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宇
摘 要:教育是我國重點發(fā)展的人文項目之一,在教育的整體體系中,體制和管理也逐漸趨于科技化,這得益于當今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普及,因此,將校園建設從數字化向智慧化過渡,已經成為當今教育教學完善的主要內容。所謂智慧校園,即將校園整體建設過程以大腦化運行的方式加以強化,分層次的進行校園管理,使校園教育教學的過程更加科學合理,更加適合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本文將分析智慧校園建設總體架構模型,并以期典型應用為例說明優(yōu)勢和發(fā)展前景。
關鍵詞:智慧校園;總體架構;模型;典型應用;分析
一、前言
隨著社會形態(tài)的不斷完善,國家對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校園總體建設也應當跟隨社會發(fā)展步伐提升水平,因此,將數字化校園轉變?yōu)橹腔坌@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茖W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校園數字化水平的進步,而今科技規(guī)劃逐漸完全,校園的教育教學與管理工作便不能只停留在數字化的模型中止步不前,也應當樹立前瞻性的思維導向,用先見性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學工作,把智慧校園層次模型的構建作為發(fā)展中的重要內容,從而營造出既適宜社會和國家規(guī)范,又適宜校園管理與學生教育的校園環(huán)境。
二、智慧校園建設總體架構模型分析
(一)主要特點
智慧校園中,互聯網的應用應如同大腦中神經的應用一樣,廣泛而全面快速,校園中的人與物之間的關系應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因此,互聯網的應用是智慧校園模型建設架構的首要特點。第二個特點就是智能,人工智能已經在生活中逐漸普及,智慧校園也重視其具體應用,如光控、聲控、紅外線、壓力檢測、干濕度檢測、輻射、觸控等方面,非常有利于校園監(jiān)控監(jiān)測。第三個特點是校園業(yè)務與外部聯通結合的特點,智慧校園開放而又協調,這是由于校園教育教學和管理與外部信息體系整合,將信息的存儲和傳播更加全面化,便成為主要特點之一。第四個特點是數據的智能發(fā)掘,信息化時代數據存儲量巨大,智慧校園可以將數據進行智能的歸類,以構建數據模型的方式進行智能的推理與挖掘,而后便可分析解決。第五個特點為個性化,智慧校園可以根據個人和校園的不同需要進行個性化的服務組合定制,形成友好而便捷的校園教育教學與管理體驗[1]。
(二)具體模型
智慧校園的內涵關鍵詞就是智慧,所謂智慧,即如同大腦的工作方式一樣,復雜而有條理,科學而有層次,由此可見,智慧校園的特點與大腦的工作特點相同,因此,智慧校園具體模型構建的第一方面,就是架構綜合而又統一的管理平臺,由于校園模型建設的項目繁多,周期也較長,這就需要一個系統進行統一而綜合的管理,為智慧校園的各個用戶提供更加便利的信息獲取和資源共享服務,從根本上提升整體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第二方面是要滿足智慧校園使用用戶的全面需求,傳統數字化校園雖然科技含量較高,但避免不了服務分散的弊端,智慧校園解決了這一問題,將服務流程一站式提供,既面向校園,也面向教育監(jiān)管機構,整個各個系統的不同服務,對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作用;第三方面是要根據智慧校園建設的特點,遵循構建模型的基本原則,無論是資源共享原則還是開放性原則,都對校園教育教學完善有著促進作用,想要構建具體的智慧校園總體架構模型,就必須要依據特點和原則,考慮當今信息化與便捷化的需求,從而帶動智慧校園的進一步發(fā)展[2]。
三、智慧校園的典型應用
(一)教育教學
智慧校園應用于教育教學過程中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教育教學,校園的目的是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yǎng)先進的素質性人才,而智慧型的教育教學是整合教學歷史的全新境界,是由數字化進化而來的高級階段,不僅依賴于互聯網和大數據,也將許多現代科技融入其中,對促進校園中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利于學習者學習方式的拓寬,是現代智慧校園的典型應用之一。
(二)科研分析
智慧校園不僅針對于校園進行服務,還可以對校園所需的相關科研項目的進程與成果進行動態(tài)的跟蹤與分析,智能化的管理科研工作,使科研活動更加有效率[4]。具體情境為,教育教學人員在申報科研項目時,通過智慧校園網絡申報省去了紙質媒介的麻煩,縮短了在多個部門間奔走調查的時間,甚至還能夠智能模擬選擇合作成員,成員信息一覽無余,在科研項目進行的過程中,智慧校園模型可以為科研人員提供更為全面而便于檢索的海量信息和更加高效的信息網絡支持,增強了教職員工之間的協同合作能力,對科研結果的錄入、審查和匯總將更加快捷,由此可見,智慧校園建設總體架構模型的典型應用效果正在于此,非常有利于未來校園的建設與發(fā)展[3]。
四、結論
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水平越來越高,我國對校園數字化的建設力度也逐漸轉變?yōu)閺娀腔坌托@的建設力度,通過分析智慧校園模型的特點、具體架構和典型應用,可知智慧校園將是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fā)展建設內容。
參考文獻:
[1]榮榮,楊現民,陳耀華,趙秋錦.教育管理信息化新發(fā)展:走向智慧管理[J].中國電化教育,2014(03).
[2]胡欽太,鄭凱,林南暉.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轉型:從“數字校園”到“智慧校園”[J].中國電化教育,2014(01).
[3]祝智庭,賀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電化教育研究,2015(12).
[4]汶向東.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的應用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