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結果與分析
2.1 CFS學生1 000m跑前尿液11項測試結果
表2結果顯示,CFS組與正常組在運動前的比較中,尿蛋白的含量顯著升高,而其他所有項目都顯示陰性。
2.2 CFS學生1 000m跑后尿液11項測試結果
表3結果顯示,CFS組與正常組在運動后的比較中,尿膽原與尿蛋白的含量顯著升高;而2組分別與運動前比較時,尿膽原與尿蛋白的含量都顯著升高,CFS組pH值比運動前顯著降低,其他所有項目依然沒有顯示陽性。
尿液pH 值下降,反映的是機體產物如乳酸、酮體和丙酮酸等酸性物質堆積程度,能夠反映機體對運動的適應程度。結果顯示,CFS組在運動后pH 值較運動前顯著下降,而正常組下降不明顯,說明CFS組學生對1 000m 跑的適應程度較低。尿膽原是血紅蛋白的分解代謝產物,在大運動負荷時,體內溶血增多,血紅蛋白下降,尿膽原排出量增加,因此尿膽原是反映機體對運動是否適應的一個指標。實驗證明,CFS組在運動后較正常組尿膽原含量顯著增加,表明機體對耐力運動適應性差。蛋白質一般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當出現病理情況或者大運動強度之后,腎小球對于蛋白質的通透性增強,會有一定的蛋白質濾出,尿蛋白的含量增加。實驗結果表明,在運動前,CFS組尿蛋白含量較對照組升高,說明CFS學生機體存在一定的病理現象,可能是CFS導致的。而在運動后,2組的尿蛋白含量較運動前都顯著升高,這是1 000m跑導致學生腎小球對蛋白質的通透性增加所致。運動后CFS組尿蛋白含量較正常組含量變化更加明顯,可能與CFS組學生機體的病理現象和大強度運動雙重原因導致。綜上所述,通過尿常規(guī)來檢測CFS學生在耐力項目前后尿蛋白、尿膽原的變化,是有意義的,應引起研究人員的重視。
表3 CFS學生1 000m跑前尿液11項測試結果
[1]石階瑤,徐勇.中學生慢性疲勞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7):1017-1019.
[2]張凌峰.耐力運動對尿成分影響的測評分析[J].科技信息,2009(15):29-30.
[3]許玲,鄧樹勛.幾種生化指標(CK、BUN、HB、LA、尿蛋白和隱血、尿PH、膽紅素和尿膽原、尿肌酐)在運動實踐中的應用[J].福建體育科技,1999,18(3):30-35.
2015-11-25
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編號:2015CXS021)。
池愛平(1972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慢性疲勞檢測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