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社如何核算盈余及盈余分配
盈余是指合作社在一定會計期間(月、季、年)內生產(chǎn)經(jīng)營、服務和管理活動所取得的凈收入,即為收入和支出的差額,它反映合作社一定期間的財務成果,是反映和考核合作社生產(chǎn)經(jīng)營和服務活動質量的一項綜合性財務指標。合作社的盈余來源具有專業(yè)性和多樣性,且合作社盈余中的收入與支出的配比并不嚴格。
(一)本年盈余的構成
本年盈余=經(jīng)營收益+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經(jīng)營收益=經(jīng)營收入+投資收益-經(jīng)營支出-管理費用
(二)本年盈余核算的準備工作
1.準確計算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凡是屬于本年的收入和支出,都要按照權責發(fā)生制的原則,記入本年的收入和支出項目。年終,應根據(jù)有關收入和支出賬戶的發(fā)生額或余額,計算出應記入本年的收入和支出數(shù)額,并及時進行賬務結轉。
(1)要核實直接經(jīng)營的農產(chǎn)品產(chǎn)量和當年的收入與支出,正確計算在產(chǎn)品費用,為計算各項直接經(jīng)營收益提供準確的數(shù)據(jù)。
(2)要認真搞好合同的結算兌現(xiàn)工作,對未完成合同規(guī)定的代購代銷業(yè)務和提供的勞務服務,應及時進行賬務處理。
(3)要核實并收回對外投資應得的收益。
2.清理財產(chǎn)和債權債務。年終,合作社應對所有的財產(chǎn)及債權債務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對各項資產(chǎn)、存貨出現(xiàn)的盤盈、盤虧、毀損、報廢等,要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對各種應收款項應采取必要的措施積極催收。凡是屬于本年度應該收回的,都應該收回,當年確實不能收回的,應按《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規(guī)定,妥善入賬處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決定應收款項的減免。對各項債務應積極償還,按規(guī)定支付利息,并結出各項年終余額。
(三)本年盈余的核算
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盈余形成以及結轉的過程,合作社應設置“本年盈余”賬戶,進行會計核算。該賬戶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賬戶,貸方登記各項收入和收益轉入的金額,以及轉入盈余分配的金額,借方登記各項費用和支出轉入的金額,以及轉入盈余分配的金額,結轉后,本賬戶應無余額。
【例】合作社2008年12月份各損益類賬戶余額如下:
賬戶名稱 借方余額 貸方余額經(jīng)營收入 1120000其他收入 55000投資收益 10000經(jīng)營支出 925000管理費用 45000其他支出 25000
根據(jù)上述賬戶余額,作如下轉賬分錄:
1.結轉各項收入:
借:經(jīng)營收入 1120000
其他收入 55000
貸:本年盈余 1175000
2.結轉各項支出:
借:本年盈余 995000
貸:經(jīng)營支出 925000
管理費用 45000
其他支出 25000
3.結轉投資收益:
借:投資收益 10000
貸:本年盈余 10000
轉賬后,“本年盈余”賬戶借方發(fā)生額為995000元,貸方發(fā)生額為1175000元。根據(jù)借貸方發(fā)生額之差,計算出本年度的盈余為190000元(1175000+10000—995000)。最后結轉“盈余分配”時,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盈余 190000
貸:盈余分配—未分配盈余 190000
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是指把當年已經(jīng)確定的盈余總額連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盈余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合理分配。盈余分配是合作社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系到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切身利益,具有很強的政策性。
(一)盈余分配的要求
合作社在進行年終盈余分配工作以前,要準確地核算全年收入和支出,清理財產(chǎn)和債權、債務,搞好代購代銷和勞務服務合同的結算兌現(xiàn),結清有關賬目,真實完整地登記成員個人賬戶,確保盈余分配及時兌現(xiàn),保障盈余分配工作的順利進行。
合作社編制當年的盈余分配方案,經(jīng)合作社成員大會批準后,方可執(zhí)行。
(二)盈余分配的順序
1.彌補虧損。合作社用本年度的盈余直接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
2.提取盈余公積。合作社按規(guī)定從當年盈余中提取盈余公積。盈余公積主要用于彌補虧損、擴大再生產(chǎn)或者轉為成員出資。
3.盈余返還。合作社彌補虧損和提取盈余公積后的可分配盈余,按成員與本社交易量(額)比例返還,返還總額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4.剩余盈余分配。合作社按前款規(guī)定返還后的剩余可分配盈余,以成員賬戶中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以及本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和他人捐贈形成的財產(chǎn)平均量化到成員的份額,按比例分配給本社成員。
(三)盈余分配的核算
為了反映和監(jiān)督盈余的分配情況,合作社應設置“盈余分配”賬戶,進行會計核算。該賬戶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賬戶,貸方登記合作社當年和歷年未分配盈余結存額,借方登記合作社當年分配的盈余以及歷年結存的未彌補虧損,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尚未彌補的虧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尚未分配的盈余。本賬戶應設置“各項分配”和“未分配盈余”兩個明細賬戶,進行明細核算。
合作社按規(guī)定提取公積金時,記入“盈余分配-各項分配”賬戶借方,同時記入“盈余公積”賬戶貸方;按交易量(額)向成員返還盈余時,記入“盈余分配-各項分配”賬戶借方,同時記入“應付盈余返還”賬戶貸方;按成員賬戶中記載的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以及本社接受國家財政直接補助和他人捐贈形成的財產(chǎn)平均量化到成員的份額,按比例分配剩余盈余時,記入“盈余分配-各項分配”賬戶借方,同時記入“應付剩余盈余”賬戶貸方。
年終,合作社將全年實現(xiàn)的盈余總額,從“本年盈余”賬戶借方轉入“盈余分配-未分配盈余”賬戶貸方;如為凈虧損,作相反會計處理。同時,將“盈余分配”賬戶下的“各項分配”明細賬戶的余額轉入本“未分配盈余”明細賬戶。年度終了,“盈余分配”賬戶的“各項分配”明細賬戶應無余額,“未分配盈余”明細賬戶的貸方余額表示未分配的盈余,借方余額表示未彌補的虧損。
【例】年末,合作社本年盈余彌補上年30000元虧損后的160000元,經(jīng)成員大會批準,按以下方案進行分配:按20%提取盈余公積,剩余部分的70%按交易額返還給成員、20%按成員賬戶記錄的股金和公積金份額分配給成員,其余留存下年。
1.應提取盈余公積:160000×20%=32000(元)
提取盈余公積時,記入“盈余分配-各項分配”賬戶借方,同時記入“盈余公積”賬戶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盈余分配—各項分配—提取盈余公積 32000
貸:盈余公積 32000
2.應向成員返還盈余:(160000-160000×20%)×70%=89600(元)
應向成員分配剩余盈余:(160000-160000×20%)×20%=25600(元)
進行各項分配時,按實際返還和分配的金額,記入“盈余分配-各項分配”賬戶借方,同時記入“ 應付盈余返還”、“ 應付剩余盈余”賬戶貸方,會計分錄為:
借:盈余分配—各項分配—盈余返還 89600
—剩余盈余分配 25600
貸:應付盈余返還 89600
應付剩余盈余 25600
3.向每個成員返還盈余時:
借:應付盈余返還 89600
貸:成員往來—成員名稱 89600
4.向成員分配剩余盈余時:
借:應付盈余返還 25600
貸:成員往來—成員名稱 25600
經(jīng)過上述賬務處理后,“盈余分配—未分配盈余”賬戶年終未分配盈余為:
160000-32000-89600-25600=12800(元)
欄目編輯:孫超超
《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管理實務》連載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