桂花
濟南市歷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濟南250115
目的 探究分層次管理模式和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價值。方法 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該院30名護士以及6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同期30名護士以及60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組采取分層次管理模式。對兩組管理效果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研究組在護理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能力、溝通能力、護理文書書寫能力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總體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分層次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大力推廣。
分層次管理模式;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護理管理;價值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1.13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value of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from 30 nurses and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60 selected as research group 30 nurses and 60 patients,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the team tak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Analyze the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management.Results The team in nursing theory knowledge,technical skills,communication skills,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 ability sco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team of nursing patients with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nursing management,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Nursing management;The value of
在醫(yī)院管理工作中,護理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臨床護理質量的前提保證,它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的始終,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關系到醫(yī)療單位的地位和信譽[1]。相關實踐調查發(fā)現(xiàn),護理管理中采用分層管理模式,可以充分調動護士積極性,提高護理能力,建立起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增加護理滿意度,全面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質量[2]。該研究對分層次管理模式和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效果進行比較,以期為日后護理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借鑒和參考,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該院30名護士以及6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同期30名護士以及60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研究組采取分層次管理模式。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25例,年齡79~20歲,平均年齡為37.1歲;護士初級職稱為12人,中級職稱為14人,高級職稱為4人;護士中專學歷為8人,大學學歷為20人,本科學歷為2人;研究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26例,年齡82~23歲,平均年齡為38.1歲。護士初級職稱為7人,中級職稱為18人,高級職稱為5人;護士中專學歷為7人,大學學歷為17人,本科學歷為6人。
1.2方法
對照組護士采用常規(guī)管理模式:結合護士特點、能力合理分配工作,并充分考慮到每一位護士的綜合素質以及實力。根據(jù)科室的工作量制定排班表,明確護士職責,并推行排班彈性制度[3]。
研究組接受分層次管理模式:①嚴格根據(jù)護士的學歷、工作能力、職稱以及工作年限等等,把護士劃分為初級、高級以及護士長等幾個級別。對于各個級別的護士均要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工作計劃、明確自身職責,履行好崗位工作。通過分級來逐步實現(xiàn)福利、利益以及責任的合理分配。②對于不同級別的護士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護理培訓方案,進一步強化護士的??谱o理、重癥護理、科研護理等方面的水平,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有理論知識、技術操作、溝通技巧、預防感染管理、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等等,為臨床護理工作打下扎實基礎。此外,加強護士政治思想培訓教育工作,進一步強化護士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紀律意識,為臨床護理工作奠定扎實的政治思想基礎[4]。除此之外,可以通過開展護理技能競賽方式對護士進行評價考核,積極鼓勵護士參與,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展現(xiàn)自身技能,并鼓勵護士與他人分享心得體會,共同成長,在參與中通過獲取榮譽滿足自豪感,把護士職業(yè)作為畢生追求,實現(xiàn)個人價值[5]。③與工作獎勵和成績獎勵相互結合,建立并逐步完善獎懲制度,進一步激發(fā)護士晉升的欲望,提高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護理人員,給予獎勵,并評選為當月優(yōu)秀護理人員作為鼓勵并拓寬平臺,選派深造。對于表現(xiàn)較差的護理人員,嚴格給予警告,結合實際進行處分,在院內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注重培養(yǎng)護士高度責任心,并逐步增強護理工作的自信心,協(xié)助護士制定完整的職業(yè)規(guī)劃,明確人生目標。④積極改革排班模式,保證護士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6]??梢圆捎梅謱哟钆湟约澳芗壒芾矸绞剑M一步增強護士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護理風險的發(fā)生幾率。⑤采取“一帶一”的模式,讓經(jīng)驗豐富高年資護士帶領新護士,通過高年資護士的幫、傳、教,讓新護士迅速成長,并在帶領過程中體現(xiàn)高年資護士的價值。對于新入崗護士,加強指導,采取單獨溝通方式,緩解護士壓力,促使她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對于存在較多護理缺陷的護士作為重點管理對象,加強溝通,積極了解其心理狀況,加強其理論和技能的指導,提高業(yè)務能力。⑥關注護士的心理狀態(tài),重視她們的精神生活[7]。護士工作繁瑣復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很多護士長期在這種壓力下容易發(fā)生護理缺陷,給患者生命造成威脅。為此,可通過積極有效的方式對護士心理進行干預,進一步緩解工作壓力。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座談會、交流會,加強護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互相鼓勵,互相分享,互相監(jiān)督,共同成長。
1.3效果評價
最終的評價結果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來進行,評價的指標主要包括有護理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能力、溝通能力、護理文書書寫以及患者滿意度等五個方面。評分主要采取一百分滿分制,分數(shù)越高則代表整體情況更加良好;分數(shù)越低,則代表整體情況越差。最終的護理效果可分為滿意、非常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護理總體滿意率=(滿意+非常滿意)/60x100%。
1.4統(tǒng)計方法
將研究結果的數(shù)據(jù)輸入SPSS 22.2軟件包,采用統(tǒng)計學分析數(shù)據(jù),用(±s)用以表示計量,用百分數(shù)(%)、例數(shù)(n)用以表示計數(shù),如果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顯示P<0.05,那么可以判斷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給予不同的護理管理模式之后,對照組在護理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能力、溝通能力、護理文書書寫能力評分分別為(81.3±2.7)分、(84.5±1.2)分、(82.0±1.5)分、(81.4± 1.5)分、;研究組為(91.2±1.3)分、(93.2±1.0)分、(94.1± 1.6)分、(93.8±1.4)分;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發(fā)現(xiàn),研究組在上述各方面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總體滿意率(96.7%)要比對照組要高(90%),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總體滿意率對比按
醫(yī)院的護理工作對于臨床來說非常關鍵和重要,可以把患者存在潛在的威脅反映出來[8]。同時,護理人員在醫(yī)師和患者之間還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扮演著溝通的角色,對患者的預后情況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9]。為此,各項護理工作需要從患者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并不斷進行優(yōu)化和改進。隨著護理任務量不斷增加,護士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長久以往,如果壓力得到不緩解,護士就容易失去成就感,直接影響到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護理管理模式和護士的工作滿意度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護士的工作效率、態(tài)度、身體以及人員流失情況等等均是護士對工作滿意度的直接體現(xiàn),在護理管理中,引入積極有效的管理模式是穩(wěn)定護士隊伍的關鍵所在[10-11]。分層管理是一種優(yōu)質、精致的管理模式,它主要是結合實際,把管理對象進行層次劃分,以達到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的目的。這種管理模式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管理手段,把其應用在護理管理中,可以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避免走彎路,避免資源浪費[12]。當前,我國臨床管理現(xiàn)狀存在這樣一個缺陷,未能結合護士的學歷、經(jīng)驗、工作年限以及職稱等進行區(qū)別劃分,對于能力不同的護理人員從事同樣的護理工作,導致優(yōu)勢護理資源發(fā)生變相的浪費,未能把護理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降低了整體護理效率以及護理水平[13]。分層管理模式很好地彌足了這個不足,它可根據(jù)護士素質、學歷、年齡等不同進行區(qū)別管理,結合每一位護士實際情況制定管理目標和管理計劃[14]。對于高年資護士來說,可以把她們安排到技術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崗位,充分發(fā)揮技術優(yōu)勢,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促使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對于資質較年輕護士,可以把其安排在技術要求較低的崗位,通過崗前培訓、系統(tǒng)化學系逐步增強其業(yè)務能力。此外,在分層次管理模式中,通過“一帶一”的方式,讓經(jīng)驗豐富、資質比較高的護士親自授課并加以臨床實踐指導,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通過臨床實踐不斷提高技術能力,進一步增加對工作的認可度、增強集體凝聚力,把團隊的協(xié)調性和統(tǒng)一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從整體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整體績效。
該次研究結果1可知:對照組在護理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能力、溝通能力、護理文書書寫能力評分分別為(81.3±2.7)分、(84.5±1.2)分、(82.0±1.5)分、(81.4±1.5)分、;研究組在護理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能力、溝通能力、護理文書書寫評分分別為(91.2±1.3)分、(93.2±1.0)分、(94.1±1.6)分、(93.8±1.4)分、;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發(fā)現(xiàn),研究組在上述各方面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從結果1可知,采用分層次管理模式之后,護士在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護理文書書寫能力的評分都要比對照組高,護士整體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該次研究結果2可知: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總體滿意率(96.7%)要比對照組要高(90.0%),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2可知,研究組采用了分層次管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滿意度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醫(yī)患關系得到了顯著改善。
綜合上述,在護理管理中引入分層次管理模式是可行的,它根據(jù)護士能力、經(jīng)驗的不同進行層次劃分,把護理職責劃分的更加明確,對于不同的護士采用不同的管理培訓方案,提高了管理的針對性,使得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讓每一個護士發(fā)揮自身所長。有利于激發(fā)護士的工作熱情,提高學習主動性,挖掘工作潛能,讓護士在短期內全面成長,提升業(yè)務綜合能力;有利于增強護士的安全意識,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更加認真、細致周到;有利于護士提高人文素質,健全人格,勤奮拼搏,從根本上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建立起和諧的醫(yī)患關系,為患者提供出更佳的護理服務質量。為此,應該在護理管理中大力應用分層次護理管理模式,推進醫(yī)院護理服務工作的穩(wěn)步發(fā)展,全面提升醫(yī)院在社會上的形象和地位,促使醫(yī)療單位實現(xiàn)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
[1]靳芹.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16(1):220-224.
[2]章曉軍,夏海鷗,徐彬彬.護士分層管理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5,17(36):152-154.
[3]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5,17(1):333-335.
[4]牛淑香,丁桂蘭,畢經(jīng)芳.層次需要論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9(19):180-183.
[5]王玉梅,李永慧.探討分層次管理在骨科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18(11):44-47.
[6]唐兆芳,童本沁,萬慎嫻,等.分層次管理在急診臨床教學質控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19(23):188-190.
[7]高家潤.分層次管理在護理管理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5,32(3):221-224.
[8]呂靈芝,王曉鵬,王文惠.分層次管理模式在關節(jié)外科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15(8):156-158.
[9]張桂琴.分層次管理在神經(jīng)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4(30):711-714.
[10]劉秀蘭,郝敏.分層次管理模式在重癥監(jiān)護室的應用[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9(8):551-554.
[11]劉紅,張美燕.分層次管理模式對護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32(17):226-228.
[12]韶玉蘭,蒲映輝.分層次管理法在基層醫(yī)院臨床護理管理中的綜合應用效果[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33(7):278-280. [13]王鐵英.中醫(yī)科護士分層次管理的體會[J].中外醫(yī)療,2015,31(10):44-46.
[14]廖艷萍.分層次管理法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30(2):543-545.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and the Value of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Nursing Management
LIU Yu-qing,YIN Gui-hua
Teachnolosy of people's hospital,Jinan,Shandong Province,250115 China
R47
A
1672-5654(2016)04(b)-0130-03
劉玉卿(1969.1-),女,山東濟南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管理。
殷桂花(1966.7-),女,山東濟南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內科護理管理。
(201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