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娟
【摘要】 目的 分析情緒干預配合綜合心理護理對消化道潰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方法 68例消化道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行情緒干預配合綜合心理護理)與對照組(常規(guī)心理護理), 各34例。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況。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為(32.18±5.19)分, 低于對照組的(48.46±5.34)分;觀察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為(33.09±4.87)分, 低于對照組的(48.54±5.13)分;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消化道潰瘍患者實施情緒干預配合綜合心理護理可改善焦慮抑郁情況,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情緒干預;綜合心理護理;消化道潰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82
受生活方式、飲食規(guī)律等因素的影響, 消化道潰瘍在當前臨床上的發(fā)病率正呈與日俱增的趨勢, 對人們身心健康形成極大威脅。消化性潰瘍發(fā)病于人體十二指腸部及胃部, 多在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的影響下出現, 可導致程度不一的周圍循環(huán)衰竭, 引發(fā)便血、嘔血等臨床癥狀[1, 2]。消化道潰瘍患者在病痛、生活等因素的影響下, 極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 進而對疾病造成進一步負性影響。為對消化道患者的有效護理方式進行探究, 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消化道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4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41.26±5.18)歲;14例胃潰瘍;20例十二指腸潰瘍。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1.37±5.24)歲;15例胃潰瘍;19例十二指腸潰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心理護理, 對患者實施適當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操作, 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可得到一定排解;觀察組行情緒干預配合綜合心理護理, 具體如下。
1. 2. 1 情緒干預 情緒干預主要包括彌補性干預以及前瞻性干預。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對其進行彌補性干預, 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情緒發(fā)展情況, 判斷其是否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焦慮、悲傷、失落以及消沉等方面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給予焦慮型情緒患者以舒緩音樂、適當運動、耐心聆聽等護理服務;對悲傷、失落型患者進行親切安慰、鼓勵, 與家屬共同幫助患者解決其情緒矛盾, 使其學會自我排解;給予消沉型患者營造積極、活潑的治療氣氛, 通過護理人員耐心溝通引導患者進行自我激勵。在彌補性護理干預基礎上, 護理人員還應對患者進行前瞻性護理干預:定期為患者進行焦慮自評與抑郁自評, 并出具患者的個性化情緒發(fā)展報告;以報告為依據幫助患者創(chuàng)造積極情緒的發(fā)展平臺, 如開展關于消化性潰瘍的醫(yī)學健康知識講座、有獎問答、病室互動等活動, 通過為患者建立科學的醫(yī)學認知完成不良情緒的分散以及理性、樂觀情緒的構建。
1. 2. 2 綜合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病況發(fā)展的溝通與交流, 使患者在明確自身病情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治療意識;護理人員應取得患者家屬的幫助, 通過加強與患者在生活中的互動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排解;從患者自身方面出發(fā), 護理人員應以患者情緒發(fā)展具體情況為依據, 對其進行個性化情緒管理, 幫助其建立應對病癥的健康心理機制, 在必要時對其進行安慰、鼓勵以及科學指導。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以本院自制的SAS、SDS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狀態(tài)進行評估, 以50分為標準, 評分越高即表示癥狀越嚴重。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SAS評分為(32.18±5.19)分, 低于對照組的(48.46±5.34)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19, P<0.05)。觀察組SDS評分為(33.09±4.87)分低于對照組的(48.54±5.13)分,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25, P<0.05)。
3 討論
消化道潰瘍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疾病, 不僅可對患者個人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發(fā)生幾率。據悉, 在消化道潰瘍患者心理狀態(tài)不佳的情況下, 患者胃蠕動速度也將產生相應提高, 胃酸分泌加快, 黏膜充血情況進一步加重, 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3]。因此, 通過適當的方法對患者的情緒進行改善、調節(jié), 變成護理工作的一大重要目標。情緒干預作為一種新興的干預手段, 主要對通過對情緒與各種內科疾病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研究, 來發(fā)揮針對性的調節(jié)作用, 對于患者情緒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綜合心理護理則屬于一種全方位的心理護理手段, 主要通過消除各種可對患者情緒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 來對患者起到一種積極的引導作用, 具有著重要的心理調節(jié)意義。研究表明, 將情緒干預與綜合心理護理聯合用于消化道潰瘍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當中, 有助于實現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進一步改善,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4, 5]。
綜上所述, 對消化道潰瘍患者實施情緒干預配合綜合心理護理可改善焦慮抑郁情況,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灝梓. 心理護理對消化道潰瘍患者情緒的影響及臨床價值研究. 中國臨床護理, 2014, 6(3):245-247.
[2] 羅偉香. 探討應用上消化道潰瘍出血時內鏡注射治療止血的護理.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4, 12(4):196.
[3] 李紅麗. 循證護理在老年消化道潰瘍患者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7):50-51.
[4] 楊秀英. 消化道潰瘍合并出血的觀察與護理以及臨床特征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21):169-170.
[5] 郭壁磚, 鄭斌芬, 肖波. 積極心理學干預對上消化道潰瘍患者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15, 21(4):97-103.
[6] 陳紅, 張丹丹, 張聿, 等. 心理護理干預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軀體癥狀的影響.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6(2):213-215.
[收稿日期: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