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薇+陳文虎
摘 要: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不管是寫作知識的構建還是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的意識越強效果就越顯著。應用文寫作課程各種實踐訓練活動就顯得舉足輕重。如何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是教學的當務之急,學生只有從中得到有效的實踐,才能不斷提高應用文寫作能力。本文主要對如何豐富寫作訓練這一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 應用文 思維訓練 說話訓練 寫作實踐
長期以來高職應用寫作教學主要采用的是例文訓練法,它的優(yōu)點在于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典型的應用文作品,對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有一定幫助。但也有明顯的不足,即學生處于被動練習狀態(tài),主體參與程度不高,未能有效地將訓練轉化為寫作能力,往往眼高手低。筆者認為,應用寫作的訓練方法應以思維訓練為基礎,以說話訓練為中介,以寫作訓練為重點,實行想、說、寫三位一體,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練習,促進學生應用寫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以思維訓練為基礎,訓練學生的寫作思維
應用寫作的思維方式是以邏輯思維為主,具有角色定位和結構化的特點,要完成做角色代言的思維轉化和掌握各種應用文的結構。這只是應用寫作思維訓練的一個基礎,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夠,要想提高文章的質量,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寫,還要讓學生知道寫什么。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例文時,不僅要分析例文的結構,還要進一步探討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選取的材料合不合適,分析到沒到位,不這樣寫行不行,還可以怎樣寫等問題。教師還可以給出病文,和學生一起分析病文的癥結在哪里,作者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筆病”,怎么修改。要解決“怎么寫”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自主思維訓練必不可少。該訓練是由教師提供一系列背景資料,引導學生先從結構和格式的框架中跳出來,對寫作對象進行必要的審視、分析和思考,綜合運用己有的認識和經驗,快速抓住問題的關鍵,得出合理的寫作方案。比如一份調查報告的寫作,教師首先應當引導學生確定自己感興趣的選題,根據選題制訂調查方案展開調查,學生通過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綜合、判斷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完整的、切實可行的寫作方案。此過程要求寫作者具備起碼的觀察力和分析、綜合、判斷能力。
二、以說話訓練為中介,提高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高職教育培養(yǎng)的是技術應用型人才,強調的是理論知識的綜合性、實用性和操作技能的應用性。所以,高職應用寫作在教學中實訓所占比例較大。高職應用寫作的一大特點就是更強調實踐寫作技能的培養(yǎng)。書面寫作成文之后不可隨意變更,修改難度較大,反饋周期較長。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在平時課堂中加強說話訓練。高職應用寫作課堂說話訓練與書面練習相比,以語音為表達形式,具有方式靈活和效率高的優(yōu)點,它可以隨時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啟發(fā)、點撥,可以及時自我更正,并有效地調動全班同學參與、評論、修正寫作的積極性,既訓練了立意、構思、選材的能力,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加強高職應用寫作課堂說話訓練是對書面練習的有益補充,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一)引入熟悉內容,提供成功體驗。在學習初期由于受到以前基礎寫作的影響,很多同學不太容易把握得住應用文的行文特征,常常覺得無所適從,如果此時教師以學生不熟悉的文種作為應用文課堂說話訓練的內容,還要求準確、完整、邏輯嚴密等,可能就會讓學生不愿參與。此時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說話欲望,可以先引入學生熟悉的內容,比如請假條、尋物啟事、計劃等在以前的學習生活中已經接觸過的內容,提供一些相關的情景引導他們口頭練習,不時進行激勵,給他們提供成功的體驗,從而增強學生以后課堂說話訓練的信心,強化他們的參與意識。
(二)單項結構元素訓練。根據應用文具有一定體式性的特點,我們可以在應用寫作課堂說話訓練中將每個文種的結構元素拆成單項,在課堂中隨時根據情況進行訓練。比如學習通知這個文種,它的結構分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發(fā)文原由十通知事項+結尾)、成文機關、成文日期這樣幾個部分。教師在講通知標題的幾種寫法后,可舉出一個材料對同學立即訓練,讓同學們用這個材料分別采用三元素標題、雙元素標題形式列出通知的標題。又比如發(fā)文緣由,可以采用根據式、緣由式、目的式等形式作為開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開頭形式口頭進行作文訓練。單項結構元素訓練短小靈活,可以激發(fā)同學們的參與意識和應變意識,一材多用,一文多說,使同學們能迅速在課堂上鞏固剛學到的相關寫作知識,訓練寫作能力。
(三)策劃專題活動,進行專項訓練。在應用寫作課堂學習中,有的文種適合用班級活動的方式進行訓練,如演講稿、解說詞、會議紀要、會議記錄等。教師可以將大量課堂說話訓練與課外專題活動結合起來進行。這些活動,教師應有明確的目的要求,有精心的設計。對每項活動,要做細致的組織工作,課堂上要有“面批”指導,寓嚴肅的作文訓練于輕快的活動之中,既能開發(fā)學生的智能,又能提高學生口頭作文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說寫結合。說話訓練可以較快地檢查思考的結果,反過來促進積極的思考,有利于書面語言的形成和提高。書面練習借助文字符號,從思想轉化為語言的過程較長,可以反復斟酌和修改,反過來促進縝密的思考,有利于強化口頭語言的表達效果,使口頭表達更趨于準確、周密。因此,說和寫是互相促進的,二者不能截然分開。在書面練習之前,可讓學生先說說行文思路,再動筆寫。也可先動筆寫,再在課堂上說出自己作文的寫法、特點等,以供大家學習評議。
三、以寫作訓練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巧
寫作訓練是應用寫作練習體系中的最終落腳點,是指導學生將所想、所說的內容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實戰(zhàn)訓練。教師在指導學生訓練時要明確訓練目的,提供學生多種模擬寫作材料進行練習,也可利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實踐活動安排相關文種的練習。
(一)材料訓練。教師給出相關文種的寫作材料,要求學生根據材料按要求寫出相應文種。材料作文一般任務很明確,材料與寫作任務相關性很大,寫作者只需稍對材料分析整理即可完成。比如:x省x高校擬于2014年12月12日派組(院長xxx等5人)到x設備公司引進設備,此事需向省政府請示。該校曾與對方簽訂過引進設備的合同,最近對方又來電邀請前去考察。考察時間需要10天,所需費用由該校自行解決。請?zhí)鎥省x高校擬寫一份請示。
(二)案例訓練。教師直接給出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的具體事件,讓學生分析研究拿出自己的看法再動筆寫,還有一種是教師截取某單位與應用文寫作有關的一段工作過程,讓學生模擬扮演其中角色,對寫的內容進行分析,再起草、修改??傊?,案例訓練比材料訓練寫作難度要大些,它給出的材料更龐雜,干擾寫作的材料相對較多,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材料去粗取精,有時還要求學生根據情境適當補充寫作內容。但是此類訓練與我們的生活工作更緊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以后生活工作中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寫作的能力。
(三)實踐訓練。這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綜合訓練方法,它以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為目的,要求學生親自參與和搜集寫作材料,研究寫作對象,確定寫作目的,以期解決實際問題。如調查報告寫作訓練,可由學生自行選題,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和實地考察,制作調查問卷,整理分析,最后行文。這類實踐訓練,時間長,課上學習理論知識,課外做調查,積累寫作材料。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不管采用哪種寫作訓練方式,首先是正確選擇文種訓練,其次是文種寫作能力訓練。文種寫作能力訓練要注意學生寫作思路是否正確,寫作內容的順序是否合理,文種行款格式是否合乎規(guī)范,語言標點符號的運用是否恰當。訓練中,教師主要對學生訓練起指導作用。學生練習之后要及時評析,注意規(guī)范學生寫作的格式、語言的表述等問題,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練習進行修改,從練習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寫”中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正平.高等寫作學引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