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紅
三江口由幾座大山梁子圍著,三條小溪相匯,中出一平壩,一個數(shù)十戶人家的小鎮(zhèn),名氣可不小。三四十里外說到三江口,人家準說知道知道,那地方,豆花飯可是爽口得很喲。
小鎮(zhèn)上,隔不上兩三家店子,準有一家賣豆花飯的。一灶爐火,一口大鐵鍋,熱氣騰騰的豆花。一進小店,一盤辣椒水,一碗白米飯,一碗豆花上桌,這豆花飯可就開了你的胃口了。無論是你頭天得了傷風感冒的,或是得了腰桿子痛腳轉(zhuǎn)筋的,還是吃燒酒醉過了頭眼晴睜都睜不開的,一碗豆花一碗白米飯下了肚,再喝上一碗辣椒水,立馬提得起精神干得了活兒。
三江口的豆花飯可是大有講究的。豆子要用鼓丁飽滿的黃豆,干癟死殼的不行,做出來的豆花色澤不好。推磨豆子不能用機器,要用石磨來推。石磨的石頭要用大風埡上的青石頭,硬扎,推起來不起石渣子。水呢,當然要取鎮(zhèn)子西頭那口百年老井的泉水了。泉水呀,清澈得可以照見人影兒,冬天冒著熱氣兒,夏天冷得刺骨。夏天要是忍不住誘惑提上一桶沖涼,十有八九要得感冒。老井的水做出來的豆花,那是沒得說。湯色清亮,味道回甜,豆花細嫩,入口化渣,一口下去,那真是一個爽呀。
辣椒水也成就了三江口豆花飯的名氣。川人喜辣,頓頓飯離不得辣椒,吃豆花飯那更是必不可少。此地辣椒的品種多得很,二斤條、大紅袍、朝天椒,各色品種多得是。干辣椒反復翻炒,炒焦,炒香,但不能炒煳,再加上點干花椒,一起搗細搗成辣椒面子。一鍋油燒熱燒燙,但不能燒開,直接淋在辣椒面上,那豆花飯的“油辣子”才算制成了。油辣子還得加上蔥花、蒜泥、花生面、花椒油和清香油等數(shù)十種材料,一盤吃豆花飯的辣椒水才算制成了。你別看那一盤小小的辣椒水,那是要花夠功夫的,否則,豆花吃起來甜不甜辣不辣的,就不是那個味道了,就有人要罵娘了。
當?shù)赜忻裰{:“油辣子,熱豆花,不要慌,不要搶,小心燙著豬嘴巴?!笨梢?,當?shù)厝藢Χ够埖南矏邸?/p>
有人說,你找不到三江口不關(guān)事,只要你順著豆花飯的味道一路找去,準錯不了。
三江口的豆花飯館,名氣最大的當然要數(shù)“劉三娘豆花飯館”了。劉三娘賣豆花飯那是從她老祖婆那一輩學來的。劉三娘賣豆花飯,“仁義”二字是幾十里都叫得響當當?shù)?。不管你吃多少豆花,辣椒水隨便打,飯你是隨便吃,不吃飽不讓下桌子。不管是逢年過節(jié),還是青黃不接的日子,不管是生活緊張還是生活富裕的年月,劉三娘的豆花飯館那個價錢,就是個暖心價。
一個小鎮(zhèn),一碗豆花飯,一段時光的剪影和碎片,有時候總在記憶里讓人無法抹去。就像一些人和事兒,遇見了,經(jīng)歷了,就在時光里沉淀下來,一直沉淀在生命的最深處。
好多年以后,我依然會記得那碗豆花飯的飄香。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