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平
肩周炎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干預
趙立平
目的探討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肩周炎患者的護理療效。方法選擇肩周炎患者80例,采用隨機分組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40例。對照組只做康復治療,無康復護理;實驗組在做康復治療的同時給予康復護理。治療3周后對患者進行肩功能評估。結果實驗組有效率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5%(P<0.05)。結論肩周炎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干預能明顯改善肩部疼痛及肩關節(jié)功能,促進肩周炎康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肩周炎的療效起到關鍵作用。
肩周炎;早期;康復護理
肩周炎是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簡稱,是肩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的退行性、炎癥性病變[1],臨床表現以疼痛與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早期肩周炎的主要功能障礙是因肩關節(jié)疼痛而致活動范圍受限,由于先有活動相關的疼痛存在,故而不敢活動,久而久之造成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粘連,進一步限制活動,最終形成凍結肩[2]。由于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因而常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早期及時有效的采取康復護理干預能加快患者的康復,使患者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F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4-03—2015-06我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將患者按入院的先后次序編號,按隨機單盲的方法將患者分成兩組,單號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每組各40例。實驗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35~70歲,平均53.8歲,病程2個月~28年,平均13.5年;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36~72歲,平均54.5歲,病程3個月~30年,平均15.5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以患者經CT或MRI檢查,符合國家診斷學標準。
1.2 方法對照組只做康復治療,無康復護理;實驗組在做康復治療同時給予康復護理,治療3周后進行療效評估。
1.3 療效標準治愈:肩部多向活動功能恢復正常,肩部疼痛消失;顯效:肩部能進行多方向活動,活動時輕微疼痛,但不影響活動;有效:肩部多方向活動部分改善,活動時中度疼痛,活動輕微受限;無效:肩部功能無改善或加重,疼痛依舊或加重,活動受限。
2.1 生活護理肩周炎主要形成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所導致,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能減少肩周炎的發(fā)生。平時工作要勞逸結合,不要久坐,防止肩關節(jié)受寒,夏季夜晚不要在窗口、屋頂睡覺,防止肩關節(jié)長時間受冷風吹襲。
2.2 良姿位最好的體位是仰臥位時在患側肩下放置一薄枕,使肩關節(jié)呈水平位。該體位可使肌肉、韌帶及關節(jié)獲得最大限度的放松與休息。健側臥位時,在患者胸前放置普通棉枕,將患肢放置上面。一般不主張患側臥位,以減少肩部的擠壓。避免俯臥位,因為俯臥位既不利于保持頸、肩部的平衡及生理彎曲,又影響呼吸道通暢,應避免俯臥位。
2.3 保護肩關節(jié)維持良好姿勢,減輕對患肩的擠壓。避免長時間患側肩關節(jié)負荷。維持足夠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和肌力訓練。嚴重疼痛時要注意患側肩關節(jié)的休息,防止有過多的運動,同時避免再次發(fā)生疲勞性損傷。當疼痛減輕時,可根據病情指導患者主動鍛煉,如手拉滑輪、甩手鍛煉及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上舉等鍛煉[3]。
2.4 運動指導通過運動能改善關節(jié)腔內滑液流動,改善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善疼痛,又可預防肩周炎粘連。
2.4.1 Condman鐘擺運動肩周炎早期的自我治療:體前屈90度,健側肢體撐于桌子上,患肢下垂向前、向后擺動,內外擺動,劃圈擺,幅度由小到大,手握重物,逐步加負重(1—3—5 kg),10~20 min/次,1~3次/d。
2.4.2 肩部旋轉運動患者站立,兩手臂抬起,呈180°,小臂彎曲至肩前,肩關節(jié)向后畫圈旋轉運動,速度由慢到快,逐漸加大關節(jié)活動范圍,5~10 min/次,1~3次/d。
2.5 按摩
2.5.1 松肩患者坐位,肩部放松。護士站于患者患肩后處,用拇指推、掌根揉、五指捏等手法沿各肌群走向按摩5~10 min,手法由輕到重,由淺到深。
2.5.2 通絡依次點按中府、肩井、合谷、陽谷、曲池、小海等穴[4],力度由輕到重,每穴按壓1 min,以患者有酸、麻、脹感為宜。
2.5.3 動搖關節(jié)患者坐位,肩部放松。護士站于患者后方,托住患肢肘部,以肩關節(jié)為中心施以搖法,活動至最大范圍,同時拿捏肩關節(jié)周圍肌肉、韌帶、操作時間根據患者能耐受情況[3]。
2.5.4 放松手法最后用雙手掌按于患肩,以掌揉法放松肩部,結束按摩[5]。
2.6 心理護理由于肩部疼痛及活動受限,患者往往會出現憂郁,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對此護士要有耐心,多與患者交流,對患者的疑慮要熱情、耐心的解答,使患者對本病有正確的認識,說明只有積極主動配合治療,通過有效的康復鍛煉才能逐漸減輕疼痛,改善功能障礙,使其建立起治愈的信心。
治療3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5%(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康復護理是康復治療的延續(xù),早期綜合的康復護理治療對肩周炎患者的早日康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告知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長時間久坐及肩關節(jié)受涼,是防止肩周炎發(fā)生的重要因素。良姿位的擺放,避免加重肩周炎。運動治療是治療肩周炎的基礎,只有依靠行之有效的鍛煉,才有可能較快較理想的恢復肩關節(jié)功能。在康復護理中,心理護理也尤為重要,與患者良好的溝通,能夠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經試驗觀察本組病例康復護理3周后,對照組與實驗組有顯著差異,因此認為,應用康復護理的患者比只有康復治療而無康復護理的患者康復療效好。由此得出結論是,早期有效的康復護理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礙,縮短康復時間,提高康復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對日后的生活充滿信心。
[1]許愛群.溫針灸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4,5(10):45.
[2]李忠汗,劉禹,朱毅,等.康復治療結合針灸推拿治療肩周炎進展[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3):334-336.
[3]蔣友梅.肩周炎患者的康復治療一例報告[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3,22(3):175.
[4]陸巍,夏政.推拿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5,6(6):36.
[5]楊致民.推拿針灸治療86例肩周炎體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5,26(4):403.
2015-11-12)
1005-619X(2016)04-0371-02
10.13517/j.cnki.ccm.2016.04.017
116013沈陽軍區(qū)大連療養(yǎng)院桃源療養(yǎng)區(qū)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