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鈺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對患者術后心肺功能狀況的影響分析
趙鈺
目的 研究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對患者術后心肺功能狀況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03—2016-01于鐵嶺市中心醫(yī)院進行治療的肺癌患者74例。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37例。其中觀察組患者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而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開胸手術,對比兩組術前術后心肺功能改變情況。結果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分別為(313.14±29.72)mL、(153.72±24.52)min、(8.26±2.58)d,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46.23±36.26)mL、(237.29±33.61)min、(13.27±3.42)d,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前兩組患者各項心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差異,手術后觀察組FVC、FEV1、PEF以及6MWD分別為(2.56±0.53)L、(1.67±0.28)L、(319.27±33.41)L/min、(527.93±58.72)m,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21±0.42)L、(1.45±0.16)L、(278.62±31.72)L/min、(487.14±49.76)m,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減輕患者痛苦,改善患者術后心肺功能。
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肺癌;心肺功能
肺癌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較高的病死率[1]。該病主要是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內者稱為原位癌癌腫,可向支氣管腔內或/和臨近的肺組織生長,并可通過淋巴血行或經(jīng)支氣管轉移擴散[2]?;颊咧饕R床表現(xiàn)包括咳嗽、發(fā)熱、痰中帶血或咯血、胸悶、胸痛等,嚴重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3]。隨著臨床上對肺癌診斷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以及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增高,臨床上肺癌診出率較高。對于早、中期肺癌患者而言,手術治療無疑是最理想的治療手段[4]。但常規(guī)的手術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鑒于此,本文通過研究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對患者術后心肺功能狀況的影響并進行分析,目的在于尋找最佳手術方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03—2016-01于我院進行治療的肺癌患者74例,男患者45例,女患者29例;年齡38~83歲,平均年齡(61.2±3.7)歲。按照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37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40~83歲,平均年齡(61.4±3.8)歲;對照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38~82歲,平均年齡(61.1±3.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消毒,且采用雙腔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維持單肺通氣。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開放肺葉切除術治療,選取患者第5肋間后側部位為切口,進行相應的肺葉切除術與系統(tǒng)淋巴結清掃操作。觀察組患者則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選取患者腋后線第9肋間部位切開2 cm切口,并以此為副操作孔;主操作孔則是在患者腋前線第3肋部位切開3 cm切口;而胸腔鏡孔為患者腋中線第7肋間取1.5 cm切口。隨后應用開胸器對患者肋骨進行牽引,開始肺葉切除。系統(tǒng)淋巴結清掃主要目標為左側第5、6、7、8、9、10組以及右側第2、3、4、7、8、9、10組,術后對創(chuàng)面進行縫合。兩組患者術后引流均采用一次性使用硅橡膠28F進行。并給予術后相應處理,包括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根據(jù)患者胸片結果確定引流管拔出時間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術前術后心肺功能情況,主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呼氣峰值流速(PEF)以及6 min步行距離(6MWD)。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予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對比(表1)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對比(±s)
表1 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對比(±s)
住院天數(shù)(d)觀察組 37 313.14±29.72 153.72±24.52 8.26±2.58對照組 37 446.23±36.26 237.29±33.61 13.27±3.42t17.267 12.219 7.114P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shù) 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
2.2 兩組術前術后心肺功能情況對比(表2) 術前兩組患者各項心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差異,手術后觀察組FVC、FEV1、PEF以及6MWD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2 兩組術前術后心肺功能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術前術后心肺功能情況對比(±s)
組別 時間 觀察組(n=37) 對照組(n=37) t PFVC(L) 術前 2.07±0.38 2.05±0.41 0.218 0.828術后 2.56±0.53 2.21±0.42 3.148 0.002 FEV1(L) 術前 1.26±0.57 1.27±0.56 0.076 0.940術后 1.67±0.28 1.45±0.16 4.150 0.000 PEF(L/min) 術前 300.26±31.62 297.72±30.96 0.349 0.728術后 319.27±33.41 278.62±31.72 5.367 0.000 6MWD(m) 術前 506.41±51.56 506.64±52.37 0.019 0.985術后 527.93±58.72 487.14±49.76 3.224 0.00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質量逐漸下降,肺癌的發(fā)病率明顯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危及人們身體健康安全[5]。該病會對患者呼吸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低氧血癥等臨床癥狀反應[6]。而肺癌作為惡性腫瘤之一本身便會使得患者出現(xiàn)較為強烈的應激反應,加上手術治療不可避免給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等因素,嚴重影響患者手術治療效果[7]。臨床上傳統(tǒng)的肺癌治療手術以開胸手術為主,但該治療術式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chuàng)傷,易破壞患者胸廓結構,從而損害肋間神經(jīng),造成患者術后劇烈疼痛,心肺功能明顯下降[8]。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醫(yī)療水平的逐漸發(fā)展,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作為一種新型的治療肺癌手段具有微創(chuàng)的優(yōu)勢,開始被應用于臨床上。
本文通過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天數(shù)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表明了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痛苦。原因可能在于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可提高手術視野清晰度,幫助術者更加清楚地辨認小血管,避免了手術過程中對其造成損害;同時,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主要是應用鈍性分離,在與鈦夾以及超聲刀的協(xié)同作用下,可有效地防止術后滲漏[9]。此外,術前兩組患者各項心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差異,分別進行手術后觀察組FVC、FEV1、PEF以及6MWD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這提示了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可顯著改善患者心肺功能。究其原因,本研究認為這是由于胸腔鏡肺葉切除術與傳統(tǒng)開胸手術相比,具有手術精準度更高,術中出血量更少的優(yōu)勢,而在胸腔鏡下行手術可盡量避免對患者周圍組織造成損害,降低了對機體的創(chuàng)傷;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在操作過程中并不需要切斷胸壁,也不會對肋間肌肉、肋骨等進行較大的破壞,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10-14]。
綜上所述,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肺癌患者臨床效果甚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同時提高了患者運動耐力,從而有效地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安全性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克,趙得堡.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治療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近遠期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5,44(34):4829-4832.
[2]趙純誠,郭志強,王征,等.微創(chuàng)手術對老年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影響[J].實用癌癥雜志,2015,30(1):82-85.
[3]李莉.完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術手術配合體會[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2):195.
[4]鄧海青,杜正隆,凌毅,等.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對患者動脈血氣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6):20-23.
[5]梁朝陽,強光亮,張真榕,等.胸腔鏡肺段切除與肺葉切除治療Ⅰ期肺腺癌的遠期療效比較[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5,31(10):604-608.
[6]王云.胸腔鏡下不同術式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NSCLC的手術效果對比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2):327-331.
[7]劉日清,阮永軍,劉如鋒,等.全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治療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6,28(1):99-101.
[8]車國衛(wèi),喻鵬銘,蘇建華,等.胸腔鏡和開放肺葉切除術對肺癌患者心肺運動耐力的影響[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44(1):122-125.
[9]張六伢,李遠靜,陳維,等.全胸腔鏡肺葉切除對腹型肥胖低肺功能肺癌患者術后心肺功能的影響[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5,15(10):917-921.
[10]李中正,王錦鵬.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后心肺功能的快速康復[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2):91-92.
[11]Li M.The world's first radical resection for lung cancer using glasses-free 3D thoracoscope was completed in Guangzhou[J].J Thorac Dis,2015,7(9):384-385.
[12]Kumar R,Lu SK,Minchom A,et al.A phase 1b trial of the combination of an all-oral regimen of capecitabine and erlotinib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in Caucasian patients[J].CancerChemotherPharmacol,2016,77(2):375-383.
[13]Gainor JF,Sherman CA,Willoughby K,et al.Alectinib salvagesCNS relapsesin ALK-positive lung cancerpatients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crizotinib and ceritinib[J].J Thorac Oncol,2015,10(2):232-236.
[14]Bestari MB,Agustanti N.Obstructive jaundice due to pancreatic metastasis fro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Acta Med Indones,2013,45(3):216-219.
2016-05-04)
1005-619X(2016)11-1168-02
10.13517/j.cnki.ccm.2016.11.021
112000 鐵嶺市中心醫(yī)院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