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課外閱讀首先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他們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一、營造積極的讀書氛圍
積極、和諧的閱讀氛圍,是激發(fā)學生閱讀欲望的前提,是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有力保障,當然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去營造。首先,讓班級成為書屋。班級的書架上、窗臺上……處處擺滿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雜志,這些閱讀資源,除了學校提供的以外,有的是學生從家里帶來的閱讀過的,有的是我從網上購買來的。在這樣的氛圍中,課間學生不是湊在一起打鬧、說笑,而是隨手拈來,拿著一本書在那看得津津有味。在課內的語文教學中,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或精彩的語段時,我就大張旗鼓地給予表揚;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在課堂上無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識時,我就因勢利導,讓他當回講解員,向同學介紹知識的來處,并推薦相關的書籍。在課外,我及時關注班級愛讀課外書的學生,樹立典型,并號召同學向他學習,同時給予愛讀書的學生一些精神上或物質上的獎勵。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
學校每周安排的古詩文誦讀課,讓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誦讀《三字經》《弟子規(guī)》《論語》和《小學生必背70首古詩》中的一些篇目等中華古典文化的精髓,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每周的閱讀課,孩子們特別期待,他們捧著自己喜愛的書籍,盡情地在書海中遨游。每學期伊始,都要制訂一學期的閱讀計劃,確定課外閱讀書目,并根據所讀書目,開展讀書匯報會、好書推薦、讀書演講賽、故事會……結合他們平時的表現(xiàn),每月評出班級的“閱讀小能手”“講故事小能手”等。根據所讀內容,制作手抄報,張貼到班級走廊,進行評比。學期末進行“書香少年”的評比。這些活動的開展,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起學生強烈的課外閱讀興趣。
三、課內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
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的資料,我都會給學生介紹與這篇課文有相關內容的課外書,讓學生去閱讀,并指導學生怎樣讀。學生能讀到自己喜愛的書,興趣自然也就提高了。比如,學習了《竊讀記》,學生被林海音那種如饑似渴的讀書精神所感動,我就推薦給學生閱讀《城南舊事》;學習了《蟋蟀的住宅》,學生被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勤勞能干的精神和作者風趣的語言所吸引,我就推薦給學生閱讀《昆蟲記》;學習了《觸摸春天》學生被安靜熱愛生活和樂觀面對生活的精神而感動,我就推薦給學生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作家及其作品的內容,從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參考文獻:
王莉.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文理導航旬刊,201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