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法之練習(xí)】
棍為諸藝之祖,即十八般武藝中所謂殳也。其法最著者為少林棍也,外間絕少流傳。此種棍法為武松打虎之各路家數(shù),故稱為打虎棍。
用棍較其他武器為便利,精嫻其法,一旦有意外之變,門栓扁擔(dān)、或在山林之中亦可折之為棍,以應(yīng)急須。用棍法足以制敵,不必如他種武器必須隨身攜帶也。
棍之好處全在于首尾互用、長短得宜,而使用時,宜于迅疾,須如烈風(fēng)猛雨,翻濤掀浪,使人不知其目的所在,力攻敵人之隙。
舞棍時兩眼最須留意,既須顧棍頭,又須顧棍尾,而敵人之兵器不可須臾忽略。
使棍時,手法有合盤、陰陽、單提之分。兩拳口相對者為合盤手,此棍著力處在中央,而棍之兩端略一絞攪即可隨意攻人。兩拳口趨同一方向,而掌心一上一下者,為之陰陽手,此棍之著力處則在棍頭。至于單提手,則以一手握棍而攻擊敵人之法也。
使棍時之步法,本極騰挪,此棍為武松與虎力斗時之家數(shù),故尤為縱跳不定。
別家棍法,每路必帶蓄勢,蓋以防人之乘隙。惟此棍則不然,處處用全力相樸,故長手獨多;且每用騰挪大步,蓋在打虎之時一心殺虎,怒氣已盛,故專用攻勢,毫無守勢,惟用步法騰踏以避爪牙之鋒。昔有以開門迎敵譏此棍者,實未能得其秘旨也。
俗諺云“慢刀(指大刀)急棍”,可見棍法之宜迅疾也。此為與虎對壘之棍法,武松當(dāng)時若不如迅雷飛電,鮮有不碎身于虎爪牙之下者,故此棍尤須格外急驟,切忌眼手鈍。
學(xué)一拳須知一拳之用處,學(xué)打虎棍須處處揣摩武松當(dāng)日打虎時情形,則一氣貫注,自得其妙。
武家拳法,無論刀棍,步法似極散漫、極易攻擊,然步步著力,變化迅速,非人所能逆料。打虎棍其實只有二十余手,起手、收勢固為后世所加入,其中相同之手勢亦甚不少。學(xué)棍法,身體靈活固然最為緊要,而實力亦須夠得上。否則棍法縱然精絕,實力不充,亦必受制于人。即武松當(dāng)年非神力過人,安能與虎相博,而獨劈山一棍竟將鵝卵粗細(xì)之棍打折,而徒手殺虎此是何等力量。故學(xué)此者,必先充其實力。
【套路技法詳述】
一、起手
此為起手之勢,與拳法中混元一氣相同。全身直立,右手握棍卓地,左掌垂直,緊貼左腿,蓄力兩腿,以待動作。頭直前,目怒視。
二、左點棍
此乃用棍頭杵人之法,可別為左右點。依上勢,先將左手移至右方,握住右手上面之棍成合盤勢(即陰陽手,兩拳口相對之握法也),然后左足移開一步;同時,將棍橫垂前方,再用力一提至當(dāng)胸反掌向外,用棍頭向左點去。
三、毒龍出洞
左棍頭向上挑,右棍頭向下捺,轉(zhuǎn)身翻棍變?yōu)橛姨糇筠啵瑨辔璩苫?,足起騰步,從右轉(zhuǎn)身,右手移后握棍頭,左手反掌握右手之上,先將一腿然后竭力向前探去,成左弓步。
四、大鵬展翅
棍頭先下捺翻捲至頂門,足退后作連環(huán)步,轉(zhuǎn)身向正后,左手滑出握棍頭,右手移中約一尺,兩拳相約三尺,仍復(fù)合盤手,左足側(cè)踏成后側(cè)弓步,棍右高左低,成斜形,雙手用力向外托,頭向左下。
五、鐵牛鋤地
左足復(fù)成絞步,左手翻掌握棍作陰陽手,右棍頭向右面一捺,乘勢從左轉(zhuǎn)身,右棍頭上舉,左棍頭一植,棍身斜于當(dāng)前,轉(zhuǎn)身時棍隨身轉(zhuǎn),略成撥草勢,轉(zhuǎn)至正時,兩足立定,棍頭即向斜下卓。
六、披荊斬棘
乘上勢余勢,起一騰步,向左方進(jìn)一步,泛起左棍頭,向上猛力挑。然后移開右足一步,連作兩滑步后退;同時右手泛棍向上拗,左手逼向下?lián)簦魃懋?dāng)前成為斜形,頭向左后,此乃退步誘敵之法。
七、雷鋮劈木
滑步停時,左足點地,作一跺步,右足后絞為一騰步;同時,右手撒開移握左棍頭,將棍身托至前面之地,反手猛力捲起,從下泛至上方,然后拗平,置于頂門之上,兩足成絞步,至拗定時,用棍向斜下猛擊。
八、仙人坐洞
乘上勢下?lián)糁畡?,急騰步向右,為拖棍斜進(jìn)勢。騰步跺地,從左翻身,用棍向斜上方翻捲而起,至棍斜右肩上,左手撒開握棍,在右手前一尺余處,然后向斜下方猛帶,身急下挫成為正后躺步。
九、高搭袖
依上勢,不須收步,棍身竭力一按,右足向?qū)Ψ狡鹨粧咛猛?;同時,棍亦向外平捲,待至正前方時,右足一跺,全身直立,左足尖點地;同時,雙手持棍向左斜上方猛力梟去。此時左手滑出緊握棍身中部。
十、烏云蓋頂
右手移握中央,在左手之前照第三勢起短手花,全身隨掄舞之勢旋轉(zhuǎn)一周之后,左手復(fù)勒回握棍頭,右手反掌握棍,與左手成合盤手,急步翻身,泛棍至頂門,然后從正中下?lián)簟?/p>
十一、截龍勢
依上勢,移左手至正中,起一拖棍勢連環(huán)步,向左方猛進(jìn);同時,反移右手握右棍頭,至步法踏實時,先用右棍頭向外一探,然后從右翻身,此時雙掌成陰陽手,棍橫置于襠前齊腰處,至正前方時,左棍頭即向右平捲。
十二、沖點勢
待上勢捲至右方時,右手移前一尺許;同時,左足拖進(jìn)一步,踏于右足之前,先用棍向下面一宕,然后右足再進(jìn)一步,成為右弓步,此時下宕之棍頭,從下泛起,至平肩處,再向前沖點,以取人之喉部。
十三、地蛇勢
左足向正方拖進(jìn)步;同時,右手撒開,向后虛發(fā)一掌,復(fù)移握于左手之前,上身旋轉(zhuǎn)于正后,然后猛力向下一捺,右足躺步,棍身平于地上約一尺高處,乘勢向外猛掃。
十四、飛燕穿簾
依上勢,掃至正前方時,右足點地一跺腳,全身直立,足成絞步,右手移握左手之后部,此時棍垂直于右斜方,然后雙手用力上拗至平肩為度,先向左略一帶,急乘勢向右方點去。
十五、流星趕月
依上勢,將棍垂下,移向左方,由后泛起為一環(huán)至右前方時,即向右后宕去,再從身后泛起,此為長手花。如此反復(fù)行之,身隨棍轉(zhuǎn),至一周時,足起騰步,右手移出,先用左棍頭向前面擊一下,然后收左棍頭,再用右棍頭向前面猛擊,足成右弓步勢。
十六、古樹盤根
右手移前尺余,變合盤手為陰陽手,先向頂門上畫一平頭大環(huán),足起騰步,轉(zhuǎn)身向后方,成為馬步,此時斜置平肩處頭側(cè)左,然后猛力向斜下方擊去。
十七、烏龍翻江
棍擊至下斜方時,即時捲回右斜上方,足起騰步,乘勢翻身,至左方時急斜躥進(jìn)兩步,然后再將上舉之棍,向下斜方用力猛擊,此時全身向前方,足成右斜弓步,頭偏于左方。
十八、挑棍
依上勢,先用連環(huán)步,向右方竄出二步,此際即將左掌反下握棍,變成合盤手,待兩足落地踏實后,即翻身向外一攪,棍頭畫一小環(huán),此時左肘緊貼棍身,即用棍向前逼出,與拳法中之釘肘相似。
十九、沖點
此與第十二勢完全相同。依上勢,先將左手移至 左棍頭點一尺處緊握;同時,右手握處亦移前約一尺,將棍帶至左斜下方,然后右足滑進(jìn)左一步,成為右弓步。步定后,即將右棍尖向上沖起。
二十、獅子大開口
此為架御之勢。依上勢,只須將右足拖后一步,至靠于左膝彎處為度,左腿立直,二足尖皆向前面,乘勢轉(zhuǎn)身至正前方時,雙手舉棍,猛力上梟,全力注于棍之中部,棍身略向下方斜直。
二十一、倒拖荊棘
此為先單手劈擊,而后拖棍退步之法。依上勢,先撒開左手,在腰間挽一小環(huán),向左外發(fā)一掌,然后右腿退出絞步,向左移開一步;同時,單手舉棍子,向后下方猛擊,即拖棍向左橫退。
二十二、當(dāng)頭棒喝
依上勢,用絞步向左方連退三步之后,即須立定。在退步時,右手先單手拗棍,從下泛至左上方;同時,即用陰陽手緊握棍身之中部,屈置平肩處,如抱物狀,然后翻肘用左棍頭向左側(cè)方擊下,足成絞步,右前左后。
二十三、后宕擊
依上勢,猛擊一下之后,用躥步急返一步,故將平肩之棍向右一提壓,此為鼓勢法,然后騰身左轉(zhuǎn),至正后面為度;同時,即將棍平面猛力宕擊,以擊右后方之?dāng)常藭r足成右側(cè)弓步,頭偏于右方。
二十四、翻身探果
依上勢,先將右手勒至中部握定,起一短手花,全身隨棍從右施轉(zhuǎn),至一周時,即用躺步后退一步;同時,雙手向各原方棍頭勒去,作拉弓勢,右手將棍向后斜猛力壓下,左手即將左棍頭向外逼出,以取敵人腦門。
二十五、莊家劈柴
依上勢,移出右手,握于左手之后,用拖步從左轉(zhuǎn)身,向下斜方猛力擊一下;再從左手之側(cè)面拗起,舉棍于左后方,更向下斜方用力劈去,此為兩劈棍,連續(xù)下?lián)糁?。全身向正后,足作右?cè)弓步。
二十六、旋風(fēng)掃葉
此即掃膛棍也。與地蛇勢不同,乘上勢下劈之勢,再向左轉(zhuǎn)身,至正面時, 身成一樸腿勢,棍身平置于地,然后向左方掃去;至足前時,兩足同時上躍,棍即迅疾在足下掃過,棍掃一周為度。
二十七、獨門棍
此為從橫擊取敵人頭部之長手,乘掃膛棍捲至正前面時,即向右方騰進(jìn)一步;同時,將棍拗起,至平頂時,猛力一挫,棍頭向右垂下,以舉平為度;然后翻棍至后,向右側(cè)擊去。
二十八、拉鞭勢
依上勢,一擊之后,棍落臍腰,故意向左方一宕,然后撒開左手,從腰間挽一小環(huán),向左虛發(fā)一掌,右手單手握棍,從右方向后捲去;同時,兩足急用連環(huán)步向右退兩步,全身向正前方,頭與掌之方向相同。
二十九、雨點打櫻桃
依上勢,踏定腳步之后,棍仍提回前方,左手握住離左棍頭一尺許處;同時,右手移前尺許,使棍之兩端與中間之距離相等,雙手合盤,先使左棍頭在前,右棍頭在后,各向旁側(cè)絞成兩個小環(huán),然后將右棍頭從橫逼出,再用棍頭橫擊一下,同時足成右前弓步。
三十、孤雁出群
依上勢,用拖步,轉(zhuǎn)身向后方;同時,將右手撒開,左手單提棍,從頭上翻至左側(cè),此時右手按握棍頭,足成左側(cè)弓步,然后向斜上方猛力擊去,全身亦隨之翻轉(zhuǎn)向正左方,上擊之棍至高與搭袖勢相等為度。
三十一、獨劈華山
此為從正中下?lián)?,取人頂門之長手棍法。依上勢,將棍向右下方一摔,全身轉(zhuǎn)向正前方,棍宕至背后時,即反手拗起,高舉過頂門之上,在棍上舉之時,右足即向正方躺出,成為左前弓步,踏實后,雙手掄棍,從正中下?lián)簟?/p>
三十二、收棍勢
依上勢下?lián)糁?,將棍提至?dāng)胸,然后向上一擲,雙手撒開,待棍落下時,右手接握棍之正中,向后倒垂,左手則從外捲入懷中,作拖物狀,惟掌平置,掌心向下,拇指貼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