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聰,趙長璧,王清澤
(大連外國語大學體育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44)
理論與方法探索
籃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方式改革的初探
郭 聰,趙長璧,王清澤
(大連外國語大學體育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44)
本文以高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的大環(huán)境為引線,提出了籃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方式,闡述了籃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理論依據(jù)和培養(yǎng)方式的優(yōu)點。
籃球特長班; 人才; 培養(yǎng)方式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14.042
隨著《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頒布,“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高校人才培養(yǎng)機制創(chuàng)新”“使高校特色辦學爭創(chuàng)一流”的指導思想的提出,強調了以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為目的,高校要轉變體育教學觀念,更新體育教育思想,開拓體育課程的資源,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方式。這些信息突出了國家對體育教育改革的重視性,為高校體育教育科學發(fā)展指出了道路。
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模式是學生選課,參加每周2學時籃球選項課程,教師教授籃球理論知識和技能技術,學生認真聽取學習并消化,再由教師重復鞏固,使學生學會并掌握。這種教學模式,是教師作為主體,控制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雖有利于教學的管理與組織,但也確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發(fā)揮不出來、只重視知識技術忽略學生多樣能力的培養(yǎng)、教授過程中達不到個體差異性。籃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方式的提出并實施,有利于補充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額外的作用。其本身是以“健康第一”為根本指導思想,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實際需要的人才為目的。籃球特長班的培養(yǎng)方式有利于學生對籃球項目的訓練方法、組織比賽、裁判等與籃球相關的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提高學生之間相互信任、和諧相處、密切配合、有共同擔當?shù)呢熑胃?、一同完成目標的水平,并且能夠在遇到困難時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行和集體榮譽感,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基礎。
3.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從全人教育的視角闡釋了學習者整個人的成長歷程,發(fā)展人性,注重啟發(fā)學習者的經(jīng)驗和創(chuàng)造潛能,引導其結合認知和經(jīng)驗,肯定自我,進而自我實現(xiàn)。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重點研究如何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讓其從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發(fā)展出對世界的理解,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最高境界?;@球特長班培養(yǎng)方式恰恰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學生從自身的角度感知籃球運動,使其真正地對籃球課程有興趣。
3.2 分層次教學理論
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jù)學生的身體條件和運動技能,把一個教學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層次,根據(jù)不同層次確定各自的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應對不同層次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從而確保絕大部分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扼w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被@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方式恰恰是在學生進特長班時對所有學生按照身體素質、籃球技戰(zhàn)術水平等等的測驗成績進行分層,這也確實符合實施分層次教學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形式。
3.3 學習動機理論
其主要研究學生活動的獎勵或目標結構。道奇(Deutsch,M.)闡述了3種目標結構:合作性結構、競爭性結構和個體性結構?!吧鐣ベ嚴碚摗钡陌l(fā)展者戴衛(wèi)·約翰遜(Johnson,D.W.)認為,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學習動機,其本身就是一種彼此依賴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中建立起來的。讓這種動機發(fā)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學習中建立一種“利益共同體”的關系?;@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模式恰恰可以讓學生們通過共同的學習目標、分工任務、共享資源、在球隊中扮演各自位置、獲得團體獎勵來建立相互依賴的關系,隊伍中的成員們會形成“息息相關”“榮辱共存”的關系,恰恰是動機激勵的一個重要標志。
4.1 學生考核分級制度
學期始對有興趣學習籃球的學生進行包括身體素質、技戰(zhàn)術水平的測試,通過測試結果將學生區(qū)分特長班等級。通過等級的劃分,由不同教師區(qū)別對待,目的旨在解決切身棘手的問題,使各階段水平的學生都能有顯著提高。定期進行各方面考核,對低等級特長班中進步速度快、考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選拔到高級別特長班中,增添新鮮血液。這一舉措也是借鑒了體育運動隊的梯隊建設模式。這種模式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刀切”模式,能夠區(qū)別對待擁有不同水平的學生,使學生都能夠根據(jù)自身的實際問題最大限度的提高并受益。
4.2 適宜、充足的授課時間和空間
傳統(tǒng)的體育課選課模式受其他文化課的時間所限制,需要優(yōu)先解決公共課、專業(yè)課的選課時間,并且教學時間受到不能重復選課模式的限制,只能上一學期,空間上也就自然形成體育館使用、同一時間段高密度的人群等問題。籃球特長班的活動時間安排在了晚上,這對于全校熱衷于籃球運動的任何年紀學生都提供了時間,避免了白天其他課程的沖突??傮w教學時間是傳統(tǒng)選課模式的4倍,教師能在這4個學期的時間里為每名學生制訂細致的計劃,學生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完善自身的籃球基本功、技戰(zhàn)術水平。并且在空間上,也避免了白天的體育選項課對場地的占用、互相干擾,對教師和學生專心完成各項任務也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4.3 保持高水平的運動競技狀態(tài)
籃球特長班模式能夠使學生時刻保持高水平的運動競技狀態(tài),為了比賽隨時待命,有別于臨時組織運動員為大賽召集、籌備、訓練和比賽。在普通高校中開設的籃球特長班理論上相當于某些院校的高水平運動隊伍,能夠保證常年的訓練強度,保持良好的運動競技狀態(tài),為全國、省市級比賽時刻做準備。
4.4 將終身體育思想貫徹到底
籃球特長班中的學生不但運動時間較普通籃球選項課學生時間長,并且在訓練的過程中,將會學到有關籃球訓練的先進方法,介紹并學習籃球裁判法,讓學生了解籃球的競賽、組織、編排、裁判等一系列的專業(yè)知識?;@球運動不僅在校園的普及極其廣泛,社會上更加需要這種能夠懂得關于某項運動的專業(yè)知識?;@球特長班模式培養(yǎng)出的學生,能夠將籃球這項運動學得精益求精,并且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將所學到的運用到各基層、企事業(yè)單位中,帶動全民籃球運動的開展,將終身體育的思想貫徹到底。
4.5 培養(yǎng)活躍學?;@球氛圍、推動籃球項目開展的骨干
籃球特長班模式培養(yǎng)的學生具備豐富的籃球知識,能夠組織、開展校園籃球比賽。這些學生都是校園籃球文化的組織傳遞者,在學生的籃球俱樂部、籃球社團中成為了中堅力量。他們具備參加活動、比賽的專業(yè)技能,同時又有較強的體育理論知識、保健知識。在校園籃球比賽中能夠給同學們正確的引導,活躍學校籃球氣氛。普通學生在業(yè)余體育鍛煉中,對籃球特長班學生有非常強的信任感和依賴感,能夠有機會和籃球特長班學生一起運動和鍛煉,提高了自信心,并且受到督促后能夠將籃球這項有魅力的項目進行到底。
4.6 充分發(fā)揮專項教師自身價值,豐富理論實踐技能
籃球特長班模式培養(yǎng)的成功有一部分取決于專項教師的水平。對于特長班內的學生,籃球知識技能就不能僅僅局限于基礎,這就需要專項教師能夠實時地吸納最新的籃球理論知識、運動技能和戰(zhàn)術體系等及全面地接收有關籃球的最前沿,這也是對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和不斷完善。通過專項教師自身的學習,既能夠實現(xiàn)完善自我,又能夠擴充特長班學生的籃球知識技能,起到一舉兩得的作用。
隨著籃球運動在高等院校中的普及和重視,也不乏一些大學生球員被專業(yè)運動隊,省、市乃至國家隊選拔,可見高校對籃球運動員的培養(yǎng)效果之大?;@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方式是一項有別于傳統(tǒng)籃球課教學模式的改革。這種特長班培養(yǎng)模式能夠更加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名學生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其勢必能夠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大學生籃球人才,全面發(fā)展并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為大學生實現(xiàn)“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地基。但是,籃球特長班人才培養(yǎng)方式在實施上也受到高校實際情況的限制,諸如學校體育課的授課體系需要發(fā)生變化、學生是否能有統(tǒng)一的時間段來授課、教師是否愿意犧牲課下時間來為學生服務、聘請裁判和比賽等費用問題,這些都需要在實施改革的過程中逐一進行解決。
[ 1 ]鐘秉樞.高校高水平運動隊路在何方[ J ].中國學校體育,2006(2).
[ 2 ]魏勇,劉廣臣.對高校“選項”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 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3 (1).
[ 3 ] Johnson DW,Johnson RT,Holubec E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4thed)[M].Edina,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1993.
G841
A
1674-151X(2016)07-078-02
投稿日期:2016-05-25
郭聰(1980—),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