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業(yè)光 韋曉楠△ 李桂梅 張 超 鄭 嵐
①中國.廣西省南寧市社會福利醫(yī)院心理門診 530001 E-mail:237674359@qq.com?、趶V西大學 △通訊作者
廣西高校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自尊的相關(guān)分析
伍業(yè)光①韋曉楠①△李桂梅①張超②鄭嵐②
①中國.廣西省南寧市社會福利醫(yī)院心理門診530001E-mail:237674359@qq.com②廣西大學△通訊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廣西高校學生情商與主觀幸福感、自尊之間的關(guān)系。方法:隨機抽查廣西兩所大學大一至研究生共7個年級的364名學生作為調(diào)查對象,采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WB)、情商量表(EQ)、自尊量表(SES)進行測試,探析學生的情商表達,并對影響情商的相關(guān)指標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結(jié)果: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guān)(r=0.114,P<0.001),與自尊水平之間存在著負相關(guān)(r=-0.130,P<0.001),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自尊存在明顯的正相關(guān)(r=0.119,P<0.001)。結(jié)論:情商是變動因子,主觀幸福感和自尊對其有顯著影響。
【摘要】情商;主觀幸福感;自尊;高校學生
1995年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提出“情緒智力”這一概念[1],即情商是一種認識了解及控制情緒的能力,與智商相對應(yīng)。近年,培養(yǎng)控制情緒、戰(zhàn)勝挫折、與人相處能力的情商教育,受到了社會的關(guān)注,開始對情商進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引入到教育、心理領(lǐng)域,但從和情商相互影響的因素進行研究的還比較少。主觀幸福感是指個體對自己生活的評價與感受,包括生活滿意程度、積極情緒體驗與消極情緒體驗,是生活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研究領(lǐng)域,當前研究涉及主觀幸福感現(xiàn)狀及主客觀影響因素調(diào)查。多用國外量表且研究結(jié)論上有較大差異。李志等曾對當代大學生幸福觀進行調(diào)查,彭曉玲等對進取型和知足型大學生幸福觀進行比較。鄭雪、嚴標賓等比較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張雯等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社會支持與歸因等因素的關(guān)系做了研究。自尊是在對待自己的態(tài)度上表現(xiàn)出來的對自我價值的判斷,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標,其水平的高低對個體人格適應(yīng)存在重要影響。國內(nèi)張奇等對大學生自尊與社會支持進行了研究,彭莉等對大學生自尊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guān)系進行了研究,還有研究表明,社會經(jīng)濟地位、父母因素、虐待和壓力性生活事件都會影響自尊水平,通過改善這些影響因素,可以提高自尊水平。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人生觀、價值觀逐漸成熟,自尊心相對增強,人際交往更開放。同時自我認識不夠成熟,具有較大的狹隘等。當前對大學生情商的研究多在情商水平層面,而大學生情商、自尊和主觀幸福感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較少。研究情商以及其影響因素,主觀幸福感、自尊高低是否對情商存在相互作用,具有深刻探討的意義和目的。
1對象與方法
2014年對廣西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兩所高校隨機抽取大一到研三7個年級的學生。剔除無效問卷,實得有效問卷364份。其中男生164人(45.1%),女生200人(54.9%);本科生224人(61.6%),研究生140(38.4%);漢族學生304人(83.5%),少數(shù)民族學生60人(16.5%);平均年齡(22.7±3.31)歲。
1.2.1自尊量表(SES)該量表由Rosenberg編制,是國內(nèi)外常用的自尊自評量表,具有較高的信效度。中國版的SES由季益富、于欣于1993年翻譯并修訂[2]。量表由10個項目組成,其中3、5、8、9、10為反向計分,量表分為4級評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得分范圍為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
1.2.2情商量表(Emotional Quotient Scale,EQS)該量表在巴昂情商量表基礎(chǔ)上改良編制而成[3],共計囊括情商5個方面因子。采用3點式計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情商水平越高。經(jīng)信度檢驗,全量表分半信度為0.95(P<0.01),達到顯著相關(guān)。經(jīng)過分析顯示,5個因素占總方差66.713%,說明它們對全量表有較強的代表性,與情商5大方面因素吻合。
1.2.3總體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S)量表由Fazio編制,是美國國立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制定的一種定式型偵查工具,用來評價被試對幸福的陳述。國內(nèi)學者段建華對本量表進行了修訂,形成GWB的中國版[4],量表共計18項,得分越高表示個體的幸福度越高。該量表還通過其內(nèi)容組成6個分量表對幸福感的6個維度進行評分,這6個維度分別為:對健康的擔心、精力、對生活的滿足與興趣、憂郁或愉快的心境、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和松弛與緊張(焦慮)。各分量表與總量表的相關(guān)性在0.56~0.88之間,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男性為0.91,女性為0.95,重測信度為0.85。
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將數(shù)據(jù)錄入,進行描述性分析、差異檢驗、相關(guān)分析與回歸分析。
2結(jié)果
2.1.1情商總體情況見表1。情商量表分數(shù)越高說明情商越高,男生的情商較女生要好,與蔣曉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5]。以性別為自變量,經(jīng)t檢驗,大學生的情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是否獨生子女為自變量,經(jīng)t檢驗,大學生的情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1.2主觀幸福感的總體情況見表1。女生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以性別為自變量,主觀幸福感為因變量,經(jīng)t檢驗,主觀幸福感性別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是否獨生子女為自變量,主觀幸福感為因變量,經(jīng)t檢驗,主觀幸福感在獨生子女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自尊總均分及其
2.1.3自尊的總體情況見表1。女生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以性別為自變量,自尊為因變量,經(jīng)t檢驗,學生自尊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以是否獨生子女為自變量,自尊為因變量,經(jīng)t檢驗,學生自尊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見表2。經(jīng)過分析,不同年級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自尊之間的差異均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周氏大學生情商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6]。
表2 不同年級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自尊之間的差異比較±s)
2.3.1不同情商的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的比較見表3。按照情商量表的總分,把得分高的27%作為高情商組,得分低的27%作為低情商組,分別比較兩組學生主觀幸福感和自尊情況。表3顯示,高情商和低情商學生主觀幸福感之間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高情商和低情商學生自尊感之間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高情商學生的自尊感明顯低于低情商的自尊感。
表3 不同情商的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尊的比較(n=364)
2.3.2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的相關(guān)性見表4。學生在情商量表上得分與主觀幸福感得分呈正相關(guān),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情商量表分數(shù)越高,表示情商越高;分數(shù)越低情商越低。因此,正相關(guān)的結(jié)果表明學生的情商越高,主觀幸福感也越高,反之亦然。對學生情商和自尊分析表明二者之間存在著負相關(guān),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情商量表分數(shù)越高,表示情商越高;分數(shù)越低情商越低。因此,負相關(guān)的結(jié)果表明學生的情商越高則自尊感越低,情商低的反而自尊感高。對主觀幸福感和自尊的分析表明,主觀幸福感和自尊存在明顯的正相關(guān),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一般主觀幸福感高的學生自尊也高,而主觀幸福感低的學生自尊則相對偏低。
表4 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自尊的相關(guān)(r)
注:**P<0.001
2.3.3自尊對主觀幸福感、情商的影響采用逐步多元回歸分析方法,以自尊為校標變量,考察主觀幸福感、情商對其的預(yù)測作用,見表5。主觀幸福感和情商進入回歸方程,多元回歸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035,其聯(lián)合解釋變異量為0.030。即部分主觀幸福感和情商對自尊有預(yù)測作用。
表5 自尊對主觀幸福感、情商的逐步多元回歸分析
3討論
本研究顯示,在情商維度上,男生比女生的情商高。大一和研一學生情商最高,研究生三年級學生情商最低。由于男生喜歡參與人際交往和積極完成學習等目標,要達到這些要求自我管理情緒自然增加[7]。大一、研一學生顯示情商高,分析是與剛進入一個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階段所決定的,大一新生從緊張的高中生活進入活躍的大學生活,新的階段會確立新的目標,調(diào)動指揮自己的情緒,新的人際關(guān)系建立讓他們有意識的感受各方的需求欲望[8],識別他人的情緒,更多的自由空間可以開始進一步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根據(jù)新需要適度的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管理,因此在情商表達方面顯示分數(shù)高。研三學生的學生生涯、人際圈子已經(jīng)形成、階段學習目標已經(jīng)完成,自我探索達到一定深度,此時不需要過多的調(diào)控就能夠很好的適應(yīng)環(huán)境。所以情商的發(fā)揮處于較低的頻率。從各個年級的情商得分看,情商是一個波動的變量,會隨著人生階段和所處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
主觀幸福感總體水平較高,女生高于男生?,F(xiàn)階段的女生參與融入各種社團、學習小組活動,對待學習生活更積極[9]。女生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更為溫和,也因此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會更得心應(yīng)手,隨之愉快的體驗會更多。由于學校的環(huán)境影響,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都享有同樣的受教育程度、娛樂活動和師生關(guān)愛,因此二者在主觀幸福感這一維度上沒有出現(xiàn)差異性。從年級上看,研究生三年級學生主觀幸福感最低:研三學生經(jīng)過本科四年和研究生三年的學習,面臨著畢業(yè)、工作機會、賺錢收入、尋找新方向甚至是家庭婚姻的壓力,這一階段的學生需要調(diào)整和面臨的矛盾頗多,所以幸福感略低于其他年級。本科階段學生為大二學生主觀幸福感最低,這與大二學生面臨學業(yè)、專業(yè)重新分流、英語考試以及社團活動和學業(yè)平衡等壓力有關(guān)。
自尊總體水平比較均衡,女生自尊總分略高于男生,但并未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在是否獨生子女的維度上,獨生子女的自尊要高于非獨生子女??赡塥毶优捎诔砷L中更依賴他人,得到更多的照顧,包括他人、集體和社會對自己尊重的期望更大,在社會比較當中才能感到自己較強,從而提高自己的自尊。而非獨生子女從小學會與他人共享父母的愛、食物等,因此在自尊上處于平穩(wěn)發(fā)展狀態(tài)。在年級上,大三學生的自尊最高,這與大三處于大學生涯重要中期階段有關(guān)。這時的學習生活比較穩(wěn)定,各種學習成績、成功抱負已經(jīng)有所體現(xiàn),競爭比較激烈,所以這階段的大學生自尊水平最高。
情商高的學生主觀幸福感高,自尊感低。本資料經(jīng)相關(guān)分析顯示學生情商和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guān),與自尊之間呈負相關(guān)性。高情商的學生主觀幸福感顯著高于低情商的學生。情商高的學生對自己有清楚的認識,能夠綜合利用自己各方面優(yōu)勢來處理人際關(guān)系、管理自己的情緒,能和同學朋友友好相處,善于處理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因此高情商學生的人際關(guān)系、情緒較好,也能更好平衡自己學習生活,所以主觀幸福感更高。相反,情商低的學生自我意識較差、沒有確定的目標、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能力較差、心理承受能力低[10],從大學生活中獲取的積極愉悅體驗較少,進而主觀幸福感水平降低。
調(diào)查顯示,情商越高則自尊感越低,情商低的大學生反而自尊感高。這一結(jié)果提示,情商高的學生由于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及時體察他人的情緒行為變化從而調(diào)整自己的態(tài)度,為人處事比較謙遜,低微,顯示其自尊感也會較低[11]。而情商低的學生則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行為,正確表達自己意愿方式不夠靈活,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講過頭話,有的涉及攻擊性他人的辦法,來處理人際關(guān)系。
自尊和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學生主觀幸福感和自尊存在明顯的正相關(guān),主觀幸福感較高的大學生自尊水平也比較高。但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的自尊理論:自尊等于成功除以抱負。自尊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核心指標[12],過高自尊和低自尊都會給人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已經(jīng)有研究發(fā)現(xiàn),權(quán)變性高的高自尊者會擁有更高的攻擊性水平[13],這部分人群的積極感受更多來源于他人的評價和自我成就。當受到外界不符合自己期待的評價時,會比低自尊者更容易出現(xiàn)防御狀態(tài),從而使他們擁有較低的生活滿意度。因此,只有當自尊高的大學生成功和抱負都處于適當水平,才意味著有良好的自我尊重、自我愛護意識,能夠得到社會的贊許和尊重,主觀幸福感才會更高。而主觀幸福感高的學生,會有積極的心態(tài)意味著會有更多的抱負和成功的期許[14],自尊程度也隨之提高。
本資料提示情商經(jīng)過學習是可提高的一個變量,并不是一承不變的,提高大學生的幸福感可以提升情商;對于自尊感高則會阻礙情商的發(fā)展和提高,不利于大學階段的成長。適當?shù)呐囵B(yǎng)情商對提高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有促進作用[15],適當?shù)奶岣咔樯炭梢允沟么髮W生更好的處理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的心理失衡和心理矛盾,如人際溝通、厭學、考試焦慮等。情商是個可變量,需要終身學習。自尊需要是維護良好自我形象的需要[16],但自尊水平取決于個體與社會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良好的自尊水平是二者動態(tài)平衡,過高和過低的自尊水平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都不利。因此,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專業(yè)文化的同時也應(yīng)該培養(yǎng)大學生的情商[17],提高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形成良好的自尊水平,三者相互作用動態(tài)均衡,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Deiner E,Suh E,Lucas R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2):276-302
[2]田錄梅.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J].心理學探新,2006,26(2):89-91
[3]徐小燕,張進輔.巴昂的情緒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簡介[J].心理科學,2002,39(3):336-374
[4]邢占軍.主觀幸福感測量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2,39(3):336-338
[5]蔣曉蓉.湖南省部分高職院校護生EQ與就業(yè)的關(guān)系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長沙:中南大學,2008
[6]周建軍,孫萍.三峽庫區(qū)大學生情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31(3):321-322
[7]董雪.當代大學生情商教育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1
[8]劉茂福,薛濤.大學生的情商問題及情商教育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0(7):71-71
[9]張金榮,孫曉杰,楊紅梅.人格特質(zhì)對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影響的中介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11):1371-1372
[10]劉倩倩,李輝,方曉義.云南省大學生自殺意念、自殺行為與自尊及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30-30
[11]王魯慧,牛麗莎,晏東銘,等.醫(yī)學生自尊和人格特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guān)系[J].中國校醫(yī),2008,22(6):659-660
[12](美)羅森堡(Rosenberg,Morris),(美)特納(Turner,RalphH.)主編,孫非等譯.社會學觀點的社會心理學手冊[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765-768
[13]羅京濱,曾崢,張?zhí)先A.貧困大學生自我和諧與自尊的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5):586-588
[14]Diener E,Napa-Scollon C K,Oishi S,et al.Positiv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Global happiness is not the sum of its parts[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0,1(2):159-176
[15]張亞利.關(guān)于大學生情商水平與就業(yè)質(zhì)量的相關(guān)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4
[16]王玉梅.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生活事件:情緒智力的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18(10):1264-1266
[17]林煥章.探討加強大學生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及相關(guān)對策[J].法制與社會,2008,17(11):73-76
更正:本刊2015年第23卷第12期1772頁刊登的論文"二甲雙胍對奧氮平治療后增重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脂聯(lián)素的影響及其與體脂變化的相關(guān)性"的作者單位應(yīng)為:①中國.江蘇省泰興市中醫(yī)院神經(jīng)科225300;②泰州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精神科
中圖分類號:B844.2,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252(2016)02-0244-0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2.023
(收稿時間:2015-08-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EQ and Their SWB and Self-esteem in GuangxiWuYeguang,WeiXiaonan,LiGuimei,etal
NanningWelfareHospitalDepartmentofPsychology,Guangxi5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EQ and their SWB,self-esteem in Guangxi.Methods:A randomly selected group consisting of all four grades of undergrads and three grades of graduate student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study,returning 364 valid questionnaires.General Well-being Scale(GWB),Emotional Quotient Inventory(EQ)and Self-Esteem Scale(SES)were tested simultaneously to uncover the students' expression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The results were further analyzed via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to find the factors that could affect emotional intelligence.Results: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students' EQ and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r=0.114,P<0.001).Meanwhile,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EQ and self-esteem(r=-0.130,P<0.001).SWB and self-esteem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ed(r=0.119,P<0.001).Conclusion:Regarding EQ as the variable,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self-esteem for EQ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it.
【Key words】Emotional intelligence;Subjective well-being;Self-esteem;College students
·論著·(社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