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關于南京體育學院大學生體育消費情況的調查研究*
張美玲
(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對南京體育學院8個專業(yè)的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學生的體育消費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調查與研究,旨在找出促進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對策,引導學生合理體育消費,并為相關的實體組織提供數(shù)據(jù)參考和市場決策依據(jù)。研究結果顯示,南京體育學院學生體育消費的意識淡薄,消費結構單一,獨立性較差,總體體育消費水平較低。
大學生;體育消費;調查研究
體育消費是指為滿足個人或團體體育消費目的而購買體育物質產(chǎn)品、體育勞務產(chǎn)品和體育信息產(chǎn)品的過程和行為[1]。文化素養(yǎng)比較高的大學生群體,具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和健康投資理念,將成為一支不可忽略的體育消費主力軍。所以,對南京體育學院學生體育消費情況進行調查和論證,對探求促進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基本途徑和主要對策,引導學生合理地進行體育消費,提高學生體質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
1.1 研究對象
以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下簡稱“奧院”)的“運動康復與健康”“新聞學”“社會體育”“英語”“數(shù)字媒體藝術”“ 表演(影視藝術)”“運動人體科學”“體育經(jīng)濟管理”8個專業(yè)的大一、大二、大三3個年級的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其體育消費狀況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搜集和查閱大量與大學生體育消費相關的著作、論文等國內外文獻資料。
1.2.2 問卷調查法
設計大學生體育消費情況的調查問卷,并通過問卷信度和效度的檢驗。對奧院 8個專業(yè) 3個年級的學生隨機抽取20名學生(其中男生10名,女生10名)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4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6%。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運用Excel和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學生體育消費動機
體育消費動機是指推動體育消費者去從事體育消費活動以滿足對體育消費需要的意圖、愿望、信念等或者說是體育消費者針對特定的消費目標而發(fā)出的一種內驅或沖動[2]。從表 1可以看出,48.23%的學生表示是自身專業(yè)的需要;46.14%的學生是為了塑身減肥;35.91%是出于對運動的喜愛;31.32%的學生是因為體育課程的要求;只有 22.55%的學生是為了追求身體健康。研究表明,絕大數(shù)學生主要的消費動機還是在自身專業(yè)的需求上。
表1 學生體育消費動機
男女生在體育消費動機方面區(qū)別很大。從表2可以看出,55.98%的男生表示是出于對運動的喜愛,而女生這項數(shù)據(jù)只有 23.39%;19.02%的男生是因為體育課程的需要,而女生這項數(shù)據(jù)達到 38.98%;男生的增進同學友誼的動機明顯高于女生,男生23.91%,女生只有8.47%;男生體育消費為了塑身減肥的有 31.52%,而女生為了塑身減肥的高達55.25%。由于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的特征不同,決定了男女大學生在體育消費需要及行為上也有很大差異。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男生體育消費主要用于加強專業(yè)學習和提升自身的素質,這與我校是一所具有體育特色的院校有很大的關系。而女生體育消費主要是出于對美的追求和課程需要,和男生相比具有一定的被動性。
表2 不同性別學生體育消費動機比較
2.2 大學生體育消費基本特征
體育消費結構是指體育消費過程中消費各種體育資料的比例關系,它反映高校學生消費的具體內容,也反映了高校學生的體育消費層次[3]。從表3可以看出,我校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比較多元化,其中實物消費最多,如購買體育服裝及配件(65.76%)和購買體育器材(占 27.77%)等。因為這些消費項目不僅可以用于運動健身,還可以兼具日常生活功能,而且款式新穎,線條流暢,舒適耐用,具有超強的現(xiàn)代感和個性感,所以很受大學生消費者青睞。而非實物型體育消費主要是參與健身(28.81%)、觀看體育比賽(13.78%)、參加體育培訓班(10.86%)、購買體育彩票(7.72%)等支出。
表3 體育消費結構
租用體育場館和設施 32 6.68%購買體育方面的報紙雜志 30 6.26%參與健身 138 28.81%參加體育培訓班 52 10.86%觀看體育比賽 66 13.78%購買體育彩票 37 7.72%其他 51 10.65%
2.3 大學生體育消費場所
數(shù)據(jù)表明,40.92%的學生會選擇校園內收費場所,34.45%的學生會選擇社會上功能和設施一般的中等場所,只有14.2%的學生表示會選擇在社會上功能和設施先進的高級場所(見表4)。
表4 體育消費場所
從表5可以看出,51.98%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校園內體育收費場所的價位是10元以下,29.23%的學生可以接受10-20元,50元以上的只有2.09%的學生可以接受。
表5 學生可以接受的校園內體育收費場所的價位
調查顯示,在學校提供的體育場館設施和校外提供的場館設施中,77.45%的學生表示會選擇校內場館設施,22.55%的學生會選擇校外場館設施。而學生選擇校內或校外體育場館的最主要原因(表6),有42.17%的學生表示是市場距離;35.07%是配套設施;31.11%學生認為是價格水平。
表6 學生選擇校內或校外體育場館的的最主要原因
2.4 大學生體育消費的項目
學生的體育消費項目分布情況,直接會影響學校未來的場地設施建設規(guī)劃和師資引入與培訓。表7是對不同性別體育消費項目的調查,結果顯示:男生體育消費項目主要有籃球(51.09%)、羽毛球(37.5%)、足球(25.54%)、電子競技(23.91%)、健身(21.2%)、游泳(17.93%)、田徑(16.85%)。這表明,男生比較喜歡刺激的、對抗性較強的集體運動項目。
女生體育消費項目則主要集中在:羽毛球(57.29%)、田徑(21.02%)、籃球(20.68%)、游泳(14.24%)、徒步旅行(12.2%)、排球(11.86%)、健美操(10.51%)。與男生相比,女生更傾向于自由灑脫,有一定運動量,對抗性相對弱的運動項目。
表7 不同性別體育消費的項目
網(wǎng)球 7.61% 7.12%游泳 17.93% 14.24%健身 21.2% 9.83%輪滑 3.8% 3.39%健美操 3.8% 10.51%田徑 16.85% 21.02%跆拳道 5.98% 3.05%體育舞蹈 1.63% 5.42%街舞 2.72% 4.07%太極拳 1.09% 2.37%保齡球 1.09% 0.34%徒步旅行 7.07% 12.2%極限運動 2.17% 0.34%武術 3.26% 2.37%電子競技 23.91% 4.07%其他 4.89% 9.83%
2.5 學生體育消費水平
體育消費水平是高校學生購買體育實物消費和體育服務消費的總體消費數(shù)量[4]。調查顯示,66.6%的學生認為現(xiàn)階段的自身體育消費水平適合自身的需要,25.05%的學生認為不滿足自身的需求,8.35%的學生認為超過了自身的需求。47.39%的學生認為當前體育消費水平能夠適應當前的社會消費水平,維持即可;42.17%的學生認為當前體育消費水平較低,不適應社會的消費需求,應大力扶持;也有 10.44%學生認為當前體育消費水平過高,超過當前的社會消費水平,應適當抑制?,F(xiàn)階段,有57.2%的學生覺得應該采取有效手段來發(fā)展大學生的體育消費。
2.6 學生體育消費觀念
數(shù)據(jù)表明,45.72%的學生對體育消費會追求性價比和一定的品牌檔次;43.84%的學生不會考慮檔次平臺,滿足體育需要就行;而一味追求高檔、高價、高知名度的體育消費的學生只占 10.44%。說明了奧院大部分的學生對體育消費持理性態(tài)度,以追求性價比和滿足體育需求為總原則。
2.7 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有:課業(yè)負擔重,課余雜事多,無暇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氛圍不濃;我院屬民辦機制,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但當前質量較好的體育品牌產(chǎn)品(如運動服飾、鞋襪、運動器材等)價格太高,社會上的一些健身場所和體育賽事門票費用也很高,而在校學生尚缺乏經(jīng)濟獨立性,表示很難承受較高的體育消費;此外,學校體育場地有限,體育消費場所設施也不夠完善,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消費需求。
表8 影響我院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表9表明:57.62%的學生表示對體育消費的投入會適度增加,只有5.85%的人表示會快速增長。
表9 如果可支配金錢進一步提升,對體育消費的投入
4.1 加強體育文化宣導,深化體育教學改革
在當前大力提倡教改的背景下,體育教改也刻不容緩。通過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加強體育基礎理論、健康教育和運動技能的操作,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與健康文化的興趣,而這些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與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的建立密切相關。
4.2 加大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建設,開發(fā)體育特色消費項目
學生體育消費場所主要是在校園。調查中發(fā)現(xiàn),南京體育學院學生體育消費觀念相對比較理性,具有一定的體育消費水平。但學生反映學校場地器材設施匱乏,健身房等體育消費場所設施也不夠完善,這些都是影響他們進行體育消費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學校在保證學生基本運動場地設施的基礎上,可以根據(jù)學生體育興趣和愛好以及主要體育消費項目(籃球、足球、羽毛球、田徑、健身等),有針對性地加強場地器材基礎建設,完善健身房等場所的設施設備和管理。另外,還可以結合學院實際,整合資源開發(fā)特色體育消費項目和服務,收費水平以學生可以接受的中低水平為主。例如:運動推拿按摩;球類、游泳、跆拳道、健美操、體育舞蹈、保健按摩、急救等各種項目體育培訓服務,這些培訓服務本身就是一種體育消費,而這些體育消費會進一步的帶動和拓展,形成一條長期的消費鏈。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體育消費需求,又可以提高學生健身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1] 鐘天朗,徐琳.體育消費研究 [M].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23-28.
[2] 劉志強.我國體育消費者的需要動機和行為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2):10-12.
[3] 崔蘭英,劉鳴鳴.湖北省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與特征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5):46-49.
[4] 郭文.消費價值觀對體質健康突出問題大學生體育消費心理預期與行為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9):86-88.
Investigation to the Sports Consumption of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Students
ZHANG Meiling
(Olympic college of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
南京體育學院奧林匹克學院科技發(fā)展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aym201505)。
張美玲(1982-),江蘇新沂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保健與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