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輝
音樂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過不同的教育手段和特殊的表達方式,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永遠追求真善美的人,寓德育于音樂教育之中。
音樂教育在小學教學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小學階段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并且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所以在音樂教學中要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思想積極地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之中,使他們的心靈受到有益的影響,在審美教育的同時又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從而在主觀情感上得到審美體驗。
一、在音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對少先隊員來說,熱愛祖國是一門基礎課。這是召喚全國少先隊員為祖國繁榮昌盛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培養(yǎng)他們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當學生聽到《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讓他們感知到那是我們祖國的象征,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讓孩子們與祖國共榮辱。低年級的孩子們以情感教育為主。比如《國旗國旗真美麗》一課,教師講解國旗的來歷,教學生畫五角星,并且親手制作五角星等,讓他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陡璩》排@伞纷寣W生從小對小英雄人物有一種認同,讓英雄人物根植于他們幼小的心靈。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感情,從而萌發(fā)愛國意識,催生愛國情感。
二、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感恩
現(xiàn)在的家庭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父母寵,老人慣,使得孩子只知道享受、不知道給予,只知道自我、不知道體諒他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社會倡導感恩,人與人需要感恩。所以音樂課堂教學要讓他們學會感恩?!缎貘f愛媽媽》這首歌曲,讓他們知道“烏鴉反哺”的道理。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老師教我們知識,教育我們成長,所以我們要感謝恩師。一曲《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辛勞與無私,《媽媽格桑拉》讓他們懂得母愛的偉大。
三、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懂得團隊合作的精神和集體觀念
“同心山成玉,協(xié)力土變金?!弊寣W生從小有團結合作的意識,懂得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歌曲《大鹿》讓學生懂得如何團結起來打敗強大的敵人,《團結就是力量》讓學生懂得只有人民團結一心,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團結起來力量大。在音樂活動中,無論是合唱,合奏還是齊唱,都是要通過小組協(xié)作來完成的。因此,要完成好這樣的活動學生必須要進行溝通,形成默契。這樣無形中就培養(yǎng)了學生溝通和協(xié)作的能力,在活動中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加深了學生之間的感情。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首先是培養(yǎng)人?!币魳方逃龑ε囵B(yǎng)新一代青少年社會道德規(guī)范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密切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加強各門課程滲透德育教育,探索音樂育人的新途徑是我們每個音樂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也是我們今后在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編輯 白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