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瑞峰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236000)
探討合唱指揮的心理學
金瑞峰 (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236000)
合唱藝術作為一門高雅藝術,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但是合唱藝術作為一門學科來說,其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并且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討。而合唱指揮心理學作為一門綜合學科來說,更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支撐。本文通過對合唱指揮心理學進行討論,研究合唱心理學目前的理論研究基礎,分析合唱心理學目前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對合唱藝術發(fā)展的貢獻,從而對我國的合唱藝術提高做出努力。
合唱藝術;合唱指揮;心理學
合唱藝術在我國越來越得到普及,但是相關的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理論研究不僅數(shù)量不足而且質量也不能得到保障。合唱藝術如果想要發(fā)展的更好,不僅要加大普及和推廣力度,更要重視其理論基礎的研究和發(fā)展,促進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合唱指揮心理學作為合唱藝術理論研究中的一門綜合學科,更對合唱藝術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合唱藝術、合唱指揮藝術的研究,以及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發(fā)展現(xiàn)狀、發(fā)展措施,以及在今后的發(fā)展中提出的相應對策作出論述,為我國的合唱藝術的理論研究和發(fā)展施加微薄之力,推動合唱藝術在我國得到更好的普及和發(fā)展。
合唱指揮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的原理來研究合唱藝術中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合唱指揮心理學來源于合唱指揮最終又服務于合唱指揮,是指揮藝術與心理學的有機結合。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tǒng)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而合唱指揮又是合唱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唱指揮心理學又是合唱指揮和心理學的有機結合。心理素養(yǎng)對于合唱藝術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部分,由此可見,合唱心理學在合唱藝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從唯物辯證主義的角度分析,心理的實質是一種腦部活動,是客觀現(xiàn)實通過人腦的反應。從這個層次來看,心理學是自然科學的范疇。而合唱藝術從廣義上來看又是一門社會學科。因此要深入研究合唱指揮心理學就需要進行大量的科學與社會學研究。合唱指揮心理學是從音樂心理學中分化出來的學科,是合唱藝術與心理學原理融合的產物,是一門理論性極強,應用廣泛的科學。
1.理論基礎和研究不足
合唱指揮心理學作為一門薄弱學科目前無法得到足夠重視,直接導致的一個后果就是理論基礎不足。目前我國的合唱理論基礎還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并沒有做到真正的到實踐中去檢驗。一方面理論研究不足,另一方面又無實踐經驗可尋。中國作為世界合唱藝術家族中的一個青年,目前在普及方面尚不能與發(fā)達國家相媲美。而想要推廣合唱藝術,就要積極培養(yǎng)合唱指揮。但是合唱指揮心理學理論的不足直接阻礙了合唱藝術在中國發(fā)展的腳步。雖然目前這些情況有所好轉,但是合唱指揮心理學作為一門薄弱學科,理論研究還是缺乏,理論研究可能隨時都會中斷。
2.高校重視不足
高校聲樂教育都是將技巧效果放在首位,而對指揮心理學的研究并沒有引起高校教育的足夠重視。教育觀念上的欠缺直接導致理論理論的研究不足。高校教學更多的是重視技巧,而心理學角度往往是大多高校忽視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在教育學考試方面,學生可以不用通過體系的學習而通過一系列的技巧來獲得良好的成績。導致學生對理論學習缺乏系統(tǒng)系,缺乏積極性,學生對理論學的重視度不夠,最終導致了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心理學教育欠缺。
3.理論與實踐結合程度低
目前在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還都是以文本形式存在。另一方面,合唱指揮心理學方面的論文數(shù)量還是比較少。理論數(shù)量少,理論結合實踐程度低,是目前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發(fā)展現(xiàn)狀。交流多,觀摩多,座談多,輔導合唱團排練是對一個專業(yè)合唱指揮的最基本要求。只有不斷地參加實踐,在實踐中找到不足,才讓讓自身獲得更好的提升。而在實踐中,理論基礎的缺乏和對合唱指揮心理學的重視程度較低,導致合唱指揮心理學的實踐和理論無法更好地結合。
1.加強理論基礎研究
理論基礎是合唱指揮心理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健全理論體系才能在今后的實踐中更好的運用。國家教育部門應加強對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系統(tǒng)化,科學化研究,編寫成體系的理論基礎型教材。高校也應該將合唱指揮心理學加以重視,開設相關課程開放相關學位,給予學生更扎實的理論基礎,培養(yǎng)專業(yè)性的相關人才,為學生以后在實踐中更好地結合理論打下良好的基礎。
2.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理論基礎豐富健全的前提下只有將理論更好的付諸與實踐,才能在實踐活動中更好的檢驗理論。只有將理論與實踐更好的結合,才能在實踐中為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理論發(fā)展提供更好依據(jù),推動理論的更好發(fā)展。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夠幫助合唱指揮者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更好的發(fā)展,取得更好的成績。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才能獲得更好的理論基礎,才能推動合唱指揮心理學的更好發(fā)展。
3.國家和高校給予重視
國家由于對合唱指揮心理學的重視程度不足一方面直接導致理論的研究不能夠成體系化,成科學化,另一方面導致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無論是在數(shù)量,還是在質量方面還很薄弱。而高校對其重視的不足導致相關人才培養(yǎng)力度的不足,相關理論發(fā)展不足。導致合唱指揮在實踐中沒有理論依據(jù),更無從談起理論結合實踐。今后高校應給予合唱指揮心理學足夠重視,改變其處在薄弱學科的尷尬地位,促進理論在質量和數(shù)量上得到發(fā)展,促進其成體系化科學化的發(fā)展。國家應編寫相應的教材,高校在課程上應給予足夠的課時和重視,在資金上加大投入比例,促進人才的培養(yǎng)和理論發(fā)展。
4.合唱指揮做好與隊員的互動
合唱指揮做到與合唱隊員進行良好的交流,從而達到整個團隊形成一個整體的效果。指揮作為一個團隊的靈魂所在,更是需要有很好的語言能力,不僅能夠通過語言講解出來,還有讓合唱隊的人都能夠心領神會,這才能達到很好的互動。通過對于指揮中的心理文化、語言文化、審美文化以及情感文化進行一個很好的把握,于此就能對于一個作品進行很好的理解。一次促進合唱心理學在實踐中的應用,通過實踐促進其理論的發(fā)展。
合唱指揮心理學目前還是屬于新興學科和薄弱學科,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只是對合唱指揮心理學存在的問題和對應解決方法做一簡單總結。推動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發(fā)展,需要加強對其理論和體系的研究。只有在數(shù)量上獲得足夠的積累,才能推動其得到的質的飛躍。合唱指揮心理學的發(fā)展同時也可以促進指揮者理論和技巧的提升,使指揮者能夠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推動中國合唱藝術在今后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推動中國的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
[1]宋天宇. 高師合唱與指揮教學改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2]黃河. 合唱指揮的心理學研究[J]. 音樂時空,2015(21).
金瑞峰,音樂與舞蹈學碩士,阜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從事合唱指揮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