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義
2014年3月18日的“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概念:“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在蘭考這樣一個有標桿性意義的地方提到“塔西佗陷阱”,本身也是不同尋常的。習近平提醒全黨注意“塔西佗陷阱”,實際上反映了這屆中央領導集體關于政權人心向背問題的重大思考。
“塔西佗陷阱”是什么?
所謂“塔西佗陷阱”,習近平講話中概括是:“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提出一個理論,說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fā)表什么言論、無論做什么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這就是‘塔西佗陷阱?!?/p>
“塔西佗陷阱”的場景,大家并不陌生,正是一些突發(fā)性公共事件中,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政府部門的輿情應對,經(jīng)常性掉入這個陷阱:無論說什么,老百姓就是“老不信”。其實,“塔西佗陷阱”本身也正是近幾年在公共輿論中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匯。只要網(wǎng)絡搜索一下就知道,人們在評論公共事件的政府部門應對中就經(jīng)常用到這個詞匯,開始頻繁使用也正是2011年發(fā)生高鐵特大事故的時候。
《南風窗》記者特意征詢了幾個擔當一定領導職務的公務員對“塔西佗陷阱”的看法。據(jù)他們說,習近平講“塔西佗陷阱”的確反映了現(xiàn)在政府工作一個比較普遍的讓人苦惱的實際處境。尤其是當發(fā)生了一些不好的公共事件,或者做錯了事情,政府部門怎么和社會互動,一些做法還是容易損害公權力的公信力。
不光是輿情應對,政府的各項工作也會經(jīng)常碰到這個問題。做了錯事,沒處理好,大家不滿意,這個還可以理解。就是去辦好事,大家有時還是評價不高。個別地方或部門也的確在用“實際行動”把好事變成了壞事。比如簡政放權是大好事,但一些地方就玩起了“新花樣”,現(xiàn)場辦手續(xù)100塊,轉(zhuǎn)到網(wǎng)上辦,似乎是方便多了,但要收500塊,“變本加厲多收錢”,很多老百姓都說還不如讓我們多跑腿算了,比網(wǎng)上辦還省點錢。這讓李克強總理都忍不住批評說:“簡直是匪夷所思!”
對于某一級政府的不信任,并不是突然發(fā)生的,肯定是有個積累的過程。
修復公權力的公信力
“塔西佗陷阱”這個概念給我們的警醒,首先就是老老實實承認,公權力的公信力遭受了比較大的傷害這個現(xiàn)實,扎扎實實,從一件一件具體的事情開始,一點一滴的修復公權力的公信力。
比如你說要推行依法治國,如果還是“關系學”盛行和主導,前門開了,但后門就是關不上,老百姓怎么信仰法律呢?看看現(xiàn)在,當事人刺傷或者刺死法官的現(xiàn)象雖屬個別,但并未絕跡,一旦發(fā)生,它的社會心理沖擊力還是蠻大的。但培養(yǎng)老百姓對法律的信仰,對法官的信任,很難有個一步到位的一刀切的方案,只能一步一個腳印。最近安徽省高院公開登報向蒙冤者道歉,就是值得鼓勵的一個好做法。真誠地鞠一個躬,比多少豪言壯語有用得多。這樣的真誠舉動慢慢多了,公信力也就隨之慢慢修復了起來。
具體工作的單子可以列舉很長,背后的道理都是一樣的。提升公權力的公信力,應該成為政府工作的一個“壓倒性邏輯”。凡是損害公權力的公信力的做法,無論有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無論牽扯到多么難以割舍的現(xiàn)實利益,都應該改掉。
人心向背和“合法性”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警惕“塔西佗陷阱”的意義,不局限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實際上是關系到政權合法性的大問題。習近平提及“塔西佗陷阱”,反映了這屆中央領導集體關于政權的一個很強烈的“問題意識”:執(zhí)政黨的合法性到底來自于哪里?
習近平2014年12月31日在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首次公開明確提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李克強在就任總理后也多次談到,政府的一切工作,必須始終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支持不支持、答應不答應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說的其實也是“人心”。不久前,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接見參加“2015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世界對話會”的嘉賓時更是“首論中共‘合法性”:中國共產(chǎn)黨的合法性源自于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辦好中國的事情,就要看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
在習近平的上述講話中,包含著人心向背決定合法性的基本中國邏輯:經(jīng)濟發(fā)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執(zhí)政黨和人民的聯(lián)系就自然密切了?答案是不一定,“有時候反而是疏遠了”。經(jīng)濟總量無論是世界第二還是世界第一,就一定能夠鞏固政權?答案還是不一定,“經(jīng)濟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改善不是全部,人心向背也不僅僅決定于這一點”,“社會不公平了,兩極分化了,能得人心嗎?”如果掉入“塔西佗陷阱”,無論說什么做什么,社會都不會有正面評價,哪怕賬面上的數(shù)字有多好看也沒有用,因為被數(shù)字掩蓋的正是人心的失去,真到了這一天,“就會危及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
同樣是在蘭考,習近平還講過這樣一段話:“如果我們黨不能自己解決自身的矛盾和問題,長期積累下去,那就要發(fā)生我說過的霸王別姬的問題了,那就不是一般的被動,而是為時已晚了。”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也是一樣的,“霸王別姬”,如果是說一個領導干部,那意思就是丟官罷職甚至是坐牢,如果是說一個執(zhí)政黨,說白了不就是執(zhí)政的失敗嗎?習近平的話,是對全黨全社會發(fā)出的強烈警示。所以,修復公權力的公信力,事關者大。
(摘自《南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