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 要:初中音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課程,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的關鍵。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給初中音樂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不僅要確保音樂知識的有效講授,還要注重提高初中生的音樂技能和實踐能力。但是,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音樂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限制了初中生的個性發(fā)展。本文將通過對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的分析,進而提出改革措施。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現狀;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2-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122
音樂作為對初中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程,在初中階段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初中生受到音樂的熏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藝術的情感。自從新課改以后,初中音樂教學得到了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同時,音樂教學設施和教學工具的完善也極大地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率,使初中音樂課更加生動活潑。但是,初中音樂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改革,否則將會對音樂教學帶來影響。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初中音樂教學經驗,通過分析初中音樂教學現狀,進而提出改革措施,希望對音樂教學有所幫助。
一、初中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手段單一枯燥
許多初中音樂教師因循守舊,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較深,對于新課改的認識不足,在教學中仍然沿用落后的教學方式,忽視初中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對音樂課堂產生厭煩情緒。一直以來,音樂教師教學生一首歌曲都是先進行范唱,然后讓學生跟著唱,最后讓學生單獨唱,這樣的教學雖然能夠讓學生學會歌曲,但是卻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揮,使學生對音樂教師產生依賴感。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好奇心強,思想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所以音樂教師在教學時要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手段,避免由于教學手段的原因阻礙初中生的成長,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方式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初中生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積極的學習習慣。
(二)學生對音樂重視程度不夠,學習興趣不濃
許多初中生把精力都放在了數學、語文、英語等主科上,對于音樂的重視程度不足。由于音樂教師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天性不能充分的發(fā)揮,最終形成教師在講臺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座位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現象。初中生普遍認為音樂課不重要,反正中考的時候也不考音樂,只要把文化課學好就行了。另外,初中生家長也過度地關注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認為孩子只有考試取得好成績才能夠在其他家長面前有面子,才會證明自己的孩子是上等生。由于種種原因的影響,初中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不濃,即使有空閑時間也不會用來學習音樂。而且,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給予音樂課的課時量較少,使初中音樂教學困難重重。
(三)音樂教學軟硬件設施缺乏,教學效率低
許多初中音樂課的師資力量投入不足,沒有完善的音樂多媒體教室,音樂教學設施配備不齊全。有的初中只有一架鋼琴,甚至有些農村初中學校里沒有鋼琴等音樂器材,無法實現初中音樂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在音樂教師的選拔上也過于簡單,許多音樂教師不是音樂專業(yè)或者師范專業(yè)畢業(yè),在音樂教學上沒有經驗。還有的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只能由其他教師兼任。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初中音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音樂的美育作用。但是,很多學校并沒有引入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學效率低,課堂上只教授學生歌曲以及簡單的音樂知識,沒有進行拓展和延伸,使初中音樂課堂失去了真正的作用。
二、初中音樂有效教學改革措施
(一)積極更新教學觀念,依據新課程標準組織課堂教學
在新時期,初中音樂教師需要更新教學觀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按照新課改的要求組織課堂教學。音樂課需要設計教學目標,有了教學目標以后學生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教師才會有教學的方向。我在教學中,注重挖掘初中生的潛力,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強化對學生學習技巧的培養(yǎng)。當今社會,初中音樂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伴隨著音樂,音樂已經潛移默化的深入到人們心中。所以,初中音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音樂的重要性,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新課改要求初中音樂教學發(fā)揮美育功能,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從而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技巧,促進終身音樂學習意識的形成。
(二)巧妙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音樂課要加強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不斷成長。情境教學是當前初中教學的重要手段,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在初中音樂課堂運用情境教學,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音樂課堂氛圍,為多元化的音樂教學課堂提供保障。初中音樂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采用錄音機、投影儀、電腦、音響等現代化教學工具,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音樂,特別是對于音樂基礎薄弱的學生有重要作用。音樂源于生活,表現生活,音樂教師只有把生活融入課堂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樂趣。我在教學實踐中,會用講故事或者猜謎語等方式調節(jié)課堂氛圍。我還會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與學生進行交流,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
(三)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力度,滿足學生學習音樂的需要
師資力量是教育的根本,是決定音樂教學水平的重要標準。因此,學校必須要注重音樂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師資投入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每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著名的音樂家,而是要引導學生熱愛音樂,積極參加音樂實踐活動,提供審美能力。學校要根據情況采購專業(yè)化的教學設施,建立音樂教室,定期對音樂教師進行培訓和考核,確保音樂教師隊伍的不斷優(yōu)化和壯大。同時,為了使初中音樂教學更具有活力,學校之間可以讓音樂教師進行輪崗,完善教學經驗和教學理論。初中音樂還要整合教學資源,利用現有的設施為初中生創(chuàng)作高效、開放的音樂課堂。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我會積極學習音樂知識,完善教學模式,幫助初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把他們培養(yǎng)成高素質的人才而奮斗。
參考文獻:
[1] 喬紅霞.對當下初中音樂教學現狀的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4).
[2] 李世剛.初中音樂教育現狀及改革探討[J].通俗歌曲,2014(5).
[ 責任編輯 張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