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皇
話題作文是高考作文鐘愛的作文方式之一。其特點是只規(guī)定寫作的話題范圍,而對文章的體裁、主題、立意、選材、表達方式、寫作手法等則沒做要求,考生可自主選擇,它能有效地拓展考生思維和想象空間,發(fā)揮自己的寫作特長,充分展示才華。但仍有部分考生在考場上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偏差,這是因為話題作文的開放性等特點,讓部分考生誤以為話題作文沒有嚴格的要求,認為可以隨意發(fā)揮,導致了文章游離話題之外。那么考場上怎樣應對話題作文,才不至于偏出話題之外呢?
一、解讀話題,確定文體
話題作文常常是不做文體限制,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但必須注意的是不限文體并不等于不要文體。所謂“文體不限”指的是不限于一種文體,給予學生選擇文體的自由。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認真解讀話題,以便確定適于自己發(fā)揮的文體,然后根據文體的特點來布局謀篇進行寫作。
話題作文只給出了寫作的話題,而沒給出寫作中心、材料、結構、文體、語言等方面的限制,學生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相對比較開放的構思空間,但如果不注意認真解讀話題,確定文體,往往會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所以,認真解讀話題相當關鍵,而解讀話題,也就是指要不斷縮小寫作口子,選準一個小小的切入口,然后集中筆力、施展才華加以突破,精心繪制切入口,讓它搖曳生姿,送給閱卷老師一碗心靈的雞湯。
二、標題新奇,開頭簡練
俗話說:“題好一半文?!睒祟}是文章的靈魂和統(tǒng)帥。話題作文允許考生自擬題目,因此在平時訓練時,要引導學生在擬題上狠下功夫,從標題的準確、凝練、含蓄、新奇等角度練習,標題可化用或仿寫古詩名句、流行歌詞、借用經典廣告語、俗語等;或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反問、雙關語等修辭來擬題,這樣的標題很可能讓閱卷老師“一見鐘情”。
比如:在不久的將來,中學生都將走向社會,社會和校園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有人說社會是復雜的,有人說社會上充滿了機會。請圍繞社會與校園的不同點,以“我眼里的社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如果這樣擬題“鷹擊長空,豈能不經歷暴風雨”“萬水千山只等閑”,等等,就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擬定了標題,接下來就必須認真打磨開頭了。高考作文因時間有限,不可能在謀篇布局上精雕細琢,閱卷老師也不可能認真玩味每一篇作文。這就決定了開頭在文章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讓開頭搖曳生姿的方式有:以給人啟迪且十分簡潔凝練的小故事開頭;以古詩文或名言警句開頭;以社會現象或自然現象開頭;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等,修辭上,以排比、對偶、反問等,當然還可以用夸張、引用、擬人、雙關等手法以求達到很好的表達效果。要注意的是,開頭不宜太長,應以簡潔凝練為主。
三、確定結構,精選材料
考場作文常見的結構有三種:并列式、遞進式、總分總式。采用哪種結構形式,一是根據話題內容來定,二是選擇自己擅長的。
為了使文章的結構層次清晰明了。設置關鍵句就顯得相當關鍵了,關鍵句就是各層次的中心句。關鍵句最好設置在每一層的開頭或獨句成段,總之,關鍵句必須醒目,讓閱卷老師能迅速找到。
文章材料要精當,這樣才會有足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要多方面、多角度地選擇材料,選取的材料要考慮到古今中外,盡可能全面??忌趯懽鲿r常犯的毛病是引進了材料,但只是生硬的堆砌材料,沒有分析材料與話題、自己的觀點相聯系,導致材料不能為自己的觀點服務。要克服這一毛病,必須引導學生在引出材料之后,表明自己對材料的看法與認識,這就是與話題相關的畫龍點睛的句子。還必須讓學生明白的是自己的觀點一定要與時代、社會人生聯系起來,這樣才具有時代性與深刻性。落筆就是“我的同學”或“我的老師”是話題作文的大忌,應將視線投向社會人生,以避免文章低幼化。
四、展開聯想,寫出新意
話題作文的開放性,就是要考生放開手腳,盡情地馳騁想象,多方位地展開聯想。這樣的作文才有新意。如以“關于夏日”為話題的作文,就可以聯想到夏日的自然萬物,夏日的象征意義,還可聯想到夏日發(fā)生的可喜可悲的故事。
高考作文的評價標準一般分為基礎等級和發(fā)展等級兩個級別。“基礎等級”是從立意、文體、思想感情、中心內容、結構語言、書寫標點等六個方面給出的評價標準;“發(fā)展等級”則是從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chuàng)新四個方面提出的評價標準,旨在鼓勵創(chuàng)新。
話題作文作為高考作文,必須給評卷老師一個好的感覺,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數。所以,有特色、有新意相當重要,教學話題作文時,要求學生要獨辟蹊徑,追求立意上的獨特感悟,切忌鸚鵡學舌;選材上要有創(chuàng)意,切忌千人一面;構思上要匠心獨運,切忌平淡無奇,波瀾不驚;語言表達上要精辟新穎,切忌陳詞濫調,平鋪直敘。
五、結尾有力,照應話題
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絞口。”結尾的重要性不亞于開頭,是閱卷老師重點關注之處,因此,結尾之處要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我們可以樸實的語言設計一個蘊含深刻、給人啟迪的結尾;也可以修辭手法、借助句式變化設計一個極富文采、搖曳多姿的結尾。必須讓學生明白的是,無論怎樣結尾,都不能是首段的簡單重復;語言要干凈利落,擲地有聲,切忌繁復雜沓。
荀子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币嬲貙懞迷掝}作文,僅僅掌握這些技能是遠遠不夠的,日常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多讀書,不斷地積累素材;勤思考,不斷提升人生境界;常練筆,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和表達技巧。唯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成竹在胸,寫出審題準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的好作文。
(作者單位:湖北省咸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