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均
【專項訓練】
(2015·山西卷)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人要有“知識”,這是毫無疑問的,知識來自于我們所受的教育,以及現(xiàn)實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
積累了一定書本與現(xiàn)實中得來的知識,你就應(yīng)該擁有一定的“常識”了。一個普通人并不需要搞清登月火箭的 原料構(gòu)成與DNA的結(jié)構(gòu)圖這種知識,但他得知道基本的善惡與美丑這些常識。
一個人只有在獲得了一定的“知識”,也不拒絕“常識”時,才能更上一層樓,成為一名有“見識”的人。這見識就是你自己看問題的觀點,你的思想與世界觀了,這是一個學者與知識分子必須具備的。我常常遇到一些年輕人,由于知識有限,連基本常識也分不清,一見面就想發(fā)表一通“高見”,顯得他很有“見識”,弄得你不聽也不是,聽也不是。當然,更讓你難受的是一些很有知識的學者,卻一點“見識”也沒有。
有了上面三種“識”,你就是一名有點學問、有點看法的人,其中一些人就可以稱為“知識分子”了。不過,大多數(shù)有學問的人,也就停留在這個層面,而無法上升到更高一級的那個“識”:膽識。
“膽識”就是社會責任感和勇于承擔的氣魄。一個人哪怕學富五車、亦有“見識”,可因為種種原因,卻悶聲發(fā)大財,到了該出手的時候,還是不敢出手,缺乏的就是“膽識”。
我要強調(diào)一點,“膽識”可不僅僅是指大膽,更不是“有勇無謀”。一個無知的人,一個連常識都沒完全搞清楚的人,一個人云亦云的人,他即便再“勇敢”,也不能稱他有“膽識”。
最后還要加一個好像同前面幾個“識”關(guān)聯(lián)不大的“賞識”。大家在人生路上踽踽獨行的時候,都有偶遇他人“賞識”的時候,請問,你是什么感覺?我相信,有時他人的一兩句“賞識”,往往成為你繼續(xù)走下去的動力,造就了你的一生。我這里強調(diào)的“賞識”,就是你是否懂得賞識他人。
那些擁有了“知識”“常識”“見識”,尤其是“膽識”的人,但不少往往都有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毛病,他們失去了“賞識”他人的能力。而不會、不能、不愿賞識他人的人,往往也就開始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這樣的人能走多遠呢?
(選文有刪改)
1.作者認為“人,要有五識”,具體是指哪“五識”?
2.本文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
3.文章第六段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4.讀了這篇文章,請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wù)勀銓Α百p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