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亞偉
摘 要: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有些已經被歷史的車輪所遺忘,只留下厚重的車轍印記給后人思考,而有些卻依然延續(xù)著傳承下來的華茂,在當今社會發(fā)揮著更加燦爛的耀眼光芒。中國工藝美術的發(fā)展歷史,源遠流長,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密切相關,帶給我們無限的創(chuàng)作可能,是先人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工藝美術與純藝術相比,有著它獨樹一幟的魅力,因為它的美更注重實用性,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智慧結晶。
關鍵詞:工藝美術;傳承;設計;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J50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077-01
首先,工藝美術指的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環(huán)境的造型藝術。從定義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它所包含的范圍是非常廣的。生活用品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美化,也就是說,凡是與生活和環(huán)境相關的造型藝術通屬于工藝美術,例如我們常說的吃、穿、住、用、行,都有著工藝美術的魅力身影。談及古代中國工藝美術的發(fā)展,我們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因為勞動的產生,意味著人類開始了區(qū)別于動物的物質生活,而工藝美術恰恰是審美與這種物質生產相結合的產物??v觀中國的工藝美術發(fā)展史,其豐富多彩程度是令國人驕傲以及世界贊嘆的,每個發(fā)展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與工藝精品留存于世,例如原始社會的彩陶、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漢代的銅燈、唐朝的織錦、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以及清朝的琺瑯彩等等,都以各自獨特的魅力影響著工藝美術的歷史畫卷。
對于當下的平面設計,從選材以及表現(xiàn)方式等各種方面,我們都可以充分去挖掘中國工藝美術帶給我們的啟示,讓這種寶貴的資源繼續(xù)造福人類并且得到更好地繼承與發(fā)展。
平面設計是設計的一個類別,是從二維的空間來展示美的實用性藝術。一般來說,平面設計是由圖形、色彩以及文字三個要素組合而成的,三者都可以從古代工藝美術的發(fā)展上找到借鑒。在這里,我們重點討論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圖形對工藝美術的運用。在工藝美術的范疇里,圖形可以用“造型”一詞來表現(xiàn),而造型中又包含了各種紋樣,如果說造型是骨架,那么紋樣就是填充的血肉,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原始社會時期,比較典型的工藝美術有陶瓷和玉器,那個時期的藝術造型更注重實用。傳承至今的玉器造型,對當今的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華夏銀行的企業(yè)標志,它的創(chuàng)意來源于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玉龍造型,表現(xiàn)了搏擊向上、升騰四海的企業(yè)形象,這是古代工藝美術與現(xiàn)代平面設計相結合的成功案例之一,為后世發(fā)展本民族設計開啟了思路。商周時期,最主要的工藝美術是青銅器,這個時期的工藝特點是濃濃的宗教氣息,青銅器造型多顯威嚴和神秘,是奴隸社會時期人們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雖然宗教意義大于審美意義,但對于我們今天的設計仍然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從造型上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種類繁多,總體來講可以劃分為酒器、禮器、食器等等,有鼎、尊、爵、觥、卣、獸、銅車馬等,而“鼎”的造型對于當下的平面設計創(chuàng)作有著很好的關聯(lián)意義。鼎,是古代高官顯貴用以烹煮、盛貯肉食的器具和祭祀祖先的禮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商周青銅器。其中,四羊方尊在造型上巧妙精細,動靜結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間,可謂巧奪天工。方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于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于尊腹部及圈足上。整體上下寬,中間窄,有著合乎比例的優(yōu)美線條,呈現(xiàn)出優(yōu)雅又神圣的氣質。這種造型在今天同樣符合審美的韻味。我們常說的“一言九鼎”就是來源于這個時期的青銅器,鼎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更有著其深刻的寓意,是財富、權力、地位、誠信的像征,這種象征意義多應用于商業(yè)logo,例如鼎聚集團的品牌logo,以企業(yè)名稱“鼎聚”中鼎的造型,以鼎的圖形造型為核心,給人直觀的企業(yè)形象感。取鼎的誠信可靠的寓意,給人企業(yè)的核心精神感。標志通過鏤空工藝,勾勒出的鼎的造型,加強了標志的層次感,加強標志的視覺識別性。
除了青銅器,宋代的瓷器在造型上也是別具一格。宋代是我國古代陶瓷發(fā)展的鼎盛時期,可以說宋代是瓷器的時代。宋代不僅產量多,質量優(yōu),釉色豐富,而且造型典雅,品位高尚。與唐代的熱情奔放相比,宋代陶瓷更加趨于理性,少了許多繁縟的裝飾,更多以簡潔質樸的線條勾勒成型,在美學角度上的藝術格調是高雅的。這種高雅的情調運用在平面設計上,同樣可以顯示出來。我們在書籍裝幀等封面以及排版上,可以利用瓷器的流暢曲線,勾畫出用于編寫文字的文本框,也可以做成瓷器形狀的紙張,這些不同于常規(guī)的創(chuàng)新都是對古代工藝美術經典造型的繼承與發(fā)展。
人類文明發(fā)展至今,已經走向了新的高度??萍几叨劝l(fā)達,思想也空前活躍,使得平面設計的創(chuàng)作空間更加廣闊。然而,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環(huán)境下,如何做到對古代工藝美術精華的充分挖掘,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任何設計都不是憑空想象的,沒有無根的樹,只有無樹的根,我們要想使設計的大樹枝繁葉茂,就必須尋找最本質的根。中國的工藝美術發(fā)展,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都是工藝美術家生活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我相信,時代前進的動力足夠可以將傳統(tǒng)藝術再一次得到升華,華夏文明也會得到進一步傳承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