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
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李強
摘要:以大學體育教育為研究對象,以其教育改革為研究目標,介紹大學體育教育以及當前大學生的健康水平,分別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對中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現狀進行分析和思考,根據目前體育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對策。研究發(fā)現,樹立“健康教育”的大學體育教育核心理念、構建多樣化、開放式的體育教育模式、確立大學體育教育目標并合理設計、設置大學體育課程體系、不斷提升大學體育教師的整體水平、加快大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有利于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育改革;問題
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使得其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是我國大學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而作為文化系統(tǒng)和大學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體育教育在其中起著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人才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完成大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我國的經濟、文化受到了時代的影響,其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這就要求我國大學體育改變其傳統(tǒng)教育觀念,同時也要促進體育教育目標以及教育方式的改變。以前大學體育教育是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塑造,而現代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是弘揚我國體育文化、鑄造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行動能力以及發(fā)展學生個性。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同時也是充滿競爭的時代,而大學體育教育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就必須實現教育改革。因此,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要準備把握和分析其背景,針對背景和現存的一系列問題,找到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正確方向、途徑和對策,就成為促進我國大學體育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保證。
近幾年來,特別是確立了“健康第一”這一指導思想之后,我國通過不斷改革大學體育教育,從而取得了相關方面的成就,如不斷增加并豐富了體育教育改革的內涵等。但是在不斷改革的過程中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如大學體育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不能與時俱進等,對于我國大學體育改革的順利開展形成了嚴重的阻礙作用。因此,這就需要在進行大學體育改革時,能夠在改革中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不斷分析,從而能夠找到其解決方法,最終實現大學體育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其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
據全國2000-2014年學生身體素質狀況調查數據發(fā)現,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四項身體素質中的耐力和柔韌這兩項素質,是14年以來我國大學生最薄弱的兩項素質,同時也是下降最為突出的環(huán)節(jié)。從我國大學生的整體身體健康狀況來看,從1996年一直到2014年,連續(xù)18年都呈現下降趨勢。相比于國外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我國大學生在身高、體重、身體機能以及形態(tài)等方面的指標已經明顯下降。另外,我國解放軍2005年決定在大學進行招兵時發(fā)現,在對大學生在部隊進行體檢的過程中,僅有35%左右的學生身體狀況是合格的。根據201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相關資料顯示,在精神衛(wèi)生方面,占據全世界2%左右的人口都患有強迫性習慣紊亂,且在這個比例中,青年人(20歲左右),尤其是知識分子占大多數,這種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果發(fā)展嚴重極有可能轉移為自殺。據我國相關報道,我國從1978年一直到2010年,已經將近7萬多大學生自殺。從目前我國的人均死亡年齡來看,知識分子人均死亡年齡僅為51歲,青年死亡率遠遠高于老年人的死亡率。
關注青年人身體素質,從教育方面來看,主要是體育教育。因此,加大對我國大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的分析和研究,爭取在其改革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排除改革弊端,創(chuàng)新教育改革,最終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促進我國大學體育教育質量的提升,就成為我國當前教育改革方面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1大學體育教育改革背景分析
作為我國大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深入改革大學體育教育同時也受到了體育教學部門的高度重視。從我國的教育改革歷程來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無論是從教育理論到教學方法,還是從理論到實踐,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另外其課程的設置和教學投入也備受關注。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改革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微觀和宏觀問題。如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其教育的目標不清晰、教學內容單調且散亂、教學模式無實質性突破、教學設計比較薄弱、考核形式缺乏客觀性,此外在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忽略了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忽略了體育人文精神等。而這些問題都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任務的實現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嚴重阻礙了其改革的步伐和方向。而當前,我國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各方面的變化,如政治、經濟、文化等對于我國大學體育教育都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而面對各種挑戰(zhàn),就必須通過改革的方式來實現大學體育教育的進一步生存和發(fā)展。
因此,對于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背景進行了解和準確把握,并對其改革的方向和對策進行積極探索和思考,就成為大學體育教育全面開展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同時也是完成其教育任務,提高其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下面本文將通過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來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現狀進行詳細分析,并試圖找出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對策,從而能夠有效推動改革的順利開展。
2.2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微觀分析
2.2.1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其教育的目標不清晰
在近幾年教育改革中,我國已經適當調整了體育教育的目標。但是大部分高校仍然偏重于技術教學,這是因為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育目標的影響,其在體育教育目標的確定上都是受微觀支配,使得體育教育的目標偏形式化,這就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由于這種教育目標背景的存在,使得目前我國大學仍然存在兩種認識:第一種強調,在大學體育教育中重點是對大學生進行體育操作技術方面的教育;第二種強調,在大學體育教育中要注重對學生個人能力進行全面發(fā)展。但是,大學體育教育的目標永遠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的訓練來不斷提升其自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而且這也是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最直接的目標。由于不同的學校對于體育教育思想的認識存在一定差異,使得大學生良好的體育生活方式、終身體育意識等很難在大學體育教育目標中體現出來,導致其目標不夠清晰、全面。
2.2.2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其教學內容單調且散亂
目前,體育技術、技能教學是我國大學體育教學中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學內容,但是這種教學內容不僅單調、重復,而且內容散亂、缺乏有效整合。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很難被目前這種按部就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帶動起來,從而不利于科學分析和確定不同學生的不同身心發(fā)展。另外,從目前大學體育教學的內容以及課程的設置上來看,其過于單一化,與現實社會生活不匹配。再加上教材缺乏彈性,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忽略課外體育活動,從而最終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素質以及個性化發(fā)展。
2.2.3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其教學模式無實質性突破
體育教學模式是一種有關體育的教學策略、教學活動模式、教學程序,其是根據體育教學設計思想而設計的,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大學體育教育模式包括體育課程的設置、教學方法體系以及教學過程結構等,是一個成系統(tǒng)的模式。但是我國大學體育教育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以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其教學模式仍然采取一種以教師為中心,以體育技能傳授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種體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獨立、自主個性的培養(yǎng)是一種限制,同時也限制了他們多樣性和個性化的發(fā)展。另外,大學體育教育在其教學模式上太過死板,不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熱情,從而也就不利于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發(fā)揮主動性,逐漸形成了一種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
2.2.4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其教學設計比較薄弱
根據大學體育教育目的以及教學條件,其教學設計就是對某一學段、學時或者單元的體育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計劃,并進行最優(yōu)化的研究工作。當前,在我國大學體育教育中,根據其大學的具體實際情況,采用教學設計的方法來有目的、有計劃、系統(tǒng)科學的進行教學的能力很薄弱,基本不能實現大學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
2.2.5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其考核形式缺乏客觀性
在大學,學生都十分看重學習成績,又因為大學體育課為必修課,因此其成績高低直接與學生的實際利益相關聯,因而學生們也都普遍關注體育課成績。但是長期以來,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情況都是以具體體育項目的指標來衡量,這樣就使得體育教師主要采取一種應試形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限制了學生積極、主動性的有效發(fā)揮。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多以體育達標為衡量標準,這種形式在體育課程管理和評價上都存在極大的隨意性,使得體育考核形式過于重視技術評價,而對于其教學過程的反饋信息卻不關注,導致大學體育考核形式缺乏客觀性,沒有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
2.3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宏觀分析
2.3.1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忽略了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
我國教育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是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卻一直處于滯后狀態(tài)。在大學體育教育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來實現體育教育的目的已經被人們所忽略。大學生的人格健康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時也關系到我國的未來與希望。如果大學生具有不健康的人格,如自閉、焦慮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等,這就會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的質量,不僅會妨礙到人際關系,同時還會使人處于一種消極狀態(tài)。而在大學體育教育中,恰恰忽略了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
2.3.2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忽略了體育人文精神
健康的體質、人格以及生活方式是學生走向社會發(fā)揮各自能力的一種基本條件,而大學體育教育則是培養(yǎng)這種基本條件的一種教養(yǎng)手段。大學人文關懷以及人文精神應該在體育教育中得到有效體現,但是就目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情況來看,大部分學校對于學生體育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并不重視,也沒有將“健康第一”的人文關懷思想滲透到大學體育教育中去,在精神文明的倡導上做的不夠好。大學體育教育的價值就是為了滿足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如健全并優(yōu)化學生人格、構建健康心理等,為學生走向社會后構建和諧人文世界奠定基礎。但是目前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缺乏對學生進行一種人文、價值觀關懷。
3.1樹立“健康教育”的體育教育核心理念,加大理論指導的創(chuàng)新力度
教育發(fā)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動力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學生在校學習體育運動的最后一個階段,大學體育教育是對其身心健康、道德健康、終身體育意識的一種塑造和培養(yǎng)。因此對于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來說,必須要重新審視體育教育的目標、體育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模式等,樹立以“健康教育”為大學體育教育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的樹立,就將體育健身、健心的本質體現出來,而且同時還支持快樂體育、娛樂體育的觀點,使得大學體育教育從理念到功能、從形式到內容等各方面都實現了比較完美的結合。“健康教育”體育教育改革理念體現出“以人文本”的教育思想,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外,在課程的開設上也要注重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素質教育、健康體育等多個學科,實現其交叉性,拓展大學體育教育的研究空間??偠灾?,“健康教育”體育理念的提出,大學體育教育方向的創(chuàng)新,能夠促進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發(fā)展,為實現大學整個教育體系的創(chuàng)新轉型奠定基礎。
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在我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要加大對指導理論的創(chuàng)新力度。應當專門的、系統(tǒng)的、理性的指導體育教育理論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而不應盲目、隨意。另外,在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哲學思想,因為哲學是所有理論的思維基礎,因此應當加強體育教育中對于哲學思維的運用,并在此基礎之上把握好整體的大學體育改革方向,對體育教學思想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站在否定陳舊思想的基礎之上,使得教育的基本理論能夠創(chuàng)新的指導教育實踐。要在改革過程中積極尋找和把握體育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從而提高教師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2構建多樣化、開放式的體育教育模式
打破舊的教育模式,是教育不斷向前發(fā)展的一種方式,對于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也是一樣?,F代教育強調博通教育,不僅是體育教學部門獨立的教育,而是結合學校內部各個專業(yè)、學科,實現彼此之間的相互協作和融通。體育學科要加強與其他學科的橫向聯系,促進學科之間的交流,使得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充分發(fā)揮作用。因此,在大學體育教育的改革中,應當構建多樣化、開放式的體育教育模式。如與其他院?;蛘咴合德摵吓e辦各項體育競賽。為了提高全校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來鼓勵學生,使其變被動為主動,如將競賽成績納入學校年終評比之中,對每項體育競賽活動設置相應獎勵,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力度。這種多樣化、開放式的體育教育模式,不僅能夠將師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充分調動出來,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還能夠促進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使其不斷向前發(fā)展。無論是從微觀方面來看,還是宏觀方面來看,多樣化、開放式的體育教育模式都能夠給大學體育教育改革帶來新的契機,使得大學體育教育改革從理論走向實踐。
3.3確立大學體育教育目標,合理設計、設置大學體育課程體系
大學體育教育改革要重視其實效性,因此必須要確立清晰的體育教育目標,然后根據教育目標來對其課程體系進行合理的設計、設置和安排。大學體育教育目標就是學生所要達到的預期學習結果,除了增強體質之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掌握體育技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習慣和興趣等已經成為大學體育教育所追求的目標。下圖為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其教育的目標體系圖:
圖1 大學體育教育目標體系框架
圖1可看出,在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要重視對教育目標體系的構建,然后根據教育目標來合理設置體育課程體系。在體育教材的改革過程中,也要注重實效性,根據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來進行體育理論知識的教授,能夠開發(fā)出適合現代學生學習特點的課程體系,為其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打下良好理論基礎。在大學體育教材內容的設計上,要注重多樣化和時代特性,根據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體育項目愛好以及不同的區(qū)域來合理設計、設置體育課程以及體育教材,使得體育教育從整體上形成一種計劃性、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從而為提高我國大學體育教育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3.4不斷提升大學體育教師的整體水平
作為我國教育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和執(zhí)行者,教師水平的高低對于教育以及教學質量有著最直接的影響作用,而這對于大學體育教師來說也是一樣的。體育教師在大學體育教育改革中,擔任著傳授學生體育教育知識、培養(yǎng)其健康思想以及指導其身心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使命。當前我國大學體育教師應當了解大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特點,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其個性和情操進行培養(yǎng)和發(fā)展。而要做到這些,首先大學體育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結構,如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能力以及其專業(yè)技能等,還要為實現創(chuàng)新型和全能型教師積極做準備。我國當前大學體育教育改革要求大學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這也是體育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另外,我國高校也應當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重視對其進行繼續(xù)在教育,從而提高大學體育教育的整體水平和質量。要重視對體育教師進行考核和獎勵,充分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3.5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首先,針對大學生的性格和學習特點,在我國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發(fā)現,學生往往會根據自身的興趣來進行選課。因此在學生進行選課時,應當充分利用“項群”學習制度來加以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選課,也就是學生不能只是對某種單項體育運動課程進行選擇,而應當選擇同一類型或者性質相同的體育課程。另外,為了避免重視技術而輕視理論教育思想的產生,教師還要加強傳授學生運動技能原理。例如,增加一些交叉學科體育項目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上課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加體育練習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和競爭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從我國教育各方面的改革歷程來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改革大學體育教育的各個方面中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對體育教育理論、理念、課程、教學模式以及體育教育投入等方面的深入改革。但從目前這種改革狀況來看,在我國大學體育教育中仍然存在一系列問題。而這種現狀會嚴重阻礙我國大學實現體育教育教學的任務,也不利于我國確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方向,因此必須加大對體育教育改革的思考和研究,以促進我國大學健康教育、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劉鴻志.基于學生體質的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措施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5).
[2]張蓉.淺析素質教育背景下大學體育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選擇[J].當代體育科技,2015(9).
[3]呂建炳.體育教學方法實施及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5(7).
[4]徐立宏,馬洪波.論當今大學體育教育的改革[J].青春歲月,2014 (5).
[5]張輝.中國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思考[J].知識經濟,2010(12).
[6]任偉.試論大學體育教育改革新思路[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4 (4).
[7]王造極,汪玉姣.大學體育教育改革與未來走勢[J].文學教育(中),2013(10).
[8]王禮碧.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方向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 (9).
Reflections on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for a Number of Issues
LI Qiang
Key words:university sports;education reform;problem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Firstly,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health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Secondly,the paper analyzes and consider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our country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micro and macro perspectives.It is found that the core concept of "health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diversified,open sports education model,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 and reasonable design,set up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goal.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83X(2016)02-0161-04
收稿日期:2015-11-14
作者簡介:李強(1979-),男,山西永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
作者單位: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山西臨汾041000 Linfen Colleg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Shanxi,0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