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希
氨甲基葉酸聯合抗孕酮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觀察
姜金希
目的探討氨甲基葉酸聯合抗孕酮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方法將90例異位妊娠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給予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純給予抗孕酮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愈率88.9%,對照組治愈率64.4%,組間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腹痛停止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包塊體積小于對照組,血β-HCG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有14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1%(14/45),對照組有11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4.4%(11/4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氨甲基葉酸聯合抗孕酮治療異位妊娠效果確切,優(yōu)于單純抗孕酮治療。
氨甲基葉酸;抗孕酮;異位妊娠
異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宮外著床發(fā)育的異常妊娠過程,是導致腹腔出血及妊娠女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依據精卵在子宮體腔外種植部位不同可分為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及宮頸妊娠等。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發(fā)病率約1%[1],對女性健康造成極大威脅。目前,異位妊娠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藥物治療,現對氨甲基葉酸聯合抗孕酮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診斷標準①停經史、腹痛、陰道流血,附件區(qū)可捫及包塊。②血β-HCG值升高。③超聲檢查:宮內未見孕囊、宮旁出現低回聲區(qū)、其內探及胚芽及原始血管搏動。④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⑤必要時行診斷性刮宮,子宮內膜病理學檢查,見蛻膜未見絨毛。
1.2 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異常者。②凝血機制異常者。③氨甲基葉酸及抗孕酮藥物禁忌者。④不符合診斷標準者。⑤β-HCG陰性者。
1.3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9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年齡25~41歲,平均27.6歲;未產婦21例,經產婦24例;包塊(3.1±1.1)cm;血β-HCG(2 055.6±625.1)IU/L。對照組年齡26~45歲,平均28.3歲;未產婦26例,經產婦19例;包塊(3.0±1.2)cm;血β-HCG(2 070.2±637.8)IU/L;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本資料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均知情同意。
1.4 方法觀察組:采用氨甲基葉酸聯合抗孕酮的治療方案。氨甲基葉酸靜脈劑量為1 mg/(kg·d),24 h后用亞葉酸鈣解救,劑量為氨甲基葉酸1/10,每次氨甲基葉酸靜注時間控制在4 h內。氨甲基葉酸給藥第4天開始,晨起空腹口服抗孕酮50 mg,2 h后進食,夜晚21:00口服抗孕酮50 mg,2 h進食,連續(xù)治療4 d。
對照組:對照組給予抗孕酮治療,用藥方法同觀察組。
1.5 效果判定治愈:β-HCG值恢復到50 U/L以下,腹痛、陰道流血癥狀消失,B超檢查示盆腔內包塊縮小≥30%;失?。褐委熯^程中出現輸卵管破裂,需要行急性內出血急診手術,β-HCG值未見下降;B超檢查示盆腔內包塊未見縮小甚至增大。失敗三項中,有一項出現即視為失敗。
1.6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臨床指標情況對比(表2)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臨床指標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各臨床指標情況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
2.3 不良反應比較(表3)觀察組有14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1.1%(14/45),對照組有11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4.4%(11/45),均經對癥處理后好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略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n)
目前藥物是治療異位妊娠的首選方式,多數患者為了保留生育功能或害怕手術均會選擇藥物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藥物治療包括局部和全身用藥,局部用藥雖然治療成功率高,副反應少,但是由于對醫(yī)療設備以及診療技術要求較高,很難在基層醫(yī)院推廣,而全身用藥簡單、方便,成功率與局部用藥大致相同,因此,目前藥物治療傾向于全身用藥[2]。
氨甲基葉酸是臨床常用治療異位妊娠的首選藥物,是抗性代謝藥物,為葉酸拮抗劑,是四氫葉酸的合成障礙,通過結合細胞內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其轉化為四氫葉酸,阻斷其生物活性為胚胎提供滋養(yǎng),干擾細胞NDA的合成,滋養(yǎng)細胞對其高度敏感,進一步阻斷嘌呤和嘧啶合成,阻斷蛋白質合成,胚胎細胞缺乏營養(yǎng)而無法發(fā)育時,致胚胎死亡并逐漸被吸收[3-4]。氨甲基葉酸可能會導致胃腸道反應、口腔潰瘍、肝功能損害等一些副反應,一般停止用藥后會逐漸恢復,必要時可給予對癥處理,可減輕癥狀??乖型獮樵型荏w拮抗劑,是一種合成類固醇,可以拮抗孕酮,通過與孕激素受體的可競爭性結合,損傷胚胎絨毛組織,使妊娠的絨毛組織及蛻膜受到破壞,降低患者血β-HCG值,內源性前列腺素得到釋放,致黃體萎縮,促使孕囊壞死[5]。
氨甲基葉酸聯合抗孕酮治療異位妊娠,起到雙重作用,加快了胚胎快速死亡,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本研究中,觀察組治愈率88.9%,對照組治愈率64.4%,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梢姡摵嫌盟幙商岣咧委熜Ч?,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本文中,觀察組腹痛停止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包塊體積小于對照組,血β-HCG水平低于對照組,均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顯著。這說明聯合用藥殺胚作用更強,可促進胚囊壞死、吸收、使β-HCG值降至正常的時間縮短,治療后對輸卵管通暢度影響非常小,且不會增加藥物的副作用。
綜上所述,氨甲基葉酸與抗孕酮聯合用藥治療異位妊娠可通過阻斷胚胎滋養(yǎng)細胞的供應,降低血β-HCG水平,萎縮黃體,提高了治療效果,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1]張有干.異位妊娠經腹超聲診斷方法及結果研究[J].醫(yī)藥,2015(10):229.
[2]羅丹,鐘玲,趙騰飛.甲氨蝶呤聯合米非司酮與單用甲氨蝶呤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評價[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36(2):184-187.
[3]周秀芬,徐運川.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臨床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45(4):591-592.
[4]郭久柏,張琦.子宮動脈栓塞與甲氨蝶呤治療子宮切口妊娠的比較研究[J].天津醫(yī)藥,2010,38(5):429-430.
[5]付克力.米非司酮的藥理分析研究及臨床應用分析[J].醫(yī)藥,2015(16):247.
2015-09-28)
1005-619X(2016)04-0416-02
10.13517/j.cnki.ccm.2016.04.042
133001延邊婦幼保健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