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銀
摘 要:教育學家陶行知說:“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1世紀是知識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更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主陣地,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努力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
關鍵詞:課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1-00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31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毙抡n標明確指出,課堂教學的任務要由傳統(tǒng)的傳授知識、訓練技能向學生認知、情感、意志、個性、智能的全面培養(yǎng)轉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改變這狀況,需要樹立新的教育理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適合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校經過近兩年的研究和探索,現(xiàn)已基本形成“創(chuàng)新五步”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步:師生互動,引入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自由、安全、民主、和諧的氣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發(fā)揮。課堂教學中適當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師生以及師生與媒介展開有效互動,一方面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降低學生學習的疲勞程度;另一方面能夠縮短教師、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之間的距離,有效突破教學難點。我們遵循這一原則,在課堂上,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以及師生與媒體之間互動起來,使學生迅速進入教育教學情境,使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搖籃。例如一教師在學習《晏子使楚》一文時,利用很多同學想成為一名外交官的心理,顛倒時空,以一群小記者跟隨晏子出使楚國為主線,設計了六大趣味活動,貫穿了理解、感悟、概括、辯論、寫作等各項能力的訓練,在整堂課中,教師巧妙地把學生引入到課文學習中,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中實現(xiàn)了和課文的深層次對話, 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同時也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第二步:引導質疑,明確目標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對于教師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币簿褪钦f,學生學習過程是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探索,積極交流,從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講,當學習者發(fā)現(xiàn)某種新知識與自己已有經驗矛盾時,就會產生認知不平衡。這種認知不平衡會促使學生努力尋求一種解釋或一種答案,這一過程就是知識產生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是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當教師引導學生緊扣課題提出疑問時,學生便提出了四個問題:1.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2.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3.小壁虎怎么“借”尾巴,結果怎樣?4.小壁虎還可能向誰“借”尾巴?這些問題使學生在上課開始就明確了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同時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以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里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索、追求。然后教師使用電子白板的遮擋功能逐一呈現(xiàn)小壁虎和小魚、黃牛伯伯、小燕子的情境對話圖,對學生提出的疑點進行點撥、指引,通過朗讀、情境對話、課本劇等一系列活動,最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中養(yǎng)成了質疑的習慣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第三步:自主探究,經歷感知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產生新問題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已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尤其樂于獨立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他們喜歡探討問題發(fā)生的原因,能解釋和論證事物或現(xiàn)象間較為復雜的因果關系,這表明他們已具備了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分析和整理,為學生提供充分實踐和探索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探索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樂趣,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還要大膽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質疑問難”“追根問底”和“別出心裁”地思考問題。如學習“認識時間”時,教師先出示學生父母的工作、學習時間表,再通過“撥一撥、填一填、說一說、比一比、問一問”等活動來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學以致用的快樂。
第四步:合作交流,整合觀點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對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結果有了初步的體會、感知,解決了一些簡單問題,對于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集體智慧、合作交流學習達成共識。一個班級由于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基本技能和思維方式的差異,合作交流學習給每個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營造了一個展示自己、了解別人、共同提高的平臺。為了讓合作交流學習能互動有效進行,教師要教會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方法、技能,并對學生的學習交流活動做有序組織,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教育和引導學生,在數學交流中要虛心學習、認真傾聽、細心思考,不管某個同學回答得“對”還是“錯”,我們都要讓別人把話講完,再修正補充,千萬不要別人剛一發(fā)言,就橫加指責,致使發(fā)言者望而生畏,欲言又止。
第五步:體驗感悟,延伸發(fā)展
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和感悟是教學的重要實踐活動。只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感悟”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并為他們的未來開辟廣闊的精神天地。課的結尾,教師要用激勵性的語言針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化解引導,使課內向課外延伸,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有效整合、互補,學在課堂,用在課外,進一步拓展學習空間,最終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新課程呼喚教師的激情,新課程呼喚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我們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想象與創(chuàng)造的空間,使學生由“學會”轉向“會學”,再到創(chuàng)造性地學,從而使其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皠?chuàng)新五步”教學模式是我校新課程改革的初步探索成果,我們將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