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慧 曲寶君
?
醫(yī)、護、技合作在骨科圍手術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
薛慧 曲寶君
【摘要】目的 探討醫(yī)、護、技合作在骨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方法 通過患者從入院、術前、康復期、出院前的指導,在一系列的護理和專業(yè)康復師的協(xié)助下完成康復訓練。結果 提升滿意度,加快患者康復。2015年調查樣本患者健康教育滿意度:376例(97.2%),治療護理滿意度:370例(95.6%),對護理滿意度:381例(98.4%),對醫(yī)生滿意度:375例(96.9%),對康復師滿意度:379例(97.9%);與2014年同期同數量樣本比較健康教育滿意度:366例(94.6%),治療護理滿意度:356例(92.0%),對護理滿意度:367例(94.8%),對醫(yī)生滿意度:363例(93.8%),對康復師滿意度:370例(95.6%);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采用醫(yī)護技合作在骨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可促進患者恢復,提高患者對臨床的滿意度。
【關鍵詞】骨科手術患者;醫(yī)、護、技合作;康復護理
隨著醫(yī)學學科的發(fā)展、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以及現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臨床護理已由“以疾病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圆∪藶橹行摹?,這就需要臨床護理模式發(fā)生相應的轉變[1],由于我們國家的康復治療理念才剛剛起步,術后的康復期多是在家里渡過,家人承擔了大部分“康復師職責”,常常讓家屬不知所措,存在不少誤區(qū),也延誤了患者的康復,醫(yī)、護、技合作是指醫(yī)生、護士、康復師一起工作,分擔為患者解決問題的責任,共同決定和實施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的過程[2]。良好的醫(yī)、護、技合作是提高醫(yī)療、護理水平,消除疾患,促進康復的重要保證[3]。實施醫(yī)、護、技合作工作模式可提高患者術后康復訓練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骨折的康復,從而減少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和負擔[4]。
1.1 資料
我科于2015年6月開始啟動醫(yī)、護、技合作工作模式,經過磨合后,將2015年10~11月的387例骨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14~89歲,平均年齡(67.3±3.68)歲,男261例,女126例,膝關節(jié)手術167例,髖關節(jié)手術153例,各種骨折67例。2014年同期的369例手術患者為對照組,年齡15~88歲,平均年齡(67.9±3.21)歲,男244例,女125例,膝關節(jié)手術142例,髖關節(jié)手術149例,各種骨折7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責任護士、主管醫(yī)生、主管康復師組建康復護理小組,責任護士為組長起到上傳下達作用,以小組的團隊形式為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治療,康復,護理及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
1.2.1 入院時,醫(yī)、護、技共同管理好新入院患者時,責任護士要向患者介紹主管醫(yī)生和責任護士,這樣醫(yī)護明確自己的責任,護士對患者的自理能進行評估,為自己的患者提供全方位、全程的服務,從而使醫(yī)護配合更加密切。
1.2.2 術前準備,護士與康復師共同做好術前工作在醫(yī)生下達手術醫(yī)囑后,責任護士為其做好術前宣教工作,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充分準備,能夠積極配合,如指導患者術前練習床上大小便、有效咳嗽、疼痛知識的宣教等,康復師術前1日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術前情況,為其制定康復計劃做好準備。
1.2.3 術后第1日晨,醫(yī)、護、技進行碰頭會主治醫(yī)生根據患者的術中情況,交代其注意事項,護士制定健康教育計劃,康復師選擇康復方案,以達到患者最佳康復的目的,護士、康復師要注意,在進行健康教育時,醫(yī)、護、技口徑要一致,做到醫(yī)療信息一致,以免讓患者感覺醫(yī)、護、技說法不一,產生誤解。
1.2.4 術后康復期間,動態(tài)評估患者對疾病常有錯誤認識,無端焦慮,擔心預后出現嚴重畸形,害怕出現生活不能自理,護士及康復師要正確引導,灌輸正確認知,幫助患者自我調整,樹立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如主治醫(yī)生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鎮(zhèn)痛藥物,護士指導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康復師為其選擇適當的康復理療方式等,還應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囑其幫助監(jiān)督和積極配合患者堅持鍛煉使患者從被動治療轉變?yōu)橹鲃臃e極的合作治療,以提高治療的效果。
1.2.5 出院前1日,共同討論出院注意事項通過住院期間的治療、康復情況,為患者交代出院的注意事項,包括患者復診時間,由護士及康復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提供書面的康復護理指導,解除患者出院后的顧慮。
1.2.6 出院后1個月由主管醫(yī)生進行Ⅰ級電話隨訪進行康復指導,術后3個月由責任護士進行Ⅱ級電話隨訪進行康復護理指導,從兩個關鍵時間點抓好患者的康復護理。
1.2.7 評價標準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比較患者滿意度,每張問卷20項總分100分,經過患者主觀評價后,將評分≥95分計為滿意。
1.2.8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15年10~11月的患者滿意度高于2014年同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住院期間對臨床的滿意度調查[n(%)]
3.1 醫(yī)、護、技合作培養(yǎng)了團隊協(xié)作精神,減輕了護士的工作壓力,便于相互學習和溝通,有利于共同提高。有研究顯示,對醫(yī)護合作的態(tài)度,護士得分高于醫(yī)生,護士比醫(yī)生的合作態(tài)度更積極[5]。因此,選責任護士做組長可以充分發(fā)揮護士的協(xié)調、溝通作用,增加了護士的職業(yè)成就感,增強了護士的自信心,不但提高了專業(yè)水平而且提升了護士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
3.2 醫(yī)、護、技合作增強了護患間的溝通,通過有效的溝通,增加雙方的信任,營造出和諧的護患關系。通過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患者恢復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有利于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利于患者盡早的康復[6]。
3.3 通過醫(yī)、護、技的合作,確保了患者住院后及時得到相應個性化的護理、健康教育及有針對性的康復方案,使患者、家屬放心治療、心情愉悅[7]。羅彬[8-9]等人的調查顯示,骨科患者對手術尤其是有關功能鍛煉方法、活動注意事項及并發(fā)癥的預防等方面的需求最高。本方法通過小組活動,在患者手術前后5個關鍵的時間點進行合作查房、康復指導等形式來滿足患者對健康教育、康復鍛煉、護理知識的需求,大大提升了患者的依從性、康復鍛煉的準確率、滿意度。
3.4 通過醫(yī)、護、技合作,責任護士在治療、護理完成后,加強巡視,督促患者進行康復鍛煉,減少呼叫器響鈴的頻率,能夠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護理質量。
3.5 多項調查顯示,患者對醫(yī)生的信任度和依從性大于對護士的信任度和依從性,而在術前、術后,隨著護士參與程度的加大,患者選擇護士的比率才有所增加[10]。在醫(yī)、護、技合作中醫(yī)生、康復師參與到護理工作中,護士參與到醫(yī)療、康復鍛煉,不僅增加了醫(yī)務人員之間的了解,提升了護士在醫(yī)生、康復師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使患者更加了解到護士的重要性,大大提升了依從性,為護士日后做電話隨訪奠定了基礎。有效提升了電話隨訪的質量。
然而,在實施醫(yī)、護、技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醫(yī)生、護士、康復師的學歷,工作年限均對術后患者的康復有著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我們醫(yī)護技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督促我們護士要加強自身的基礎知識及提高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才能加快術后康復的速度,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慧,賴蘭靜. 優(yōu)質護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實施[J]. 當代醫(yī)學,2012,18(10):116-117.
[2] 蘇靖,劉仁蓮,林惠青. 開展醫(yī)護成組責任制管理病人模式的探討[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96-97.
[3] 曹淑濤,夏秀娥. 通過促進醫(yī)護合作提高患者滿意度的體會[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138.
[4] 梁秋霞. 健康教育對老年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訓練的影響[J]. 中國傷殘醫(yī)學,2009,17(1):56-57.
[5] 趙莉,趙金彩,安永慧,等. 醫(yī)護合作對老年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健康教育的實施[J]. 河北醫(yī)藥,2010,32(12):1659-1660.
[6] 騰悅. 淺析人文關懷[J]. 吉林醫(yī)學,2009,30(4):3241.
[7] 王淑新,王穎. 綜合骨科優(yōu)質護理服務試點的做法與體會[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2):60-61.
[8] 羅彬. 骨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調查[J]. 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38(8):1495-1496.
[9] 廖明輝. 骨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況調查[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2,23(5):627-628.
[10] 譚峰,曹允芳,曹丹鳳,等. 外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現狀調查[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54-55.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08(2016)15-0260-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5.176
作者單位:青島市市立醫(yī)院骨科,山東 青島 266071
Application of Doctor, Nurs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UE Hui QU Baoju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 The patients from the hospital before surgery, rehabilitation, guidance prior to discharge,completed a serie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nursing and professional rehabilitators assistance. Results To enhance satisfaction, accelerat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satisfaction in 2015: 376 cases (97.2%),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370 cases (95.6%),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381 cases (98.4%), on doctors' satisfaction: 375 cases (96.9%),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division: 379 cases (97.9%),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2014, healthy education satisfaction: 366 cases (94.6%),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356 patients (92.0%),satisfaction to nursing: 367 cases (94.8%), physician satisfaction: 363 cases (93.8%), on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division: 370 cases (95.6%),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medical technology cooperation during 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Orthopedic surgery patients, Medical, nursing, technical coopera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