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鳴
尿液檢查一直是醫(yī)院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三大常規(guī)檢查之一。一些即使在中后期才有臨床癥狀的疾病,也會早早就在尿中留下“罪證”。 那么,我們身體里的哪些“隱形殺手”,可以通過驗尿“偵緝”出來呢?
“殺手一”:糖尿病
35歲的牟先生因肛門膿腫,到家附近的診所治療。輸液治療的第3天,牟先生卻突然昏倒在輸液室。急診室醫(yī)生立刻讓護士給牟先生做尿常規(guī)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牟先生尿中的血糖指數(shù)為4個+,高度懷疑他患了糖尿病。
接診醫(yī)生表示,醫(yī)院的三大常規(guī)檢查分別是血檢、尿檢和大便檢查。一般來說肛門膿腫不會導致昏迷。通過尿檢及其他檢查結果顯示,牟先生是一個糖尿病病人,而他自己也不知道。連續(xù)3天的輸液,導致他體內的血糖迅速升高,進而導致昏迷。
其實,尿糖一直都是尿檢中的重頭指標,它能透露出早期糖尿病等疾病的“蹤跡”, 不少糖尿病人早期,可以說一點臨床癥狀都沒有,也沒任何不適,然而尿檢卻能抓到疾病的微妙信號。
“殺手二”:血尿
30歲的沙先生近來總是隱隱感覺腹部疼痛,小便時癥狀加重。疼痛出現(xiàn)的第3天,沙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尿血。他立刻趕到醫(yī)院檢查。醫(yī)生給沙先生進行尿檢及相關檢查后告訴他:他至少患尿結石已3年了。
其實在泌尿外科的尿檢中,血尿是最常見的問題。導致血尿的主要原因除了尿結石外,就是腫瘤。來醫(yī)院泌尿外科就醫(yī)的病人,60%~70%的患者有腎結石,其中90%的人因腎結石出現(xiàn)過血尿。這是因為結石在移動的過程中,容易損傷尿路,所以很容易導致尿中帶血。
如果是無痛尿血,那么就要考慮是不是腫瘤引起的。無痛尿血是最危險的信號,很可能是腫瘤侵犯尿路,導致血管破裂,或是腫瘤本身破損引起的出血。但這兩種情況引起的血尿往往顯得較渾濁,如果是看起來清澈的紅色,則可能是因為溶血性貧血,而導致血紅蛋白溶解在尿中。
“殺手三”:尿路感染
每年夏天,多家醫(yī)院泌尿內科門診都會接診到很多因為憋尿而引起尿路感染的患者。
因為工作忙碌,戴先生常是一兩個小時,才能想起喝上幾口水。除了水的攝入得少之外,上趟廁所也不容易,所以戴先生常是一憋就是幾個小時。這樣一個月后,戴先生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的情況,到醫(yī)院做了尿檢后,確診為尿路感染。
由于尿路是人體的“下水道工程”,必須時刻保持疏通。倘若一個人長期憋尿,會導致尿路沒有水“沖刷”,導致尿道細菌滋長。一旦尿路感染后,尿檢中最明顯的指標就是白細胞的增長。白細胞是人體的“清道夫”,具有免疫功能。尿路感染通常是細菌感染,白細胞就會自動聚集到尿路中,因此尿中白細胞數(shù)量會大幅增長。
要確定是否發(fā)生尿路感染,尿檢是最直接的方法,檢查數(shù)據(jù)再結合臨床癥狀,就基本可以確診。一旦發(fā)現(xiàn)尿路感染,要及早治療,如果拖延治療,細菌很容易導致上行性感染,引起急性腎盂腎炎,危害更大。
學會科學“留尿”
留尿技巧一:留尿前應先清洗外生殖器 男性和女性的外生殖器上會有許多分泌物、細菌及蛋白質,如果不先清洗外生殖器,尿液中很容易混進這些物質。分析結果時,醫(yī)生就很難斷定是尿液本身的成分,還是受到外界的影響。特別是女性如果處于月經期,留尿前一定要仔細清洗。因為月經期有經血的干擾,更加無法辨別是血尿還是經血。同時留尿的標本量要相對充足,不要只滴兩滴進去,最好是留半杯左右。
留尿技巧二:中段尿最佳 這是因為前段尿和末段尿都可能混有一些分泌物,所以準確度不高。因此,留中段尿有助于精準地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留中段尿需要不間斷地排尿,取中段尿送檢。有的病人是撒到一半,停一下再接,這樣不是太正確。
留尿技巧三:晨尿最準確 做尿常規(guī)檢查,最好的檢查樣本是早晨第一次尿。此次的尿濃度高,含有各種病理成分較多,最能反映腎臟及尿路的情況,也容易檢查出疾病類型。在留晨尿送檢的前一天晚上,最好不要大量飲水。有些病人習慣在家里接好晨尿,然后拿瓶子裝到醫(yī)院。這種做法不是十分妥當。因為尿里往往有糖、蛋白質等物質,如果天氣較熱,必須在1小時內送檢,否則尿液容易變質,冬天則應控制在2小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