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陽
(山東省榮成市第六中學,山東 榮成 264319)
理論與方法探索
簡論合作探究在高中體育新課改的嘗試
董向陽
(山東省榮成市第六中學,山東 榮成 264319)
本文主要分析了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闡述了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內容,并針對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進行了研究。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新課程改革;高中體育
如今我國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自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以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學生難以對體育課程產生興趣,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合作特征和探究心理,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作探究性學習主要是通過讓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針對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思考和探討,最終得出相應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思考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加深知識的印象,提高技巧的熟練程度。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淘汰。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能通過被動學習才能掌握相關的知識,這樣的方式不僅不會使學生全面學習到知識和技能,還會制約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學生被動學習,教學內容往往不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導致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沒有積極性,并認為體育課程具有一定的負擔,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通過合作和探究的方式,自主投入到學習之中,通過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同時,合作探究學習模式,還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樹立自身的尊嚴,并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動力。體育精神中非常注重拼搏和合作,而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我國高中學生由于即將面臨高考,文化課程的學習壓力較大,體育課程不能影響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為了讓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仍然能夠提高身體素質,培養(yǎng)健康的體魄,需要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即通過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
2.1 明確教學目標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即發(fā)揮學生的主觀特征,然而由于學生沒有形成完善的體育學習系統(tǒng),在探究問題時難免會出現偏差,且不同的學生思考方向也不一樣,因此為了避免體育教學出現混亂現象,體育教師首先要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思考。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特征,為學生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例如,分層教學方式,即通過將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組,對其制訂不同的學習目標,從而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提高體育技能。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藍球教學時,基礎技能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其進行打球;而基礎技能較差的學生,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基礎技能的學習,如傳球、運球等。
2.2 教學設施應用
不同的學生對體育運動都有各自的喜好,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相應的運動器材,如籃球、排球、足球等,分組進行運動訓練。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運動項目,能夠快速融入到運動訓練中,教師主要負責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起到鍛煉身體、提高運動技巧的作用。另外,在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技巧的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即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方式,針對體育技巧進行分解講解,使體育理論知識更加具象,從而讓學生加深對體育知識的印象。
2.3 教學時間寬泛
雖然體育課時相對于其他課程較少,但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新驚性和實踐能力,需要在合作探究教學中給以學生充足的時間,避免學生因為時間不足,而起不到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的作用。學生在碰到問題時,教師不應較快地對學生進行指導,應讓學生自主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過程中,主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另外,教師還要注重鼓勵學生,如有些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動作技巧,教師則可以通過鼓勵該學生,并讓其他學生一起學習的方式,對其進行激勵。
3.1 問題設置和學生分組
體育教師利用合作探究模式進行教學,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明確教學主題和問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設置,其可以通過在網絡上、體育雜志上等選擇和設置題目。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針對“快攻”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將“快攻與防快攻”作為主題,讓學生根據主題自主進行問題的設置。學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相關資料的查詢,對資料進行整理后提交給教師。隨后教師在根據學生的資料進行整理。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合作中提高體育技能,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組的方式較多,如根據興趣分組、根據能力分組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分組方式,并選擇小組組長。
投稿日期:2015-11-27
3.2 針對教學內容進行探究
在學生投入到探究前,教師要明確此次教學的主題,并說明合作探究的意義,讓學生能夠有目標地進行探究。此外,教師還可以就教學內容為學生提出有效的建議,避免學生探究錯方向。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藍球基礎技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藍球基礎較好的學生進行藍球基礎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并讓文字基礎好、PPT制作技能好等學生進行資料的展示,從而讓學生加強合作交流。所有的學生都需要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籃球技能的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基礎技能強的學生帶領基礎技能差的學生進行學習,通過示范、講解和交流的方式,提高基礎技能較差的學生的籃球技能。由學生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比較平易近人,可以使其他學生更容易接受,而負責教學的學生也能夠增強自豪感。
3.3 注重合作交流
學生根據教師制訂的主題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在收集過程中,即是對問題的探究。學生收集和整理完資料后,還要對探究成果進行展示,使學生能夠接受大家的審閱,從而明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收集、整理和展示過程中,學生要注重小組的合作,即小組組長首先將組員收集的資料進行統(tǒng)一和整理,篩選出具有價值的內容,同時小組還要對收集的資料進行討論,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特別是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要注重讓其發(fā)言,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最后,小組討論后的成果,再進行展示和提交給教師,教師和全班學生針對成果進行審查。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蹲踞式跳遠教學時,學生可以尋找相關的跳遠資料,如運動會跳遠視頻,并對跳遠動作進行分析。小組對跳遠動作進行討論,并經過嘗試來明確正確的跳遠動作。最后,學生展示探究成果,即起跳踏板的動作、騰起的角度等是否規(guī)范,教師和其他學生對該探究成果發(fā)表建議。
3.4 針對探究成果進行評價
教師要注重組織學生對探究成果進行交流和評價,使學生能夠接受不同的建議,使自身的探究成果更加完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探究成果和正確的動作技巧進行演示和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進行互相學習。學生在進行理論知識的探究后,一定要注重實際練習,教師則可以通過巡回觀察的方式,觀看學生的動作標準程度,并給出相應的評價。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變向運球的教學時,不同合作小組的學生根據探究成果進行練習,教師要負責指導。另外,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鼓勵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我國學生身體素質普遍偏差,目前我國開始注重體育教學,然而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難以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通過分析可知,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校和教師需要注重問題的設置、學生的合作交流及教學評價等。
[ 1 ] 朱其頌.讓體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略談高中體育合作探究教學法實踐[ 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5):156.
[ 2 ] 何志敏,張學亮.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普通高?;@球課中的實踐研究[ J ].內江科技,2013,34(3):83-84.
[ 3 ] 李孟璐.“小集體”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J ].當代體育科技,2013(29):59-61.
[ 4 ] 徐美萍.強化體育課堂中“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策略的研究[ J ].當代體育科技,2014(15):78-80.
G807.3
A
1674-151X(2016)01-113-02
董向陽(1969 ~),中教高級,本科。研究方向:高中體育教學。
10.3969/j.issn.1674-151x.2016.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