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惠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安全教育
粟惠
作為一名教師,要將學生的安全教育擺在工作之首,要在自己課堂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滲透于各學科的教學中。下面,就談談我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中,我抓住課文中的一些細節(jié),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安全救護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救護能力。
在教學童話故事《小馬過河》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體會小馬的安全意識:當小河擋住了去路時,小馬不知道河水的深淺,沒有貿(mào)然過河,而是向老牛和松鼠詢問河水的深淺。老牛和松鼠的答案截然相反,自己拿不定主意時,它毅然回家找最可信任的媽媽咨詢,得到了自己能安全過河的可靠答案后才過河。小馬的安全意識值得我們借鑒。在教學《司馬光砸缸》一課時,我是這樣挖掘的:“如果小朋友掉進的不是可以砸破的瓦缸而是水池、池塘、小河,那些大聲哭喊找大人的小朋友的做法你認為怎樣?”合作學習,經(jīng)過討論,大家認定在自己力不能及的情形下大聲哭喊引起附近大人的注意或者找大人來救人才是行之有效的救人方法。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我抓住文中關于阿曼達等14名兒童被埋在垮塌教室的三角形空間里得以生還的描寫,告訴學生在遇到地震、房屋倒塌這樣的緊急事故時,在室內的人應盡量往房間的角落里避讓,盡量避免自己被砸傷。
我在語文教學中常常將社會上出現(xiàn)的熱點問題穿插其中,讓學生展開討論,甚至作為話題日記進行訓練。這也為我提供了很多進行安全教育的機會。
在我國,中小學生的比例占全國總人口數(shù)的五分之一。據(jù)統(tǒng)計,每年中小學生因溺水、交通事故、火災、踩踏、食物中毒、校園暴力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大約有四十多人,相當于一個班的人數(shù)。當孩子們聽到這個數(shù)字時,他們簡直是目瞪口呆。我讓孩子們分組調查生活中的隱患有哪些,值得高興的是他們不僅僅找出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還找出了一些解決的辦法?,F(xiàn)在,班上有好多孩子爭當小交警,有不少孩子會在家長要闖紅燈時及時制止。每天去操場做操時,他們也會乖乖地遵循行左靠右上下樓梯。
有一節(jié)校本課,我以“安全伴我行”為主題,讓同學們參加各自喜愛的小組合作學習。我要求孩子們廣泛閱讀關于安全知識的書籍,積累安全知識,收集安全故事;還讓他們辦“安全知識”手抄報,開展安全知識搶答賽。這樣既寓教于樂,又豐富了安全教育文化。
(作者單位:長沙縣盼盼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