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辛艷民 宿國波
[摘要] 目的 探討糖尿病足壞疽截肢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壞疽截肢患者20例,在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觀察切口愈合效果,比較護理前后的血糖指標變化。結果 患者手術切口I期愈合19例(95.0%),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0%,對癥處理后好轉?;颊呷朐簳r空腹血糖值為(16.2±3.5)mmol/L,出院時降低至(7.8±1.4)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糖尿病足壞疽截肢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切口愈合,有利于控制血糖指標,值得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足;綜合護理干預;并發(fā)癥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4(a)-018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gangrene of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patients, the periopera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observe the wound healing effect,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changes in blood glucose. Results 19 cases(95%) of patients with I healing, 1 cases of incision infection, 2 case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ses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15%.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 time abdominal blood glucose value(16.2±3.5) mmol/L, and was reduced to(7.8±1.4) mmol/L at discharg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gangrene amputation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P<0.05), can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omote wound healing,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glycemic index and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Diabetic Foo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lication
糖尿病足壞疽是糖尿病患者的嚴重并發(fā)癥,是由于神經病變、血管病變、細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是導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1]。針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截肢手術能夠控制病情發(fā)展,而護理措施的應用直接影響到患者的預后效果。該文選取該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足壞疽患者20例,納入時間段為2011年1月—2015年6月。依據(jù)《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患者足部發(fā)生潰爛、壞死,趾端疼痛、麻木、發(fā)紺等,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行截肢手術。其中男性16例(80.0%),女性4例(20.0%);年齡處于38~75歲階段內,平均(50.6±2.4)歲;糖尿病病程2~11年,平均(4.6±1.0)年。該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且自愿參與,能夠積極配合醫(yī)師操作。
1.2 護理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體征監(jiān)測 患者術后選擇去枕平臥位8 h,不要坐起或上身抬高,避免腦脊液漏或顱內壓過低。每30 min觀察1次患者的體征指標,包括心率、呼吸、血壓等,4 h測量1次體溫。使用彈力繃帶對患肢進行加壓包扎,并且墊上軟枕適當抬高,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環(huán)。同時觀察肢體殘端皮膚顏色和出血情況,做好準確記錄。
1.2.2 心理護理 截肢對患者而言是巨大的損傷,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完整感,甚至出現(xiàn)絕望、抑郁、自殺傾向。對此,要求護理人員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交流,針對不同的心理制定不同的干預方案,切實滿足患者的需求。存在焦慮、抑郁的患者,多進行安慰和鼓勵,采用注意力轉移法疏導負面情緒;存在幻肢痛的患者,根據(jù)患者的文化水平進行解釋,經過1~3個月后能夠自行消失;存在經濟困難的患者,動員醫(yī)院人員捐款、捐物,幫助患者渡過難關;對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獲得家庭情感支持,重新樹立生活信心。
1.2.3 飲食護理 制定科學的飲食規(guī)劃,確保熱量和營養(yǎng)均衡,遵循定時定量原則。術后鼓勵患者盡早飲食,從流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嘔吐、發(fā)熱患者,能量供給按照25~35 kcal/kg計算;肝腎功能正?;颊?,蛋白質供應量按照1~1.5 g/kg計算。
1.2.4 疼痛護理 幫助患者調整舒適體位,避免壓迫患肢,同時選用合適的止痛藥物。針對幻覺疼痛患者,可以選用肌肉松弛藥物、抗驚厥藥物,實施暗示療法,幫助患者分散疼痛注意力。另外,輕拍患肢、進行按摩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減輕疼痛感。
1.2.5 康復鍛煉 鼓勵患者術后早期開展殘肢功能鍛煉,觀察皮膚的顏色和溫度變化,發(fā)生異常及時處理;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被動和主動活動,能夠避免出現(xiàn)攣縮、靜脈血栓癥狀,維持機體其他部位的正常功能。
1.3 觀察項目和指標[3]
(1)觀察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準確記錄并發(fā)癥情況。(2)比較患者護理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分別于入院時、出院時晨間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液3 mL,測定血糖指標。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通過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通過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切口愈合效果分析
20例患者手術切口I期愈合19例,占比95.0%。在并發(fā)癥上,出現(xiàn)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2例,共計發(fā)生率為15.0%,對癥處理后好轉。
2.2 護理前后血糖指標比較
20例患者入院時空腹血糖值平均為(16.2±3.5)mmol/L,出院時空腹血糖值平均為(7.8±1.4)mmol/L。由數(shù)據(jù)可知,患者經護理后血糖指標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965,P=0.001)。
3 討論
數(shù)據(jù)研究顯示,糖尿病足壞疽發(fā)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比49%以上,病情嚴重者會威脅生命安全,截肢手術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患者在長期高血糖的影響下,血脂代謝紊亂,會帶來神經和血管病變,降低了免疫功能[4]。因此,患者手術耐受性差,術后并發(fā)癥多,護理措施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
綜合護理干預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關注患者的病情恢復,同時也關注心理狀態(tài)變化,具有全面性、針對性的特點。文中分別從體征監(jiān)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疼痛護理、康復鍛煉五個方面開展護理操作,旨在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和心理,提高治療信心,加強飲食營養(yǎng)規(guī)劃,減輕疼痛程度,為病情恢復和功能恢復提供有利條件。該研究結果顯示,20例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率達到95.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5.0%,護理后空腹血糖值降至7.8 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和徐云先[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壞疽截肢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切口愈合,有利于控制血糖指標,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仕縐.綜合護理干預用于糖尿病足病人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9):38-39.
[2]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試行本)[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4,12(6):283-385.
[3] 鄭青,王靜,楊紅梅,等.糖尿病足壞疽截肢術圍手術期患者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1):991-992.
[4] 李文紅.糖尿病足壞疽截肢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17(17):223-224.
[5] 徐云先.整體護理在老年糖尿病足壞疽截肢患者的運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8):369-370.
(收稿日期:2016-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