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霞 張小麗 汪鳳蘭 靳巖鵬 邢鳳梅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000)
?
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與居住方式及健康狀況的關系
李秀霞張小麗汪鳳蘭靳巖鵬邢鳳梅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唐山063000)
目的探討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與居住方式及健康狀況的關系。方法采取隨機整群抽樣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在唐山市路南區(qū)、路北區(qū)開展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社區(qū)內抽取2個社區(qū),對社區(qū)中的724名老年人的一般情況、老年人居住與家庭照顧情況、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和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與居住方式及健康狀況有關系(P<0.05)。結論獨居和健康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更為迫切。
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居住方式;健康狀況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shù)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了1.78億,占全國人口的13.26%〔1〕。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逐漸上升,城市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量將在2043年左右達到高峰〔2〕,而我國的居家養(yǎng)老服務尚不完善。本文通過探討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與居住方式及家庭照顧的關系,為優(yōu)化居家養(yǎng)老服務提供依據。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唐山市路南、路北區(qū)開展居家養(yǎng)老服務社區(qū)中≥60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男346人,女378人;年齡60~94〔平均(75.52±8.26)〕歲。納入標準:①在本社區(qū)居住時間≥6個月;②知情并能配合完成調查者。排除標準:①已搬遷、住院、死亡、入住養(yǎng)老院者;②既往有精神病史、存在智力或語言障礙者。
1.2研究方法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采用集中調查和入戶調查結合的方式。共發(fā)放問卷750份,回收有效問卷724份,有效回收率96.5%。
1.3研究內容
1.3.1一般情況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月收入及原工作單位性質。
1.3.2老年人居住與家庭照顧情況包括居住方式、有無子女、子女是否在身邊及護理照顧情況。
1.3.3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包括視力、聽力、行走情況、患慢性病數(shù)量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
1.3.4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包括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精神慰藉服務、醫(yī)療預防保健服務、法律維權服務、文化教育服務、體育健身服務、退休事務咨詢服務、清出戶服務等8項內容。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χ2檢驗。
2.1老年人居住方式及家庭照顧情況與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關系獨居老年人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比例較高(P<0.05),未見其他因素對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有影響(P>0.05)。見表1。
表1 居住方式及家庭照顧情況與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關系〔n(%)〕
2.2不同健康狀況與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關系聽力、視力、行走、患慢性病數(shù)量及ADL對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影響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老年人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排序在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中,醫(yī)療預防保健服務是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592人(81.8%),其次是日常生活照料服務321人(44.3%)。精神慰藉服務需求252人(34.8%),文化教育服務需求250人(34.5%),請出戶服務181人(25%);體育健身服務181人(17.1%);法律維權服務25人(3.5%);退休事務咨詢21人(2.9%)。
表2 健康狀況與老年人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關系〔n(%)〕
3.1獨居老年人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比例較高隨著年齡增長、軀體疾病增多、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下降、社交減少,老年人越來越需要家庭的支持〔3〕。有研究表明,空巢老人的綜合健康狀況更差〔4〕,獨居老人由于無法得到家庭的支持,所以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比例較高。相對于獨居老人,非獨居的老人可以通過家庭支持得到較好的生活照料,養(yǎng)成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較好應對突然事件的緩沖能力,經濟狀況更好,得到更好的精神慰藉和保持更好的生理健康狀況〔5〕。另外,獨居老人在缺乏家庭支持系統(tǒng)時恐懼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既往研究也顯示獨居老人最容易出現(xiàn)跌倒等家庭傷害〔6〕。因而,獨居老人相對于非獨居老人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更為迫切。
3.2健康狀況影響老年人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相關研究提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暴露于健康危險因素的時間越長;同時,老化使機體免疫力減弱、多病共患,使老年人的綜合健康狀況下降〔4〕,生活自理能力也逐漸下降。健康狀況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減退或喪失不僅給老年人帶來生活上的困難,使其對個人日常生活照護、家務服務、日常外出照料、陪同就醫(yī)等多方面的需求增加;同時,視力、聽力和行走能力的下降降低了空巢老人的社會活動范圍,導致他們對精神慰藉的需求增加。因此,健康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影響老年人對居家養(yǎng)老服務的需求〔7〕。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公報〔DB/OL〕.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
2趙婧.我國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預測及其發(fā)展思考〔D〕.杭州:浙江大學,2010.
3陳先華,盧祖洵,董超群.武漢市社區(qū)老年人多維健康功能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9;23(10):2620-1.
4王敏,劉宇,陳鵬,等.北京市城市社區(qū)空巢老人健康狀況綜合評估與居家養(yǎng)老服務需求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3(20):19-23.
5Sangalang CC,Gee GC.Depression and anxiety among Asian Americans:th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train〔J〕.Soc Work,2012;57(1):49-60.
6李春燕,吳玲玲.社區(qū)空巢老人家庭傷害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9):26-9.
7張建鳳,李志菊,王芳云,等.合肥市社區(qū)空巢老人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需求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3):647-50.
〔2015-09-24修回〕
(編輯苑云杰)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ways of living,health conditions and home care service demand in elderly people
LI Xiu-Xia,ZHANG Xiao-Li,WANG Feng-Lan,et al.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Hebei,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ways of living,health conditions and home care service demand in elderly people.MethodsBetween October 2012 and January 2013 in Tangshan city,two communities were chosen randomly from the communities carrying out home care services.Totally 724 elderly people in the communiti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everal surveys including of situations of elderly general scale,ways of living and health conditions scale,physical health scale and demand for home care services.ResultsWays of living and health conditions of elderly people affected their home care service demand(P<0.05).ConclusionsThe elderly who live alone or are in poor health show the more urgent need for the home care service.
Home care service demand;Way of living;Health condition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93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No.13BRK005),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No.HB12SH048)
邢鳳梅(1964-),女,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老年慢性病干預研究。
李秀霞(1992-),女,本科在讀,主要從事老年慢性病干預研究。
R195.1
A
1005-9202(2016)14-35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