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艷, 潘 湦, 任麗娟, 馬國華, 惠望春
(陜西省友誼醫(yī)院, 1. 社區(qū)科; 2. 急診科; 3. 防??? 陜西 西安, 710068)
?
社區(qū)綜合干預在居家養(yǎng)老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劉東艷1, 潘湦2, 任麗娟1, 馬國華1, 惠望春3
(陜西省友誼醫(yī)院, 1. 社區(qū)科; 2. 急診科; 3. 防??? 陜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析社區(qū)綜合干預在居家養(yǎng)老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其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表法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與社區(qū)綜合干預護理措施,對比2組護理后自我管理效果、健康生活方式評分等情況。結(jié)果試驗組飲食控制(4.49±0.51)分、遵醫(yī)囑服藥(6.35±0.43)分、定期復查(1.53±0.0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飲食控制(3.45±0.52)分、遵醫(yī)囑服藥(4.46±0.46)分、定期復查(0.99±0.0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護理后健康生活方式評分(117.46±13.66)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的(96.54±11.26)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居家養(yǎng)老的冠心病患者接受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護理效果顯著,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關(guān)鍵詞:冠心病; 社區(qū)綜合干預; 自我管理行為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疾病,是由人體血管管腔狹窄,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壞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引起的心臟病阻塞或因冠狀動脈功能變化等造成的,是一種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的常見疾病,在發(fā)病時常伴有心絞痛,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2]。冠心病的誘發(fā)因素較多,且與患者自身的身體狀況也存在較大聯(lián)系,故治療與護理方法的可選擇種類頗多[3],如何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臨床治療與護理效果,是當前醫(yī)學發(fā)展形勢下醫(yī)務(wù)人員所熱衷的研究話題。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居家養(yǎng)老過程中往往不能及時地接受診治,因此,選擇合理的護理干預方法尤為重要[4]。為進一步研究社區(qū)綜合干預在居家養(yǎng)老的冠心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本院特選取100例冠心病患者進行對比觀察,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老年居家冠心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61~86歲,平均(78.76±11.33)歲,病程2~18年,平均(10.85±4.13)年,合并癥為高血壓17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18例。試驗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62~88歲,平均(79.53±11.75)歲,病程2~19年,平均(10.69±4.48)年,合并癥為高血壓15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20例。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的目的與方法知情同意,自愿參與并主動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 ① 患者年齡在60歲以上; ② 符合臨床冠心病診斷標準[5],并有明顯臨床癥狀; ③ 患者精神狀態(tài)良好,可以接受護理干預,并能夠配合完成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措施護理,主要有基礎(chǔ)護理、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等。試驗組: ① 病情監(jiān)測的指導,教會患者及其家屬心絞痛發(fā)作時的緩解方法,告知患者應定期復查心電圖、血壓、血糖和血脂以及肝功能等; ② 活動無耐力的護理,首先對患者的活動能力及受限程度進行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jié)果制定合理的活動計劃,指導患者適當行身體鍛煉或體力勞動等,避免患者在長時間工作中精神狀態(tài)過度緊張,逐漸提高其活動耐受力,并及時處理活動過程中的不良癥狀等; ③ 疾病知識指導,冠心病患者改善臨床癥狀的基礎(chǔ)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故應合理安排患者飲食,保證低鹽低脂的優(yōu)質(zhì)飲食,囑患者戒煙戒酒,適量運動,同時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適,避免引起冠心病和心絞痛的誘因;④ 給予患者用藥指導,指導其出院后遵醫(yī)囑服用藥物,不得擅自增減用藥劑量等,確保用藥的療效。
1.3觀察指標
① 分別對2組患者飲食控制、遵醫(yī)囑服藥、定期復查等自我管理行為進行觀察,對每條項目評分并記錄分析。② 根據(jù)有Walker建立的健康生活方式評分量表,對2組研究對象進行評分,其中條目包括運動鍛煉、人際關(guān)系、營養(yǎng)、壓力管理、自我實現(xiàn)等,總分為192分,分數(shù)越高,效果越好。
1.4統(tǒng)計學處理
2結(jié)果
2.1護理干預效果
試驗組飲食控制、遵醫(yī)囑服藥、定期復查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干預效果比較±s)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健康生活方式評分
試驗組研究對象護理后健康生活方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健康生活方式評分對比±s)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3討論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是循環(huán)系統(tǒng)常見病種,其發(fā)病原因與諸多因素有關(guān),且與患者的飲食習慣存在一定聯(lián)系,長時間酗酒、吸煙的患者或血壓長期高于正常范圍的患者,其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明顯升高[6]。冠心病的發(fā)病相對較為頻繁,對患者的身體及心理健康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且長期居家養(yǎng)老的患者在發(fā)病后并不能及時接受治療,故社區(qū)治療與護理顯得尤為重要[7]。社區(qū)綜合干預護理措施是一種特殊的護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為患者的后續(xù)治療提供可靠資料,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在家養(yǎng)老,活動不便,去醫(yī)院接受檢查與治療的機會較少,故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醫(yī)院的醫(yī)療服務(wù)[8]。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患者經(jīng)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護理后,其飲食控制評分、遵醫(yī)囑用藥評分、按時復查評分均明顯較高,且健康生活方式評分均較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飲食、生活習慣等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尤為重要[9]。冠心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疾病監(jiān)測、運動療法、飲食治療和健康教育、藥物治療是冠心病治療的5個重要原則[10-11]。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對冠心病患者的輔助治療有很大影響,社區(qū)醫(yī)務(wù)人員可定期為患者檢測血壓、心率等指標,及時監(jiān)測患者病情,有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接受醫(yī)療服務(wù),并可積極發(fā)揮患者自身的重要作用,對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2-13]。
社區(qū)綜合干預護理可根據(j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發(fā)展狀況以及心理變化情況,對其飲食、生活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設(shè)計,為患者提供全面方便的醫(yī)療保障,大大減少了患者到醫(yī)院就醫(yī)的繁瑣程序[14]。社區(qū)綜合干預措施因其全面周到的服務(wù)和管理,為患者帶來了福音,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發(fā)展趨勢極其迅猛[15]。開展社區(qū)綜合干預護理措施,是對冠心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的前提,能夠確?;颊哒莆辗e極正確的治療疾病的方法,避免其受一些虛假信息誘惑,從而接受更加科學規(guī)范的治療。冠心病患者接受連續(xù)性的社區(qū)管理與護理,不僅能促進健康教育的開展,而且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疾病的控制,還可積極發(fā)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影響重大[16]。社區(qū)綜合干預護理的實施過程中,應盡可能合理配置護理工作人員,并提高護士和醫(yī)生的醫(yī)療水平,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相互溝通,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等[17-18],從而減少護理人員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延錦, 陳嘉, 曾穎, 等. 衡陽市社區(qū)冠心病高危人群護理干預研究[J].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4, 39(10): 1061-1066.
[2]鄭旭君, 鄭翠紅, 陳楚, 等. 社區(qū)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家屬照顧者壓力狀況[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17): 4966-4967.
[3]陳軍平. 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社區(qū)規(guī)范化管理效果[J].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 2015, 7(4): 465-467.
[4]潘雪暉. 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J]. 西部中醫(yī)藥, 2013, 26(7): 105-106.
[5]Leemrijse C J, Van-Dijk L, Jorstad H T, et al. The effects of Hartcoach, a life style intervention provided by telephone on the reduction of coronary risk factors: a randomised trial[J].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2, 6(12): 47-54.
[6]鄧世昌, 張春梅, 香利強, 等. 社區(qū)中采用德爾菲法構(gòu)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刊, 2015, 17(2): 213-214, 216.
[7]周占林, 王寧夫, 鐘益剛, 等. 社區(qū)強化管理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3, 13(5): 401-403.
[8]丁美華, 蘇齊, 童燕青, 等. 社區(qū)護理干預對居家養(yǎng)老冠心病病人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 護理研究, 2015, 29(9C): 3374-3376.
[9]鄭淑梅, 楊秀蘭, 呂燁輝, 等. 延續(xù)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心臟康復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 2012, 47(6): 68-69.
[10]童芳, 黃新苑, 羅桂芳, 等. 目標性社區(qū)護理對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栓的應用價值[J]. 中醫(yī)藥導報, 2014, 11(5): 129-132.
[11]阮芳, 梁榕, 王炎, 等. 社區(qū)健康教育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5, 24(6): 600-603.
[12]曾會云, 胡賢主. 社區(qū)健康教育對控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作用分析[J].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5, 20(5): 370-373.
[13]丁美華, 侯進, 沙莎. 居家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情況與治療依從性的相關(guān)性[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3, 30(11): 19-21.
[14]Azar D, Mohsen J, Shila K. Effects of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s on maternal serum indicators of infection in women at risk for preterm delivery: A randornized trial comparing betamethasone and dexamethasone[J]. J Res Med Sci, 2012, 17(10): 911-917.
[15]周婷, 毛志錦, 付阿丹, 等. 社區(qū)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并存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 2013, 28(5): 75-78.
[16]孔淑貞, 蔣文慧, 李偉之, 等. 多學科團隊自我管理在社區(qū)冠心病病人干預中的應用研究[J]. 護理研究, 2015, 29(7B): 2456-2459.
[17]常麗娜. 健康管理對控制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社區(qū)觀察[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5, 15(1): 137-138.
[18]張子文. 社區(qū)干預對冠心病心絞痛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3, 21(5): 62-63.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car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U Dongyan1,PAN Sheng2,REN Lijuan1,MA Guohua1,HUI Wangchun3
(1.CommunityDepartment; 2.EmergencyDepartment; 3.PreventionandSecurityDepartment,ShaanxiFriendshipHospital,Xi′an,Shaanxi, 710068)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effect of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car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s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A total of 100 aged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elf-management and healthy lifestyle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diet control score, prescribed medication score and periodic review score were (4.49±0.51) points, (6.35±0.43) points, and (1.53±0.06) 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were (3.45±0.52) points, (4.46±0.46 ) points, and (0.99±0.05)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ealthy lifestyl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7.46±13.66) 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6.54±11.26)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has significant efficac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it can improv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KEY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收稿日期:2016-03-24
中圖分類號:R 47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6)12-011-03
DOI:10.7619/jcmp.2016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