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群
分層教學指的是,教師按照學生學習水平和能力潛能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對學生進行區(qū)別對待.這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能夠提高教學效果.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對教學知識的需求,也無法促進水平較低學生的發(fā)展,會對整體教學水平形成不利影響.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既要尊重學生,又要提升整體教學水平,需要教師合理運用隱性分層教學方法,在保護學生自尊的同時,滿足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
一、學習目標隱性分層,保證學生可以完成學
習目標
隱性分層教學,既能夠避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又能夠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每一個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性,無論是學習,還是性格特點,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好,可以迅速“消化”教學知識,有的學生比較敏感,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在教學中,教師要滿足各個水平層次學生的知識需求,照顧學生的情緒,尊重學生的感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學習目標進行隱性分層,保證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完成學習目標.
例如,在講“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時,主要學習目標是要求學生可以明確二次函數(shù)和一元二次方程的關系.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個題目多種解法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目標可以進行隱性分層,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需要盡可能找出所有的解法,而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只需要找出一種正確的解法.如,已知某條拋物線的關系式為h=-5t2+v0t+h0,其中h是豎直向上拋物體的高度,t是運動時間,h0是拋出時的高度,v0是拋出時的速度.如果一個物體以地面以40m /s速度豎直向上拋,求物體經(jīng)過多少秒后落地?比較直接的一種方法是,直接觀察拋物線在坐標軸上的運動曲線,由觀察圖象可以知道,t=8時物體落地,利用具體算法解出答案,可以知道物體落地時h=0,所以只要計算出h=5t2+v0t+h0中h=0時t的值,即為物體落地的時間,經(jīng)過計算得出兩個值,分別為t=8或者t=0.由于t=0時物體尚未拋起,所以只能以t=8作為物體落地的時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目標.再由找出第二種解法的學生詳細解釋解題思路,促使僅采用一種算法的學生可以掌握深層次的知識.
由此可見,將學生學習目標進行隱性分層,促使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迅速完成學習目標,再將知識進行分享,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掌握更深層次的知識,并且提高學習效率,為實現(xiàn)高中數(shù)學教學目標提供保障.
二、作業(yè)隱性分層,避免作業(yè)對學生形成壓力
高中數(shù)學作業(yè)也要進行隱性分層,對不同水平層次學生設置難度不相同的作業(yè),既能夠保證學生高質量完成作業(yè),掌握數(shù)學知識,又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對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講“函數(shù)與方程”后,為了加深學生對重要數(shù)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完成配套作業(yè),作業(yè)最后一道題為探究題,難度比較大.教師對作業(yè)進行隱性分層,要求學習水平高的學生必須完成探究題,而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只要完成其他基礎題目即可.
將作業(yè)進行分層設計之后,使各個水平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迅速完成作業(yè),避免產(chǎn)生較大的學習壓力,而且分層作業(yè)也能使學生利用有效的時間進行學習,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對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三、教學評價隱性分層,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獲
得成就感
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對自己進行肯定,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方程”后,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檢查發(fā)現(xiàn),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基本可以將教學知識融會貫通,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甚至延伸到“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探究中,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只是掌握了重要知識點.教師分別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由此可見,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隱性分層教學,無論是對學習目標的隱性分層,還是對作業(yè)布置的隱性分層,以及對教學評價的隱性分層,都是為了滿足各個水平層次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從而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