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世說新語》對桓溫的塑造

        2016-07-19 02:04:52賈驕陽
        銅仁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桓溫世說新語互文性

        賈驕陽

        (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

        ?

        《世說新語》對桓溫的塑造

        賈驕陽

        (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

        摘 要:《世說新語》對于人物之塑造歷來為人稱道,由于其獨特的文體與編撰目的,比之正史有時反而更能塑造出鮮活豐富的人物形象。甚至由于編者本身的愛惡喜好,《世說新語》與史書中的同一人物卻有著別樣的風(fēng)貌與氣度,這種狀況在桓溫身上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通觀全書,《世說新語》對桓溫的風(fēng)度豪情倍加欣賞,對其尷尬境遇給予理解,對其落寞下場難掩嘆息??傊?,在《世說新語》中,桓溫有趣有膽,也有人情味。而且,《世說新語》對桓溫的相關(guān)條目,前后互證,極有層次,字里行間,多隱筆遺韻,個中情致,頗值得人玩味。同時,從后世對相關(guān)材料的各種互文性表現(xiàn)可以看出,《世說新語》所塑造的桓溫形象的影響極為深遠。

        關(guān)鍵詞:《世說新語》; 互文性; 桓溫; 形象; 影響

        一、《世說新語》對于桓溫形象的塑造

        從諸多資料來看,歷代史家雖然也認可桓溫的雄才大略,但向來視其為權(quán)臣賊子,正所謂:“以雄武專朝,窺覦非望”[4]2568。王夫之在《讀通鑒論》第十五卷中將桓溫與董卓、司馬懿等人相提并論,認為“篡”才是其目的,卷十三中又稱“桓溫北伐,志存乎篡也”,卷十四中又有:“桓溫老病奄奄,且暮且死之日而謀篡不已”[5]429,鄙視痛恨之意噴薄難掩,這其實代表了史家對桓溫的普遍態(tài)度。但《世說》卻用精心擇選的材料與細膩的筆觸展現(xiàn)了這位梟雄不一樣的面孔。關(guān)于《世說》對桓溫的形象的描寫,已有多人予以歸納。具體可參見滕騰《試論〈世說新語〉中的桓溫形象》(《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3年第2期)、歐陽又梅《〈世說新語〉中王敦形象及成因》(《廣西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3年第6期)及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4年韓文娟的碩士論文《桓溫研究——以與文人的交游及其創(chuàng)作為中心》??傮w來說,《世說》著重于描寫桓溫的爽邁風(fēng)神,瀟灑豪放,慧眼識人,卓絕才干。對于桓溫謀逆之心雖有涉及,然而寫得云淡風(fēng)輕,筆法極為克制,這與正史相形,區(qū)別巨大。《晉書》將桓溫與王敦列于同篇,其貶斥之意極為明顯,但《世說》之中對于王敦與桓溫的塑造有云壤之別,其對王敦尚有多處描寫其冷漠殘忍、狂傲自大,雖然筆觸溫和,表達隱晦,然而貶斥之意,依然溢于言表。但對桓溫,從《世說》所擇取的材料來看,幾無此意。例如,王敦見美人被殺而無動于衷,桓溫卻因猿猴之死而大發(fā)雷霆,這種對于生命的不同態(tài)度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眾所周知,《世說》多取材于《郭子》《語林》,但通過對比各書中對于桓溫的描述,可以看出《世說》之取材有著非常明確的立場。例如,《語林》140條言:“桓宣武與殷劉談,不如甚;喚左右取黃皮褲褶,上馬持槊數(shù)回,或向劉,或擬殷,意氣始得雄王?!盵6]102這種不加約束的梟雄姿態(tài)既缺乏風(fēng)采,也沒有記言價值,實際上對桓溫是一種丑化。又有《語林》139條記有劉琨老婢對于桓溫相貌不如劉氏的評價,桓溫因此還“弛冠解帶,不覺惛然而睡,不怡者數(shù)日”[6]103,可謂完全是極具趣味的小說家言。但《世說》卻不予擇取,而《晉書》卻將之收錄,這鮮明地體現(xiàn)出兩書的不同之處[7]10。

        除了對材料的選擇別具匠心之外,《世說》還通過細節(jié)的刪削塑造出了與正史不一樣的桓溫形象。例如《晉書》記載:

        (溫)或臥對親僚曰:“為爾寂寂,將為文景所笑?!北娔覍?。既而撫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復(fù)遺臭萬載邪!”

        此事同見于《世說新語·尤悔》:“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復(fù)遺臭萬載邪?’”兩篇記載大體類似,然而個中情致迥然有別。首先,《世說》是以“桓公”名之,絕無貶斥不敬之意。其次,《晉書》所寫的場景中,桓溫是對手下眾親僚發(fā)言,并且是“臥對”。聞此大逆之言,“眾莫敢對”四字便可見眾人惴惴不安,靜若寒蟬之狀——此處的桓溫可謂渾身發(fā)散著一股強勢與囂張。但《世說》之中將旁人的存在完全隱去,“作此寂寂”更像是帶著落寞的自言自語,有一種別無選擇的無奈在其中。因而《世說》中的“遺臭萬載”之嘆與《晉書》雖字面上并無不同,但意蘊與氣氛已經(jīng)大變。若按《晉書》所記,此事當(dāng)不會置于“尤悔”篇中。正是通過對材料的精心擇選與加工,《世說》寫出了桓溫的溫情與落寞的一面,這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桓溫之于后世的形象。除此之外,《世說》還突出了桓溫早年間遭遇的許多坎坷,這主要發(fā)生于清談場上。田余慶先生在《桓溫的先世與桓溫北伐的問題》一文之中根據(jù)《世說新語》的相關(guān)記載,對桓溫與清談之淵源做了十分精妙的論斷[8]166,如下:

        (一)桓溫參與清談,當(dāng)為“求附庸風(fēng)雅”。

        (二)桓溫玄學(xué)并無根底,不被士流稱許,甚至常常為人輕視。

        (三)桓溫不僅玄學(xué)素養(yǎng)低下,人物品格更是惡劣。

        田先生之論可謂如老吏斷案,絲絲入理,惜未能將其進一步深入探討。《世說新語》有關(guān)桓溫之于清談的記載是大有進一步研究之價值的。從桓溫在清談場上的遭遇,可以看出桓氏一族的地位與桓溫面對的艱難困境。諸如《言語》64條,劉惔與桓溫同聽《禮記》而對其所發(fā)評語大不以為然;《文學(xué)》29條,簡文帝對桓溫親自組織的清談活動非常不屑,田先生于文中已經(jīng)交代得很清楚。除此之外,又有《文學(xué)》22條,桓溫參與王導(dǎo)、殷浩等人的集體清談,自道:“時復(fù)造心”[3]409,學(xué)者多以此判斷桓溫在清談有一定的造詣。但此事也說明整整一夜,桓溫未道一語,“造心”與否,實為未知。結(jié)合以上,桓溫在《世說》這本清談集中可謂是獨樹一幟?!妒勒f》如此花費筆墨在桓溫這樣一個清談場上的“綠葉”身上,加之桓溫本身的特質(zhì),《世說》關(guān)乎桓溫與清談的記載,可謂是言微旨遠。如《品藻》37條:

        根據(jù)以上提出的方法,在確定每種分類算法的最優(yōu)參數(shù)之后,使用劃分好的兩種訓(xùn)練集-測試集對每種算法分類準確性進行測試,準確性結(jié)果如表3所示。

        桓大司馬下都,問真長曰:“聞會稽王語奇進,爾邪?”劉曰:“極進,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復(fù)是誰?”劉曰:“正是我輩耳!”[3]1032

        此處對劉惔之言的解釋尚有歧義,分歧在于“我輩”之稱包不包括桓溫在內(nèi)。如果不包括,則是劉惔傲然自稱,彼時桓溫正有弄權(quán)之嫌疑,在此之前,劉惔極力反對桓溫出鎮(zhèn)荊州,所以可視為劉惔對其的打壓之言;如果包括,恐怕也不是什么煮酒論英雄的夸贊之言,按之前劉惔對于桓溫所言的不屑之論,“我輩”則是對其的揶揄。所以不論是哪種解釋,都表達出劉惔在清談之上對于桓溫的輕視之意,絕非一些人認為的是對于桓溫的認可。并且,根據(jù)《世說》所載,桓溫對于清談的態(tài)度隨著其政治地位的改變是發(fā)生了變化的,從中也可以看出一絲桓溫的心路歷程。如上文所論的《文學(xué)》22條中王導(dǎo)、殷浩等人的著名清談活動,據(jù)唐翼明先生所考,最可能發(fā)生在公元337年一月到六月之間。是時,王導(dǎo)63歲,其他參與者則皆為30歲以上,最小的便是生于312年的桓溫,26歲[9]253。相關(guān)的數(shù)條記載過于簡潔,無法考察其準確時間,但按其敘述之語境與常識推斷,當(dāng)皆為其年輕時所為。隨著桓溫勢力的逐漸膨脹,其與清談的關(guān)系日漸疏離,既沒有時間從事清談,也再無需借此尋求承認,其態(tài)度出現(xiàn)明顯的轉(zhuǎn)變。《排調(diào)》24條中,劉惔以“老賊”相稱而問,桓溫答曰:“我若不為此,卿輩亦哪得談?”[3]1551直到《輕詆》11條中,桓溫登樓遠眺中原,慷慨長嘆:“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zé)!”又以烹牛以況袁宏,引得滿座失色,此時他的所言所行與其年輕時深入清談場,傾心凝聽的姿態(tài),可謂云壤之別。從事清談之人,前后差別之大的,恐怕也只有桓溫一人??梢娀笢貙τ谇逭劦膽B(tài)度,與其政治生涯之起伏息息相關(guān)。對于清談,桓溫的確并不擅長也并不喜愛,更多的將其當(dāng)做一種實用性的社交手段。可以親近時賢,晉身名士,這實為年輕的桓溫最迫切的愿望。按當(dāng)時之世風(fēng),參與清談則是其不二法門,也是其年輕時期不得不為之的社交任務(wù)。

        從《世說》對桓溫在清談場上所遇坎坷的描寫可見桓氏在東晉門閥所遇之窘境,桓溫所處之時,也正是桓氏一族家族復(fù)興的轉(zhuǎn)折點——正由亂臣之后逆襲作忠良之家。承繼父志,光耀門楣是桓溫一生不變的志向。察其終生行跡,前后有所不一,然而其志可謂始終未移。相比《世說》中關(guān)于桓溫的其他描繪,這一點更加體現(xiàn)其精神內(nèi)核??梢?,《世說》別具慧眼,筆調(diào)獨特,通過對材料特別的擇選與處理,描寫了與桓溫權(quán)臣梟雄形象有巨大反差性的諸多軼事,特別是其早年在清談場上的失落遭遇,從而塑造出一個生氣凌然,百感皆具的桓溫形象。

        二、材料與反差:《世說新語》對桓溫塑造的余響

        《世說》之中佳句數(shù)不勝數(shù),軼事精彩紛呈,為后世提供無數(shù)典故。關(guān)乎桓溫的典故被引用最多的是兩條:“龍山落帽”與“撫柳長嘆”,前者已經(jīng)成為描寫重陽盛會與人物瀟灑風(fēng)范的常規(guī)性典故,后者更是用以感嘆時光易逝的黃金之句。僅僅是現(xiàn)存的北宋詞中便有20位詞人47次引用了“龍山落帽”[10]4。但這只能證明《世說新語》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并不能表明文人對于“桓溫”形象的接受。例如柳永在《玉蝴蝶·重陽》之中寫道:“西風(fēng)吹帽,東籬攜酒,共結(jié)歡游”[11]41,此處“落帽”與“東籬”都已經(jīng)完全被意象化,與桓溫本人并無太大聯(lián)系,但由此可以確定,《世說》對于桓溫的記載與塑造的確為中國文學(xué)史添加了一批光彩奪目的材料。

        后人對于《世說》關(guān)于桓溫之材料的運用并非只局限于單純地引用典故,有時還會在運用之中,又經(jīng)過特別的鍛造,使得其韻味大變,完全服務(wù)于自己的作品。顏之推《冤魂志》中《殷涓》篇云:“晉大司馬桓溫功業(yè)殊盛,負其才力,久懷篡逆……詔特赦晞父子,乃徙新安。殷涓父浩,先為溫所廢。涓頗有氣尚,遂不詣溫,而與晞游,溫乃疑之……所以并致極法。簡文尋崩,而皇太子立,遺詔委政于溫,依諸葛亮、王導(dǎo)舊事,溫大怨望,以為失權(quán),僭逼愈甚。后謁簡文高平陵,方欲伏,見帝在墳前,舉衣語溫云:‘家國不造,委任失所。’溫答:‘臣不敢,臣不敢!’既登車,為左右說之。又問殷涓形狀,答以肥短,溫云:‘向亦見在帝側(cè)?!嗳毡悴?,因此憂懣而死?!盵12]43《晉書》之中所記與此處幾無二致,只是引用相關(guān)材料之時只記桓溫“頻言‘臣不敢’”,而未知簡文帝魂魄究竟所言何事。按羅國威先生所言,“舉衣語溫云”當(dāng)作“舉體莫衣,語溫云”,是說簡文帝立于陵前,無所憑依。然而按此解以及簡文帝所言,桓溫是不該回答“臣不敢”的。其實此處顏之推的創(chuàng)作與《世說》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世說·黜免》云:“桓玄武即廢太宰父子……又重表,辭轉(zhuǎn)苦切。簡文更答曰:‘若晉室靈長,明公便宜奉行此詔;如大運去矣,請避賢路?!腹x詔,手戰(zhàn)流汗……”可見桓溫雖然權(quán)傾朝野,占據(jù)強勢,但對于簡文帝多有忌憚,《世說》之中類似的記載不只一處。簡文帝駕崩之時,是在謝安、王坦之的苦勸之下,才最后守住底線,下詔要求桓溫按諸葛亮、王導(dǎo)之故事輔佐新君,這一舉措拿掉了桓溫篡位的尚方寶劍,極為重要?!对┗赇洝反颂幩d,當(dāng)為在正史之基礎(chǔ)上,對《世說》中這兩件事的“后續(xù)”,是一種帶有仿寫性質(zhì)的創(chuàng)作,所以與《晉書》《世說》都有著極為密切的互文性關(guān)系。其意當(dāng)為,簡文帝的魂魄手中舉著皇帝所穿的衣服,對桓溫說,家國不幸,委任不宜,與《世說》中“大運去矣,請避賢路”當(dāng)為類似之意思。因此,桓溫才回答“臣不敢”,這雖然與《世說》之中“手戰(zhàn)流汗”、“宣武矜愧,不得一言”[3]1670有所類似,但其情緒還是更加貼近《晉書》之中的“驚懼,不得一言而出”。因此,此處《冤魂錄》只是暗用了《世說》中桓溫的相關(guān)記載,其視角觀點依然是偏于正史的。當(dāng)然,從此處也可以看出,自六朝時期開始,桓溫的形象在文學(xué)與史學(xué)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反差,史書之中突出了他雄才大略然而野心膨脹,狂妄囂張的梟雄一面,意在論斷歷史,警醒后世;《世說》則著眼于其細膩的情感,豪放的氣質(zhì),卓絕的魅力,識人的能力;前者讓人有俯瞰之視角,后者使人如與其人親身交往,這種形象的反差完全源自于《世說》的巨大影響。例如,宋晁補之的《憶秦娥·和留守趙無愧送別》云:“高堂照碧臨煙水。清秋至,東山時伴,謝公攜妓。黃菊雖殘堪泛蟻,乍寒猶有重陽味。應(yīng)相記,坐中少個,孟嘉狂醉?!盵11]566詞中敘述重陽佳節(jié),依然少不了運用菊花與龍山佳會的典故。但值得注意的是,上闋中將趙無愧比作謝安,贊其風(fēng)神俊朗,超然世外;下闋中以“孟嘉”自比,而將對方比作桓溫,用以形容二人主客和睦,親密無間;可見《世說》之中桓溫豁達愛才的形象確實影響巨大,將其篡權(quán)梟雄的一面沖淡不少,否則晁補之?dāng)嗖粫砸粋€單純是亂臣賊子之形象來比喻上司。又如宋吳則禮的《滿庭芳·九日》上闋云:“涼風(fēng)吹帽,橫槊試登高。想見征西舊事,龍山會、賓主俱豪?!弊掷镄虚g可以明確地看出作者對于桓溫的喜愛,不管是征西之事,還是豪放之氣,都與《世說》密不可分。在連綴而出的桓溫典故之中,忽然加入了曹操“橫槊”之典,然而這些典故并列而出卻毫無違和感。曹操與桓溫一樣,也是極具爭議性的人物,由于極其出眾的文學(xué)才華,使得其在后世擁有了一大批文學(xué)擁躉,但桓溫卻并無詩作傳世,文學(xué)才能及地位與魏武帝不可同日而語,因而他在文學(xué)史上能與正史中出現(xiàn)反差,有較為可愛的正面形象,很大程度上都有賴于《世說》對其的記載、塑造。

        這種反差在后世有極為深刻的影響,從清人陳廷焯對于辛棄疾的評價便可見一斑(后文將對此詳細討論,此處不再贅述)。此影響甚至蔓延到了當(dāng)代。辛棄疾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用了“樹猶如此”的典故,有人認為此處絕不是化用了《世說》中桓溫之言,理由是辛棄疾是憂國憂民,壯志難酬的大英雄,而桓溫則是拘于一己之私的“大野心家”,所以此處辛棄疾所用應(yīng)該是庾信《枯樹賦》中之典。殊不知庾信之文亦是出自《世說》中桓溫所嘆,這三者之間是最典型的互文性關(guān)系。此類論述雖然純屬無稽之談,但亦能看出《世說》所造成的桓溫形象的反差對于后世的影響。

        三、以辛棄疾為個案審視《世說新語》對桓溫形象的影響

        最能體現(xiàn)桓溫形象在文學(xué)與史學(xué)上反差的是辛棄疾。稼軒文武雙全,雄才大略,在宋代一眾文人之中別具一格,這與桓溫在東晉清談家中的情形便有幾分相似。同時,稼軒作詞歷來以用典繁多著稱,并且在其詞作的眾多典故之中,出自《世說》的部分占到了大多數(shù)[13]。與北宋詞家多取《世說》典故抒寫高雅脫俗者不同,由于南宋特殊的國家情勢,以辛棄疾為首的南宋詞家用《世說》之典更多的是抒發(fā)對北國故土的愁思,對北伐戰(zhàn)爭的殷切,對壯志難酬的無奈,當(dāng)然也試圖借觀前賢來紓解愁腸。而此時,辛棄疾便與《世說》之中所記的名士英豪橫跨歷史,隔代相望,遙遙呼應(yīng),這其中便深刻體現(xiàn)出《世說》之桓溫形象對其的巨大影響。

        辛棄疾的許多詞作可謂是群賢畢至,身影重重,一首作品中常常是貫通千古,歷代英雄輪番列出,其中與《世說》相關(guān)者占了很大比重,謝安則是辛詞提及最多之人。在629首辛詞之中,與謝安相關(guān)者大約有26首[14]。但是對于謝安的推崇艷羨,是東晉之后歷代文人的共性,辛棄疾在其中并未有什么特別之處。例如他在閑居帶湖期間在詞中提及謝安者,幾乎全與《世說》對謝安隱居?xùn)|山的記載有關(guān),如《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中的“平泉草木,東山歌舞”[15]215,《水調(diào)歌頭(相公倦臺鼎)》中的“試問東山風(fēng)月”等等,具體可參見《辛棄疾全集校注》中所列的辛詞作品編年。此類引用在歷代詩詞中都有很多。謝安出則出將入相,平定邊疆,入則閑居?xùn)|山,縱情肆意,生前齊家治國平天下,身后贏得無數(shù)名。對于辛棄疾來說,興建樓臺,隱居帶湖,自然有幾分對謝安的映照,但他只能如謝安一樣歸隱,不能像其那樣建功,因而謝安更多是稼軒的一種夢想與憧憬。閑居帶湖期間,稼軒烈士之心尚未泯滅,抒寫東山有所希冀,到了其晚年詞作之中,對于《世說》典故的運用便是另一番情形了,限于主題,此處不做過多討論。

        桓溫之于辛棄疾便是另一番情景了。首先,辛棄疾對于桓溫這樣個性卓異的英雄是十分欣賞的,在其《水調(diào)歌頭·席上為葉仲洽賦》中,他稱贊友人“須作猬毛磔,筆作劍鋒長”[15]157,《晉書·桓溫傳》中劉惔形容桓溫說:“溫……須作猬毛磔”,辛詞完全取用此言?!稌x書》之中桓溫被視為不臣之臣,辛棄疾卻完全從正面引用,這自然不是說自己的朋友葉氏是位梟雄,而是基于《世說》所塑造的更加正面的桓溫形象。在辛詞之中,亦有不少篇章直取《世說》關(guān)于桓溫的內(nèi)容。例如上文所提到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又如《賀新郎》中“問何物,能令公喜”[15]43,取自《世說新語·寵禮》中“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3]1400,稼軒此詞乃是仿陶淵明而關(guān)懷親友之作,能在此篇中如此發(fā)散性地取用《世說》桓溫之典,可見桓溫之重情形象深入人心。這首詞作于1198年,是時稼軒已經(jīng)是晚年閑居狀態(tài),按照周濟所言,此時辛氏依然“斂雄心,抗高調(diào),變溫婉,成悲涼”[16]2??傮w來看,辛棄疾英雄氣壯,俾睨天下,更加青睞的當(dāng)然是桓溫雄姿勃發(fā)的一面。特別是上文提到,在隱居帶湖期間,稼軒格外青睞《世說新語》中關(guān)乎謝安與桓溫的內(nèi)容,但可以說,謝安代表了他的夢想,桓溫附和了他的性格。在《水調(diào)歌頭·送楊民瞻》一詞之中,他高唱“長劍倚天誰問,夷甫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直取《世說新語·輕詆》:“桓公入洛,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虛,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zé)!’”[3]1611對于《世說》中桓溫此典,稼軒分外喜歡,先后在三首詞中取用,最為引人注意的是《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詞上闋云: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jīng)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fēng)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15]215

        辛棄疾與志同道合之人詩詞相通從來都是下筆不可遏制,筆鋒一定會轉(zhuǎn)向偏安一隅的東晉南朝年代,同時很自然地將自己與賦詞之人比作當(dāng)時之英豪,給楊民瞻、陳亮等人的作品無不如此。但這首詞則是完全地將自己代入期間,代人而言。首句言東晉南渡,能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的人物確無幾個,與桓溫對王猛之評語“江東無卿比也”意味頗為類似?!伴L安父老”自然是取《晉書》卷九十八《桓溫傳》中,北征途中“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fù)見官軍’”之典。而“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之句完全是對《世說》的仿寫,語氣情態(tài)幾乎都照實移植。最后一句論道功名之語,《世說新語·排調(diào)第二十五》“桓大司馬乘雪欲獵”條云:桓大司馬乘雪欲獵,先過王劉諸人許。真長見其裝束單急,問:“老賊欲持此何作?”桓曰:“我若不為此,卿輩亦那得坐談?”其下劉孝標注引《語林》曰:宣武征還,劉尹數(shù)十里迎之?;付疾徽Z,直云:“垂長衣,談清言,竟是誰功?”[3]1551可見兩處內(nèi)容、內(nèi)蘊頗為類似。由此可見,此詞上闋辛棄疾有意無意之間是以桓溫之語氣發(fā)出,個中情感氣魄,可堪類比。辛詞之中亦有別篇之中有桓溫的影子,而未被前人注意。例如,著名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篇中有“八百里分麾下炙”[15]383句,取典于《世說·汰侈》中王愷的寶?!鞍税倮锺g”,其篇之中,牛被王濟射箭贏去,剜牛心而食,其情狀與詞境并不相符。恰恰就在《世說》中,桓溫在登臨高臺為袁宏質(zhì)疑之時,道:“諸君頗聞劉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芻豆十倍于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荊州,烹以饗士卒,于時莫不稱快?!盵3]1661稼軒此語當(dāng)是對這兩個典故的疊加融合,一者言其放膽任性之豪氣,二者表其俾睨庸人之傲骨。

        辛棄疾與桓溫之間的聯(lián)系早有人發(fā)覺,上文提及的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卷六評價辛棄疾為:“稼軒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機會不來,正則為郭、李,為岳、韓,變則桓溫之流亞”[17]166,一言已然點透其實質(zhì),稼軒常在詞中與史上諸多英雄看齊,在《永遇樂》一詞中搬出宋武帝劉裕,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南鄉(xiāng)子》中更是列出曹操、劉備、孫權(quán)[15]422,其建功立業(yè)的迫切之心,不在當(dāng)年桓溫之下。陳氏此語當(dāng)然是對稼軒的一種“輕詆”之語,但由其詞可以看出,辛棄疾自己絕不會認為如桓溫那般有什么不妥,至少在詞中筆下,他心中的桓溫并不是那個弄權(quán)的重臣,而是《世說》中那個情感多樣的豪杰。同時,這種評價也再一次地體現(xiàn)出桓溫形象由《世說》而起的反差。

        關(guān)于辛稼軒對桓溫的態(tài)度,姜夔的《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對辛詞原作的互文性傳寫極具代表性,這首詞通篇詞句都與桓溫脫不開關(guān)系。具體情況可見表1:

        表1姜夔作品與《世說新語》中桓溫文學(xué)形象之互文性表現(xiàn)

        在一首詞之中如此頻繁地用仿寫、拼貼等各種互文性方法來緬懷一位人物是極為罕見的,同時這首次韻之作又是完全針對另一位人物,其中的寓意便不言自明。雖然姜夔所用底文并非全出自《世說》,但基本是以《世說》所塑造的形象為中心,且與《世說》有著相同的審美取向。在姜夔的這首詞中,辛稼軒與桓溫的形象橫跨歷史,重影交疊,不分彼此。其中既有有意地使用典故喻人,又有通過兩人在一個人物上的交集(辛、桓之于諸葛亮,只不過桓溫是自喻)關(guān)聯(lián)二者。辛棄疾的原詩之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分別取用了孫權(quán)、劉裕、劉義隆等歷代英雄之事,最后以廉頗自喻。而姜夔此作又將桓溫列入期間,同時以桓氏作比稼軒。時人與后人寫給稼軒的詩詞之中,常常將其比作歷史上的英雄。例如,劉過《沁園春·寄辛稼軒》云:“擁七州都督,雖然陶侃,機明神鑒,未必能詩。常袞何如,羊公聊爾,千騎東方侯會稽?!盵15]863又如,羅愿《送辛殿撰自江西提刑移京西漕》中說:“羊祜保至信,陶公戒其奢”[15]855。以上兩首作品皆明確以羊祜、陶侃來比喻辛棄疾,但姜夔一詞已經(jīng)說得明顯到如斯境地,卻依然不點透桓溫的名字,可知歷史對桓溫的判定之嚴厲——他終究只能在文人筆下悄然隱現(xiàn),無法被置于歷史舞臺中央??梢哉f,姜夔的這首作品是對《世說》影響下的桓溫文學(xué)形象影響的最佳注解。

        其實,在作品中對桓溫抒發(fā)緬懷之情的并非只有辛派詞人。蘇轍《八陣磧》詩中便有:“奈何長蛇形,千古竟不悟。惟余桓元子,久視不能去。”[18]7對桓溫當(dāng)年的雄豪英偉之狀頗為向往。又有陸游《舒悲》詩中有“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學(xué)”、“捫虱論大計,使我思景略”、“歲晚計愈疏,撫事淚零落”[19]451等句,都與桓溫的文學(xué)形象有著莫大關(guān)系??梢娬分?,桓溫的文學(xué)形象還是頗為人青睞的。

        四、《世說新語》桓溫形象塑造的原因探析

        談及《世說新語》中的桓溫形象之成因,自然與當(dāng)時獨特的君臣觀有關(guān),但首先還是要歸結(jié)為桓溫本人極強的人格魅力。在《世說》的眾多人物中,桓溫顯得非常獨特,他出身于行伍,成長于市井,在清談之上造詣淺薄,汲汲于國家實務(wù),對建功立業(yè)的野心絲毫不加隱瞞,一派名士中,他總是最粗莽精悍的那一個。雖然如此,桓氏本身卻天賦卓絕,善于品藻,在名士圈中自有其影響力。最重要的是,他內(nèi)心任真細膩,不管是拂柳長嘆,還是為猿猴動怒,與之身份與形象都有極強的反差性,同時與魏晉精神存在著一致性,這樣反而有了一種極具力量與個性的美感?!妒勒f》慧眼獨具,著墨于此,遂成經(jīng)典。

        其次,由于作品的大量亡佚,桓溫并沒有什么文學(xué)影響力,盡管《詩品序》中提及桓溫,“孫綽、許詢、桓、庾諸公詩,皆平典似《道德論》,建安風(fēng)力盡矣”,將之與孫、許并列,說明其還是有一定的文學(xué)造詣的,但可惜并無詩作遺世。關(guān)于其散文,可參考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4年韓文娟的碩士論文《桓溫研究——以與文人的交游及其創(chuàng)作為中心》(第78~85頁)。但其散文多是朝堂上奏的實用文體,一者文章是否出自其手成疑,二者若要說其很有文學(xué)價值有些牽強。但由于他個人十分注重與文人的交流,因而幕下聚集有大量文人,圍繞其成為非常典型的以政治人物為中心的文學(xué)群體。桓溫對于文人的親近以及對其文學(xué)集團的經(jīng)營,必然會在文人群體中獲得優(yōu)良的口碑。東漢末年暴臣董卓伏誅,還有蔡邕感其知遇之恩,為之慟哭,可想而知,桓溫的眾多部下總會有關(guān)于這位上司的佳話妙評,《世說》可取的各類桓溫資料如此豐富,與此也不無關(guān)系。曾經(jīng)與桓溫有過上下級關(guān)系的文士數(shù)量極多,影響很大。如,袁宏曾在桓溫手下備受重用,后被其疏遠,但到桓溫病重之時求取九錫,袁宏代作上表,一蹴而就,桓溫死后,袁又為之作《丞相桓溫碑銘》。結(jié)合《世說》中袁宏對桓溫發(fā)表異議之事,可知袁氏一介書生,全然沒有政治敏感性,但卻從另一方面說明,袁宏對桓溫內(nèi)心并無芥蒂,一心為之服務(wù)。又如,顧愷之對桓溫充滿敬意,視之為恩人,同時顧又有著非常長久的政治生命,直到桓玄倒臺之后,他依舊屹立政壇。類似的人物還有伏滔(約317~396)、車胤(約333~401)等,皆是與桓溫親近交往,對之頗為敬重,且非常長壽的文人,這必然會對桓溫身后之名的傳播起到積極的作用。他們與劉義慶所處的年代咫尺相隔,這種影響肯定是存在的。特別是孟嘉,其在龍山與桓溫的“落帽”之事成為千載佳話,并且他有一位偉大的外孫——陶淵明,陶公曾在《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中極為詳細地記錄了外公與桓溫的交流場面,他們不僅在宴會之上相互開玩笑,且在生活中談?wù)撘魳?,無意中對桓溫形象也做了側(cè)面的渲染,陶淵明與《世說》在這一點上也有了交集。同時,桓溫本人有著強烈的歷史意識,對自己的形象頗為在意,孫盛作《晉陽秋》觸怒他一事便非常明顯地說明這一問題。

        當(dāng)然,正如上文所說,同樣的一件事可以有不一樣的敘述方法,雖然《世說》是綴集舊聞而成,但對于人物的塑造與其著者的態(tài)度還是有莫大關(guān)系的。因而,《世說》桓溫形象的成因的聚焦點便在劉義慶身上。眾所周知,桓氏與劉氏有著極深的淵源,劉裕實際上是從桓氏手中奪取的權(quán)力。但最重要的是,桓溫與劉義慶的叔父劉裕存在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性。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言:“董卓推陳留之刃,司馬懿解曹芳之璽,桓溫奪帝弈以與簡文,劉裕弒安帝以立瑯邪,皆假伊、霍以為名而成其篡?!盵5]429此言雖然是將一串人物打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但也表明劉裕與桓溫之間的共通性。他們都出身于行伍,都憑借軍權(quán)在東晉朝廷權(quán)傾一時,在步步登臨權(quán)力巔峰的過程中也萌生了相同的野心,就連二人在政策上都頗有承續(xù)性。桓溫的土斷政策觸及了士族莊園的利益,在其死后便被停止,正是劉裕承繼其路,重新實行。他們都極為重視謝氏家族,希望予以拉攏,只是時運不同,桓溫遇到了不世出的謝安,劉裕則遇到知己謝景仁(可參看Cynthia L. Chennault(陳美麗):《高門與孤寒:南朝謝氏族人的升沉》),君臣一心,頗為得力。實際上,“桓溫——桓玄——劉裕”三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延續(xù)性”,有很多相同點,只是時機不同,世事迥異,有了不一樣的結(jié)果。桓溫弄權(quán)之際,尚有謝安等士族代表暗相抗衡;桓玄立楚,終不能贏得門閥之支持,最終身敗名裂;直到劉裕,梟雄弄權(quán),處心積慮,謝氏子弟卻成為其左膀右臂,立下汗馬功勞,自此門閥政治進入了一種新的階段。實際上,劉宋皇族對于桓溫是非常敬重的,《建康實錄》記載,劉宋孝武帝劉駿于大明七年(463)“十一月丙子,小舍行所,登白山,使祭晉大司馬桓溫、毛璩等墓,置守冢三十戶?!盵20]485可見,《世說》對桓溫的評析與劉宋王朝是有著關(guān)聯(lián)性的,至少在此與朝廷保持了一致性。對于桓溫形象的精心塑造可以在尊重史實的情況下巧妙地扭轉(zhuǎn)風(fēng)向,這也是《世說新語》的一大絕妙之處。

        參考文獻:

        [1]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Z].北京:中華書局,1977.

        [2] (宋)蘇軾,著.朱靖華,等,編.蘇軾詞新釋輯評[Z].北京:中國書店,2007.

        [3] (南朝宋)劉義慶,編.(南朝梁)劉孝標,注.龔斌,校釋.世說新語校釋[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4]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Z].北京:中華書局,1974.

        [5] (清)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讀通鑒論[M].北京:中華書局,2013.

        [6] (晉)裴啟,撰.周楞伽,輯注.裴氏語林[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88.

        [7] 翟秀麗.《世說新語》編撰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xué),2010.

        [8]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2.

        [9] 唐翼明.魏晉清談[M].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10] 譚子夜.北宋詞中《世說新語》典故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xué),2008.

        [11] 唐圭璋,編.全宋詞[Z].北京:中華書局,1980.

        [12] (北齊)顏之推,著.羅國威,點校.《冤魂志》校注[Z].成都:巴蜀書社,2001.

        [13] 徐麗娜.南宋辛派詞人運用《世說新語》典故的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xué),2008.

        [14] 鐘慧霞.辛棄疾對謝安的受容[J].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論叢,1999,(6).

        [15] (宋)辛棄疾,著.徐漢明.校注.辛棄疾全集校注[Z].武漢:華中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2012.

        [16] (清)周濟,編.宋四家詞選[Z].北京: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8.

        [17] (清)陳廷焯,著.杜維沫,點校.白雨齋詞話[Z].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3.

        [18] (宋)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點校.欒城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9] (宋)陸游.陸游集[Z].北京:中華書局,1976.

        [20] (唐)許嵩,著.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Z].北京:中華書局,1986.

        (責(zé)任編輯 白俊騫)(責(zé)任校對 郭玲珍)(英文編輯 何歷蓉)

        The Characterization on Huanwen in the Book of Shishuo Xinyu

        JIA Jiaoyang
        (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Beijing 102488, China )

        Abstract:Shishuo Xinyu, short for Shishuo in the following, has been praised for its creation of characters. On account of its peculiar literary style and compiling purpose, the figures created in this book are sometimes more vivid than those the bibliographical history does. Besides, because of the compiler’s likes and dislikes, the same character described both in Shishuo and the history book behaves quite differently in features and spirits. Huanwen is a good example for this. In the whole book, Huanwen’s lofty sentiments and bearings earn more appreciation, his embarrassing encounters more understanding and his desolate fate more sympathy. In a word, the book describes Huanwen to be an interesting and courageous as well as a humane person. Moreover, the description throughout is mutually verified and hierarchical. Between the lines hides some words and rhymes, so his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is worth of thinking about deeply.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intertextuality of various material used by later generat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influence of Huanwen, a figure created in Shishuo, is far-reaching.

        Key words:Shishuo Xinyu, intertexuality, Huanwen, figure, influence

        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639 (2016) 03-0038-08

        收稿日期:2016-01-31

        作者簡介:賈驕陽(1988-),男,漢族,山西呂梁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為中古文學(xué)。

        猜你喜歡
        桓溫世說新語互文性
        《紅樓夢》與《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讀
        “浪子回頭”中的倫理敘事——《基列家書》與《家園》的互文性解讀
        論李白詩中《世說新語》典故
        從《世說新語》看士族女性的魏晉風(fēng)度
        《世說新語》中的名士品格
        《世說新語》中兩晉士人的文學(xué)審美趣味
        桓溫是個好領(lǐng)導(dǎo)
        前線(2014年2期)2014-11-10 21:38:23
        大筆如椽
        “谷歌退出中國”美方新聞報道的互文性分析
        互文性理論與文學(xué)批評解析
        91久久青青草原免费|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97午夜理论片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av久久久精品影院色戒|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不卡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狼人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综合色秘密影院秘密影院| 男女干逼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电影 | 无码av免费永久免费永久专区| 国产av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久熟女老人| 饥渴的熟妇张开腿呻吟视频| 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丝袜足| 成人黄色片久久久大全|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永久免费的拍拍拍网站| 在线播放国产自拍av|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欧美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熟女吞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亚洲夜夜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暴爽av天天爽日日碰| 亚洲一级av大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