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周曉麗+于雪芝
【摘要】 目的 探討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方法 94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7例。均行手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7.66%, 低于對照組的48.9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空腹血糖水平為(7.38±1.53)mmol/L, 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為(44.23±9.92)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88±2.03)mmol/L、(55.23±10.92)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 可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提高患者康復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泌尿外科;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49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老年化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 老年人患有泌尿外科疾病的人數也逐漸增多, 并且還常常伴有糖尿病的發(fā)生[1]。本文以本院收治的94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中47例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94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男63例, 女31例;其中1型糖尿病4例, 2型糖尿病90例;合并有冠心病5例, 原發(fā)性高血壓的28例, 其他心血管疾病11例;年齡55~81歲, 平均年齡(68.52±9.81)歲, 糖尿病病程3個月~14年, 平均病程(5.22±1.81)年, 平均空腹血糖(8.04±2.42)mmol/L;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7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術治療,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 主要是為患者術前做準備, 針對患者的心理、血糖、飲食等方面進行護理, 具體包括:①心理護理:關懷、體貼患者, 及時疏導患者的心理疑惑, 向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能讓患者正確地、平靜地面對疾病, 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 增強彼此信任感, 以此消除患者術前焦慮、緊張等情緒, 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血糖控制:血糖的有效控制是手術成功的前提, 通常是借助胰島素控制血糖, 在患者就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胰島素, 劑量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設定, 血糖水平控制在正?;蜉p度升高狀態(tài)下為宜[2];③飲食護理:術前患者事物以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熱量和富含維生素為主, 有助于提高患者抵抗力。三餐以早>中>晚的的比列分配。
1. 2. 2 術后護理 按照正常泌尿外科護理后, 還要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 在術后患者的麻醉效果就會消失, 對胰島素的抑制作用也隨之消失, 加之禁食, 很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 因此, 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 合理安排好葡萄糖和胰島素的使用。在輸液的同時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尿糖并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 隨時控制滴速, 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 如出現(xiàn)異常應立即報告給醫(yī)生。在術后的3~5 d內如發(fā)現(xiàn)血糖異常, 應立即調整劑量[3]。保持屋內濕度、溫度適宜, 定時通風, 保持空氣清新, 同時護理人員要定期清洗床單, 鼓勵患者加強自身衛(wèi)生, 住院期間注意無菌操作, 防止術后感染。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護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 并采用SAS 評分對患者的焦慮情況進行統(tǒng)計, 評分均>50分, 患者評定為焦慮狀態(tài)。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23例(48.93%), 觀察組出現(xiàn)并發(fā)癥13例(27.66%),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 對照組空腹血糖水平為(8.04±2.53)mmol/L, SAS 評分為(59.85±11.22)分, 護理后, 空腹血糖水平為(7.88±2.03)mmol/L, SAS 評分為(55.23±10.92)分;觀察組護理前, 空腹血糖水平為(8.04±2.55)mmol/L, SAS 評分為(60.05±10.22)分, 護理后, 空腹血糖水平為(7.38±1.53)mmol/L, SAS 評分為(44.23±9.92)分;觀察組空腹血糖水平及SAS 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我國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 老年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率逐漸升高, 這類患者大部分還伴有糖尿病的發(fā)生, 臨床上針對泌尿外科疾病多采用手術治療, 但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主要癥狀的代謝性疾病, 易引起其他內分泌代謝失衡的現(xiàn)象, 如治療不當, 會加重患者的病情, 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同時, 有報道顯示, 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間處于一個特殊狀態(tài), 血糖會急劇上升, 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極速減弱, 影響術后效果, 因此在臨床上對于合并糖尿病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在圍手術期進行針對性護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7.66%)明顯低于對照組(48.9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觀察組空腹血糖水平為(7.38±1.53)mmol/L, SAS評分為(44.23±9.92)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88±2.03)mmol/L、(55.23±10.92)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 可明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改善患者焦慮情況, 提高康復率,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蘇應美, 曾惠蘭.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102例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3, 34(15):2319-2320.
[2] 唐江花.對行手術治療的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探析.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 13(5):63-64.
[3] 王清媛, 肖蔚.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護理.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 7(3):122-123.
[收稿日期: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