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堂
誘殺法是利用害蟲的趨性,并通過一定的物理裝置、化學毒劑或人工處理,將害蟲誘集殺死的一種方法。在害蟲的綜合治理中,誘殺法不僅具有良好的殺蟲效果,而且省藥、省力、省時,可以大大減少農(nóng)藥的施用量,降低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污染,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常用的誘殺方法有:
黑光燈誘殺法 利用害蟲的趨光性,每30~50畝地設置一盞黑光燈,每晚9時至次日凌晨4時開燈,可誘殺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煙青蟲、豆莢螟、螻蛄、金龜子、棉鈴蟲和蟋蟀等數(shù)百種害蟲,尤其在天氣悶熱、無月光、無風的夜晚,誘殺效果更好。據(jù)系統(tǒng)觀測,在6~9月誘到的棉鈴蟲蛾中,雌蛾占75.9%,其中未產(chǎn)卵和初產(chǎn)卵的占65%;田間落卵量平均下降20%~30%。據(jù)報道,山東省聊城地區(qū)曾采用高強度熒光燈誘蟲,一支燈一夜誘殺棉鈴蟲蛾30~35千克,最高紀錄達到54千克,相當于消滅棉鈴蟲4.2億頭;每支燈可控制棉田面積120畝。需要說明的是,燈光誘蟲必須大面積進行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則反而會造成局部地塊受害加重。
糖醋液誘殺法 用糖3份、醋4份、酒1份、水2份配成糖醋液,并按5%的比例加入90%晶體敵百蟲,然后把盛有毒液的盆放在菜地里高1米的土堆上,每畝放糖醋液盆3只,白天蓋好,晚上揭開,可以誘殺斜紋夜蛾、甘藍夜蛾、銀紋夜蛾、地老虎等多種害蟲。
毒餌誘殺法 取90%晶體敵百蟲1千克,先用少量熱水化開后再加水10千克,均勻地噴灑在100千克炒香的餅粉或麥麩上,拌勻后于傍晚順壟撒在作物根部,每畝5千克左右,可以誘殺多種害蟲。
毒草誘殺法 在地老虎幼蟲發(fā)生期,每畝用鮮雜草30~40千克,先切成長2厘米左右的小段,再拌入90%晶體敵百蟲50克或2.5%敵百蟲粉劑500克,拌勻后于傍晚撒施,誘殺效果良好。
堆草誘殺法 利用蟋蟀喜棲于薄層草堆下面的習性,將厚度10~20厘米的小草堆按5米一行、3米一堆均勻地擺放在田間,次日揭草集中捕殺;若在草堆下面放些毒餌或用直徑3~5厘米的木棍搗成洞穴,則效果更好。這種方法不便于大面積推廣,但很適合在小塊菜田應用。地老虎幼蟲超過3齡后,抗藥力增強,地面噴藥往往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可采用堆草法誘捕,做法是:傍晚將鮮草均勻地堆放在田間,每畝100堆,每堆面積約0.1平方米,第二天清晨翻開草堆捕殺,如此連續(xù)5~10天,即可將大部分幼蟲殺死。草堆一般每隔3~4天更換一次;也可將經(jīng)日曬干枯的草灑些清水,以提高誘集效果。
桐葉誘殺法 地老虎幼蟲對泡桐樹葉具有趨性,發(fā)現(xiàn)作物受害時,可取較老的泡桐樹葉,用清水浸濕后于傍晚放在田間,每畝80~120片,第二天一早掀開樹葉捉拿幼蟲,效果很好;若將泡桐樹葉先放入90%晶體敵百蟲150倍液中浸透,再放到田間,可將地老虎幼蟲直接殺死,藥效持續(xù)7天左右。
楊柳枝誘殺法 楊、柳樹枝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化學物質(zhì),對棉鈴蟲蛾等多種害蟲具有誘集作用。將新鮮的楊、柳樹枝放置一天,使其萎蔫,然后每8~10根捆成一把,于傍晚插放在田間(群眾稱之為“擺楊柳陣”),樹枝把長50~66厘米,高出棉株15~33厘米,每畝插放6~8把,第二天早晨用塑料袋套把捕蛾,并將把子收回,灑上水保濕,防止葉片脫落,傍晚再重新插入田間。楊、柳枝一般每隔10天左右更換一次;在楊、柳枝難以找到的地方,采用楓楊、櫟等樹枝,以及玉米葉等作為替代物,也有一定效果。根據(jù)多年誘捕資料統(tǒng)計,在誘捕到的棉鈴蟲中,雌蛾占64%,其中末產(chǎn)卵的占53.9%,初產(chǎn)卵的占31.8%;棉田落卵量下降35.6%~50%。
黃板誘殺法 蚜蟲、白粉虱等對黃色具有強烈趨性,可設置黃板誘殺成蟲。方法是:將纖維板或硬紙板裁成1米×0.2米的長條,涂成橙黃色,再涂上一層黏油(用10號機油加少許黃油調(diào)勻),每畝32~34塊,置于行間,使黃板底部與植株頂端相平或略高。當蚜蟲、粉虱等粘滿板面時,需及時重涂黏油,一般7~10天重涂1次。
性外激素誘殺法 利用性外激素防治害蟲是近幾年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治蟲新技術。目前,性外激素的應用大致有3種形式:即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稱為“性誘劑”)、利用性外激素的粗提物、直接利用未交尾的活雌蟲。利用雌蛾活體誘殺,操作簡便,成本低,易推廣,在蟲量少時應用效果明顯。做法是:用50~60目防蟲網(wǎng)制成一個長10厘米、直徑3厘米的圓形籠子,每個籠子里放1~2頭未交尾的雌蛾(可先在田間采集雌蛹放在籠里,羽化后待用),把籠子吊在水盆上,水盆內(nèi)盛水并加入少許煤油,在黃昏后放于田中,每晚可誘殺很多雄蛾。
束草誘殺法 梨星毛蟲、梨小食心蟲、蘋果小食心蟲等害蟲,喜歡潛藏在粗樹皮裂縫中越冬,可于它們越冬前在樹干上束草,誘集它們進來越冬,然后集中殺死。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山東省東平縣龍山大街19號 郵編:271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